APP下载

严管厚爱:习近平这样关注年轻干部

2019-04-16黄玥钱景童张莉

时代邮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选人年轻干部干部

□黄玥 钱景童 张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选拔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接续奋斗。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对新时代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了具体工作部署,释放的选人用人积极信号,对广大年轻干部来说十分重要。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

其实,习近平对年轻干部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始终强调要对年轻干部严管厚爱。

“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他们热情高、有闯劲,但也有许多短处。在成长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对年轻干部的一番话,至今温暖人心。

“优秀年轻干部”的时代内涵

“什么样的干部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

干部工作一直都在习近平的心里。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就这些问题谈了很多。“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习近平用四个字点出关键。说得细一点,他强调了20个字:“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

“打铁必须自身硬。”十九大上,习近平就部署有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个方面,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非常重要,他说:“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中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年轻干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正是切实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推进年轻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那么,什么样的年轻干部才算是“优秀年轻干部”呢?

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今天的基层锻炼也是一种“苦其心志”。习近平说:“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

1982年,原本在北京工作的习近平却主动要求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骑自行车下乡,在大食堂吃饭,办公室的门始终对群众开放,自己也经常工作、学习到凌晨一两点。

这些都已经成为习近平在基层工作时的常态。当时,在《中国青年》记者蒋丰笔下,习近平的样子,既没有“县太爷”的“谱儿”,也没有大学生的“派”。现在,优秀年轻干部就应该也应该是这样!

怎样成长为“优秀年轻干部”

优秀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

“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习近平特别强调,“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

关于自身努力,习近平说:“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他对此作了形象的阐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所以,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说到组织培养,习近平多次明确指出,要以大力发现培养为基础,以强化实践锻炼为重点,以确保选准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监督为保障,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

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习近平多次强调“基层经历”。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同时,年轻干部“都应该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要以此为荣”。

只有扎根至深,才能枝繁叶茂。要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1988年,35岁的习近平从经济特区厦门调到贫困地区宁德当地委书记。他刚上任就下到基层搞调研,并且很快跑遍了闽东9个县。

1989年夏天,在去往寿宁县的边远乡镇下党乡调研时,烈日炎炎,习近平和随他一起下乡的地、县干部头戴草帽、肩搭毛巾,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才到达乡政府,当再回到寿宁城关时已经是晚上8点。有干部在日记里写道:“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磨出了血泡。”

这段经历有些特殊,但并不让人意外。早在这之前,习近平就在《干部的基本功》一文中说了:“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这不能仅是一句口号,而应当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2015年,习近平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文中又说道:“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要把“优秀年轻干部”用起来

优秀干部成长起来了,培养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习近平说:“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终等于还是没有好干部。”

在用好优秀年轻干部这件事情上,习近平的看法体现出辩证法思维。

一方面,习近平认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他有一个巧妙的比喻:“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另一方面,习近平也要求各级党组织“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熟较早的,也要敢于大胆破格使用,不能缩手缩脚”。不过需要特别明确的是,习近平说“大胆使用”,可不是“火箭提拔”;说“破格使用”,也不是“不设门槛”。兹事体大,选人之风影响干部作风,乃至影响党风,一定要实事求是,风清气正。

因此,在大胆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年轻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对年轻干部的严格约束。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

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组织上培养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监督好,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是风向标,选用什么人,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是有什么样的党风。

选人用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将为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年轻干部,也造就新的优秀年轻干部。习近平对这个群体寄予了殷殷厚望。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就看你们的了!

猜你喜欢

选人年轻干部干部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从羊祜将军选人用人说开去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破解“四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