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HPV DNA检测及感染分析

2019-04-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殖道克雷伯埃希菌

目前,宫颈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1-2]。生殖道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一大因素,尤其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4]。有研究显示[5],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效果,但目前缺乏针对HPV DNA检测及其他指标检测在诊断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的诊断价值对比和对患者生殖道病原菌分析的相关研究。临床医生中对于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检查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为进一步研究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方式及其病原菌检出状况,我院选择50例宫颈癌患者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宫颈癌患者合并生殖道感染的HP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分析感染状况。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为20~45岁,体质量为40~58 kg,妊娠次数为1~3次。对照组年龄为22~43岁,体质量为38~59 kg,妊娠次数为1~3次。两组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HPV及宫颈TCT的标本采集:由我科妇科肿瘤医生采集,患者避开月经周期,窥阴器暴露宫颈,专用毛刷伸入宫颈管内,旋转3~5圈,将毛刷置于专门的细胞保存液中刷下宫颈脱落细胞送检。HPV检测使用HPV高危分型检测试剂盒(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检测,TCT检查结果由我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病理医生读片。

SCCA、CA15-3、CA125、CYFRA21-1检测:两组均空腹抽取静脉血 3 mL,4 000 r/min 离心 3 min 分离血清,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判定标准为:SC-CA≥1.50 ng/mL、CA15-3 ≥ 31.30 IU/mL、CA125 ≥ 35.00 IU/mL、CYFRA21-1 ≥ 2.08 ng/mL。

阴道分泌物采集:首先采用0.5%的碘伏消毒患者的外阴部。用无菌阴道窥阴器将患者的子宫颈充分暴露。操作过程中严禁涂抹润滑剂。用无菌长棉签于患者阴道内中上1/3处的内侧壁黏膜行标本采集。

1.3 观察指标

HPV感染情况,TCT结果,SCCA、CA15-3、CA125、CYFRA 21-1等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病原菌分布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各种检查指标检出及宫颈癌阳性率比较

在观察组中,HPV DNA宫颈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SCCA、CA15-3、CA125、CYFRA21-1、TCT 及 HPV E6/E7 mRNA 检 测(χ2=9.756,13.823,20.923,19.834,18.834,17.982,P<0.05)。此外,HPV DNA在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显著高于TCT、SCCA、CA15-3、CA125、CYFRA21-1肿瘤标志检测及HPV E6/E7 mRNA(χ2=11.226,13.233,18.123,17.634,19.124,19.122;10.211,14.533,18.123,17.834,16.824,15.263,P<0.05),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病原菌构成比的比较

两组均以革兰式阴性菌为主,其中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构成比最多。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构成比最多。两组患者革兰式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杆菌。详见表3。

3 讨论

全球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近53万人,每年死亡人数达26.6万,我国每年有超过13万新发宫颈癌病例[6-7]。宫颈癌的发病与感染密切相关,大量流行病研究发现,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必要条件[8-9]。

SCCA是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发生鳞癌时其浓度升高。CA125是宫颈癌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卵巢癌和其他相关癌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CA15-3是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宫颈癌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表达[10]。CYFRA21-1是角蛋白家族成员,在宫颈癌中有一定的表达。PV是双链环形DNA病毒,其中由E6/E7基因编码的致癌蛋白是导致宫颈上皮癌变的主要因子。有研究显示[11],宫颈组织中HPVE6/E7mRNA表现出癌基因活性,对于持续HPV感染患者,HPVE6/E7mRNA异常表达往往预示着细胞恶化风险增高。TCT主要是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12]。本研究显示,HPV DNA在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显著大于TCT、SCCA、CA15-3、CA125、CYFRA21-1肿瘤标志水平检测及HPV E6/E7 mRNA检测。表明,诊断宫颈癌方面HPV DNA检测具有最高的准确性,也提示我们可以将HPV DNA检测与TCT检测等手段进行联合,以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s)

对照组 50 37.69±2.03 20.31±0.87 55.89±3.67 1.89±0.27观察组 50 38.46±1.99 20.59±0.73 56.01±2.67 1.88±0.31 t值 - 1.915 3 1.743 3 0.187 0 0.172 0 P值 - 0.058 4 0.084 4 0.852 1 0.863 8

表2 各项检查指标在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比较

表3 两组病原菌分布分析

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是研究生殖道感染疾病常用的一种的指标,比较直观的展现患者生殖道病原菌多样性。本研究显示,两组均以革兰式阴性菌为主,其中宫颈炎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构成比最多,分别为30%、20%,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构成比最多,分别为45.76%、11.86%。表明,两组主要的优势菌群基本一致,但是需要对两组患者主要病原菌耐药性进一步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HPV DNA具有较高的宫颈癌阳性检出率,在宫颈病变的检查中有重要意义。此外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内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在临床中,对于有感染症状且需要治疗的宫颈癌合并生殖道感染的患者,我们可以经验性的选择抗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的抗生素治疗。

猜你喜欢

生殖道克雷伯埃希菌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美国多个州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即将结束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