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层推进,让语用意识在低年级教学中扎根

2019-04-12赵建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

赵建英

[摘 要]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开启了从关注文本内容信息向关注文本言语形式以及表达策略的转变上。这一理念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即便是低年级也需要夯实语用能力的基础,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基。以《雾》一文的教学为例,提出要营造鲜活意境,在模仿中发展语用能力;强化对比辨析,在训练中发展语感意识;关注运用表达,在迁移中推动拓展实践,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鲜活意境;对比辨析;关注表达;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79-01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开启了从关注文本内容信息向关注文本言语形式以及表达策略的转变上。这一理念贯彻在语文教学的始终,即便是低年级也需要夯实语用能力的基础,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基。《雾在哪里》一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极具童趣,深受学生的喜爱。那针对这样一篇课文,我们该如何开掘文本中所蕴藏的语用价值,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奠基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营造鲜活意境,在模仿中发展语用能力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离不开具体可感的情境,只有浸润在鲜活的情境之下,才能激活学生内在的思维意识。教师可以契合低年级学生形象化认知思维的特点,为学生搭建语用训练的基石。

如在教学课文中“一切”这个词语时,教师尝试引导学生运用“无论……还是……都……”的句式进行表达,首先提问:雾气将周围的一切笼罩起来,是一片怎样的景色?之后引导学生借助于课文中“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一句进行看图说话。教师先后出示清晰和模糊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蓝天白云、海鸥帆船的清晰以及被雾气笼罩之后的状态;随后,借助于课文中一段结构相同的句式:“无论是天空,还是太阳,都看不见了。”让学生统整句式的结构特色,并相机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性填写:天空变(   )了。在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利用图片来创设情境,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说话练习:雾气都散了,天(    )了,无论(     ),还是(        ),都(       )。教学中,教师借助于鲜活的图片来创设直观的认知情境,让学生在直观性思维形象地支撑下感知雾气所带来的整体性变化,并尝试运用多次朗读的策略强化学生对句式的感知,真正为低年级学生的语用训练奠定基础。

二、强化对比辨析,在训练中发展语感意识

对比是学生运用思维状态辨析表达效益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提供值得辨析的对象资源,让学生在深入涵咏的过程中提升语感意识。

如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后出示了这两句话:1.我要把大海藏起来;2.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教师组织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第一句中是“藏起来”,第二句话中是“藏了起来”,多了一个“了”字,表达的韵味就已经完全不同。你们发现了吗?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意识到:没有“了”字,旨在表达雾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而后面多了“了”字就表明已经进行了实际性的行动。那在内在想法和实际行动之间究竟应该用怎样的词语来进行连接呢?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于是”这个词语连接起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直觉,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体验,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意识。

三、关注运用表达,在迁移中推动拓展实践

语用能力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具体的辨析和深入的洞察基础上,但绝不能止步于此,而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表达。

比如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句话:1.我要把大海藏起来;2.于是,他把大海藏起来了;3.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教师就引领学生将这三句话分别指向于雾气的想法、做法和带来的变化。教师相机进行引领:雾气宝宝说了,就做了,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来感受他的顽皮与淘气。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雾气来到我们学校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在学生思考和表达后,教师再次出示校园被雾气缭绕的图片,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图片支撑下,对自己原本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在逐步修缮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总之,低年级作为语文学习的起始和基础性阶段,不仅不应该放弃语用的训练,还需要充分依托教材文本的特质,为学生开掘丰富的语用训练资源,搭建语用训练的平台,在感知、辨析和实践的思维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