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握学习策略的手,把握核心素养的脉动

2019-04-12李怡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核心素养

李怡萱

[摘 要]当代社会呼唤教育改革,课堂是主阵地。眼下应摒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教学,走向能力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个教育界正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研究和实践。管建刚老师的示范课向我们展示了教师的对话解读、倾听点拨的深厚功力,对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迁移运用策略的高度重视。真正的语文课呼唤那些能让孩子切切实实的带得走,也用得到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策略;核心素养;教学核心价值;“思”味;文体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77-02

当代社会呼唤教育改革,课堂是主阵地。眼下应摒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教学,走向能力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个教育界正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研究和实践。

管建刚老师的示范课《陶校长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教师对话解读、倾听点拨的深厚功力。

一、精准的教学核心价值

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解读,就有不同的上法。同时,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是很丰富的,但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教授学生习得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我们立足“高效课堂”,文本解读是极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根据文体特点、学生经验及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精准地来决定教学核心内容。

《陶校长的演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的语言教学价值点至少有以下几个:(1)关注文体,了解演讲特点;(2)明白作者对于演讲内容安排的巧妙构思;(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4)关联词的正确使用;(5)总分总结构的使用;(6)联系生活,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如此多的内容怎么可能在两节课时间里全部完成呢?当然需要分析综合,精心瘦身,选取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在管建刚老师的课例《陶校长的演讲》中,核心教学内容有三:一是联系生活,品读重点语句,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二是在课文阅读中,领悟作者对内容的巧妙构思;三是让学生就此文练习演讲。这样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带给我们的是扎实深入的语言训练,进而优化课堂效率。

作为特级教师,管建刚解读教材真的有特别的智慧。“每天四问”——问身体、问学问、问工作、问道德,平常教学时多把它们放在了对等的位置。但管老师发现“问道德”放在最后一个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和排在第一位的“问身体”同等重要,而且还是个逻辑的问题。他以国庆阅兵中,潘基文和普京的位次为证——潘基文排第一,普京排最后,向学生阐明了这个观点。

二、浓郁的“思”味

这节课上,学生们在管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地在进行思维的碰撞。思维的火花最绚烂之处就是最突显教学核心价值的地方,两者巧妙地合而为一。面对阅读教学中那些疑难处,教师需要教给学生切合实际的阅读方法。以下面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这四问每一部分都是按照“问了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做”来写的,这是巧合还是故意?

生:故意。

师:这篇演讲稿里面“故意”的地方还不止这些。还有什么“故意”? (出示四问,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

师:这四句话简直就是四胞胎!(板书:相似句)

师:再看四个关键词。“身体”对应了总结句的——“身体健康”,“学问”对应总结句的——“学问进修”,“工作”对应总结句的——“工作效能”,“道德”对应总结句的——“道德品格”。四问的顺序和总结句的四个词的顺序一致。这是故意还是巧合?

生:故意。

师:如果总结句的“道德品格”放到第一个词,那么第一问就变成了——

生:第一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师:如果总结句的“工作效能”放到第一,那么第一问变成了——

生:第一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师:四问顺序和总结句四个词的顺序一致,(板书 顺序一致)这也是“故意”。

……

师:每天四问,四个都做到是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容易!如果只能发展两项,你会选什么?

生:道德和身体。

师:只能发展一项,选哪一项?选身体的同学举手。

(大多数学生都举手)老师:危险情况下,歹徒袭击人们,这时你们还希望他身体健康吗?当然希望他病怏怏的,这样一下子就能撂倒他。

生:一个人没有好身体,道德有什么用?

师:当然有用啊,此人叫作——霍金!

(掌声)

师:支持道德品格的请举手。

生:没有道德有了身体健康危害更大。所以,两者都要兼顾。

师:健康和道德都重要,那么应该排在第一个,可是陶校长把“道德”放在了最后,什么意思?

生:放在最后表示压轴。

师:压轴的不是表示它不重要,而是表示——

生:更重要。

师:身体重不重要?(重要)所以排在了——

生:第一位。

师:陶校长这样的排序是巧合还是故意?

生:故意。

师:陶校长写文章充满了“故意”,就是想好了再写,也叫构思。

……

这个片段是管老师集中火力攻下核心教学内容的精彩一搏,从演讲内容中寻找“故意”之处引导学生共同获得一个写作构思途径,于层层递进中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如是说如是写。这“故意”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被管老师慧眼发掘,这样对写作构思力的渗透和培养能够滋养学生的写作幼苗,孩子以后便會有意识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分量十足,充满了智力挑战。管老师十分善于创设问题,让学生动脑、争辩,通过对四问顺序排列的讨论与质疑,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力。贝斯特说:“学校的存在总要教些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维能力。”当下语文课堂稀缺的就是思辨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当努力挖掘文本中的思维规律,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三、使课堂增值的文体味

什么文体就要上出什么味道,童话需要稚趣,古诗呼唤韵味,演讲如果上不出味儿来,说明教者不懂演讲。管老师的演讲水平非常高。他上此课,非常具有演讲味。学生练习演讲时,他先让孩子练一句,慢慢过渡到四句。由控制声音到脱稿,再到加上动作,为体现观众意识,面对台下听课老师们,还要加上走动和互动体现口语解说的表现力。课文没有教这些知识,但孩子们在管老师的步步引领下慢慢入门,掌握演讲技巧,真刀真枪地内化成了语文表达能力。

管建刚老师的示范课向我们展示了教师的对话解读、倾听点拨的深厚功力,对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迁移运用策略的高度重视。真正的语文课呼唤那些能让孩子切切实实带得走,也用得到的方法。希望通过教师们的不懈追求,能把语文的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里,烙印在孩子们的心尖上,让语文教学走上春天的繁花大道,收获秋天的丰硕果实!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核心素养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