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语文课堂的另一道风景

2019-04-12张宏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课堂

张宏炎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如果课堂过分热闹,就无法让学生静下来用心阅读文本,无法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因此,教师要营造氛围、净化环境,让学生披文入境、读写结合,在静学、静听、静思中学语习文,获得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读写结合;静听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7-0031-02

朱光潜先生说:“慢慢走,欣赏啊!”因为人生就像旅行,慢慢地走才能与美景胜物展开深入的对话,才能有所发现和感悟。语文学习与此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走马观花,行色匆匆是无法抵达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的。只有静下来、慢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走得深入、走得扎实。

一、营造氛围,学会静学

小学生犹如一块白纸,可塑性非常强,你给他添涂怎样的颜色,他就会变成怎样的图画。有些教师追赶时髦,课堂教学注重热闹,文章还没读几句,就开始披文入境。没有一颗安静的心,怎能让思维苏醒,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语文课堂要“静”下来,让学生在静的环境中实现深思细品。

如,教学《荷花》一课的第二段,教师以“读”贯穿课堂,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首先,在朗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在这里,教师以任务型朗读开启学生感悟的心扉。其次,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读:“读一读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并说一说美在哪儿。”新的一轮朗读声又在课堂上此起彼伏。此时,学生的心已经进入文本,静静地享受荷花的芬芳、荷叶的清凉。最后,教师巧妙一问:“这些句子中哪个词最有魔力?表现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学生再读课文,品一品,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乐趣。三步设计,环环相扣,又拾阶而上,让学生在朗读中由浅入深、由外到内,思考文本,对话荷花。

“静能促思”,身心静下来,课堂才能深下去。当然,课堂的“安静”并不是指课堂没有声响,学生缄默不言,而是指课堂教学方法专一,没有过多的文本之外的繁杂扰乱学生身心,学生能始终保持一种沉浸的状态。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以“读”为经,以“品”为纬,建构了一堂静中取胜的本色课堂。

二、净化环境,学会静听

懂得表达,是能力;懂得倾听,是修养。当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表达欲望极强,但很少懂得倾听。于是,在课堂上出现各说各话的怪现象,他们只顾自己说自己的,不顾别人说什么,这样无法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调控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倾听品质。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作者对扫路人充满无限的敬意。教学时,能否触动学生的心灵,是对教师阅读教学智慧的最大考验。事实上,没有安静的言语交际场,没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实对话,就无法实现这样的目的。因此,教师设疑:“读了第八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解读。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位健康的老人,因为他的眼睛炯炯有神;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位勤劳的老人,从“黝黑”一词可以看出来。如何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更有效呢?教师灵机一动,问道:“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谁能提炼出四字词语来描绘老人的形象?”“身体健康”“勤劳善良”“神采奕奕”“吃苦耐劳”学生一下就概括出来了。这时,课堂上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静听生智”,学生要会表达,更要学会倾听,这样的课堂才能走得更远。本节课是一次真实的阅读之旅,文本在学生心灵中映射出真实的言语交际场所。只有这样依着心灵交流前行,才能让扫路人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学生才会发现老人的不平凡,获得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三、披文入境,学会静思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文本是“上帝”,学生阅读文本就是要读懂文本、复制文本,这样便算完成了教学使命。而现在,学生是“上帝”。于是,有些教师淡化文本,只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再去“创造”一个与文本并没有多大本质联系的别的文本。复制文本,或远离文本,都让学生与文本擦肩而过。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安静的,不徐不疾,安静地等待学生与文本之间擦出精神的火花,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教学《爱如茉莉》一课,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这也是爱”,并在后边写上一个大大的“?”。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映子心目中,爱应该是花前月下的缠绵悱恻、卿卿我我。看看这茉莉吧,平淡无奇。这也叫爱?”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学生阅读思考,品味文本,体会到爱原来藏在彼此“吃不下”“睡不好”的琐碎中。在学生读懂后,教师把“?”擦掉,改成了“这也是爱”。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想父母平日里的小事,体会“深深感叹,徐徐吐出”的滋味,从而唤醒了学生对家庭之爱的理解——这也是爱!多么有效的方法,多么高深的境界。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眼神从疑惑走向澄澈。

“静思生慧”,静思需要學生的定力,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引导。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的变化串起了整个课堂,让学生有效把握自己的思维活动,促进了个体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设计大气又不失精巧,跳跃而又不浮躁,学生循着故事脉络发现、感悟、成长,课堂的生命之树枝繁叶茂。

四、读写结合,学会静心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对很多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其实,这样的写作状态与他们的阅读状态是有很大关系的。课堂上不能安静的阅读,学生无法走进文本的深处,与作者、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自然就没有表达的冲动。因此,课堂要静,让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入对话,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说作者未曾说完的话。

例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读来感人,看似平实的文字里却饱含作者对母亲的一片深情。这篇文章胜在细节动人。教学时,如何从细节出发,激活学生的思维,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让学生读文章。当读到儿子得知母亲“竟然”这么轻的时候,教师相机引导:“从‘竟然一词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潜意识?”学生大多数能读出作者原先预料母亲是很重的。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原先预料母亲是很重的呢?”学生打开课本,找出理由——母亲每天要挑100多斤的担子,每天要做各种家务,都舍不得让子女干重活……说着说着,学生说不下去了,他们的眼前浮现出自己母亲的身影。此时,在安静的阅读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碰撞,在读别人中读到了自己。此时,教师荡开一笔,问:“你的母亲呢?她每天要做些什么呢?可以写一写吗?”学生流着泪,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有些语文课堂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记了来时的路。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一个词引发出一串思考,学生安安静静地读、踏踏实实地想,课堂也回到原点,读与写自然结合,水到渠成。

总之,一堂好课,学生与教师的心都应该是沉静的,没有喧闹的“秀”,没有歇斯底里的“闹”,有的是彼此静下心来倾听文本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学会凝视,凝视学生、文本,凝视我们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文课堂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