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锈毛莓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019-04-11马晓莉宁书菊蔡国倩公培民魏道智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三萜类三萜光度

马晓莉,叶 齐,宁书菊,蔡国倩,公培民,魏道智*

(1.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中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中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

锈毛莓(RubusreflexusKer.)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药用植物,其根茎均能入药。锈毛莓含有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较高的药用价值,福建闽南客家和畲族民间多用锈毛莓根、茎煲汤做茶饮,治疗肝火虚妄、目赤肿痛,以宣泄肝火,被誉为保肝护肝良药[1]。萜类是悬钩子属植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分离到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是二萜、三萜以及少数单萜,其中三萜类占多数[2-4]。目前对锈毛莓总三萜的研究甚少,实验室已通过液相方法确定锈毛莓醇提物中含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在前期预试验中发现锈毛莓总三萜对肝损伤小鼠有一定的修护作用,为提高锈毛莓总三萜的利用率,该试验优化总三萜提取工艺,并确定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后期锈毛莓三萜类成分的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锈毛莓干燥根茎购自福建龙岩(由福建农林大学魏道智教授鉴定);熊果酸标准品(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均购于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乙醇、水杨酸、双氧水(H2O2)、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过二硫酸钾(K2S2O8)均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仪器FA2004电子分析天平,上海上平仪器公司;5804R离心机,艾本德有限公司;超纯水机,四川沃特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HH-6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RE-2000B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LSB低温冷却循环系统,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101-1AB电热鼓风干燥器,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FW-80高速万能粉碎机,上海新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试验方法

1.3.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熊果酸标准品12.3 mg,加无水乙醇定容至25 mL,制成0.492 m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吸取0、25、50、100、200、300、400、500和600 μL于比色管中,将比色管置于水浴锅挥干,冷却至室温。加200 μL的5%香草醛-冰醋酸和800 μL高氯酸,摇匀,于70 ℃水浴15 min,冰水冷却至室温,加5 mL冰醋酸,摇匀,于546 nm处测吸光度,以熊果酸质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5-6],得到回归方程Y=0.004 6X+0.042 3,R2=0.999 2,对照品含量在0~295.2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3.2锈毛莓总三萜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将锈毛莓根茎于60 ℃烘干,粉碎过60目筛,准确称取锈毛莓粉末2.0 g,按照设定的不同条件进行超声提取,乙醇补足失重,抽滤得滤液。参照“1.3.1”方法于546 nm处测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锈毛莓总三萜的含量及提取率。

总三萜提取率=(m×V)/(M×v)×100%

(1)

式中,m为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所得总三萜质量;M为锈毛莓粉末质量;v为参加反应加入的提取液体积;V为提取液总体积。

1.3.3单因素试验。采用超声提取锈毛莓总三萜,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它们对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

1.3.4响应面优化设计。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为因素进行组合设计,并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锈毛莓总三萜的提取条件。

1.3.5锈毛莓总三萜抗氧化活性研究。

1.3.5.1锈毛莓总三萜对·OH清除能力的测定。在比色管中依次加入等体积(1 mL)不同浓度的锈毛莓总三萜溶液、9 mmol/L的FeSO4·7H2O溶液、9 mmol/L的水杨酸乙醇溶液、8.8 mmol/L的H2O2溶液、6 mL去离子水,摇匀,37 ℃水浴30 min,于510 nm测吸光度[7-8],以等量75%乙醇代替样品做空白对照组,以VC做阳性对照,每组平行测定3次,按式(2)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A0-Ai)/A0×100%

(2)

式中,A0为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Ai为样品或阳性对照溶液吸光度。

1.3.5.2锈毛莓总三萜对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用无水乙醇配制0.2 mmol/L的DPPH溶液,取2 mL DPPH溶液,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加入锈毛莓总三萜溶液,边加边混匀,观察DPPH溶液的褪色情况,记录加入药量,配制适宜浓度的锈毛莓总三萜溶液。

在比色管中依次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0.01、0.02、0.04、0.06、0.08、0.10、0.12、0.16和0.20 mg/mL)的锈毛莓总三萜溶液1 mL、0.2 mmol/L的DPPH溶液2 mL,旋涡混匀,避光反应30 min后517 nm波长处测吸光度[9]。以等量75%乙醇代替样品做空白对照组,以VC做阳性对照,每组平行测定3次,按式(3)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A0-(Ai-Aj)]/A0×100%

(3)

式中,A0为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Ai为样品或阳性对照溶液吸光度;Aj为无水乙醇溶液代替DPPH溶液的吸光度。

1.3.5.3锈毛莓总三萜对ABTS+·清除能力的测定。取等量7.4 mmol/L的ABTS溶液和2.6 mmol/L的K2S2O8溶液旋涡混匀,在室温下避光反应16 h,用无水乙醇稀释,直至其吸光度在波长734 nm处为0.70±0.02,即为ABTS+·工作液。

在比色管中依次加入3.2 mL ABTS+·工作液和0.8 mL不同质量浓度(0、0.001 25、0.002 50、0.006 25、0.012 50、0.018 75、0.025 00、0.031 25、0.037 50和0.050 00 mg/mL)的总三萜溶液,旋涡混匀,避光反应6 min,在734 nm波长处测吸光度[10-11]。以等量75%乙醇代替样品做空白对照组,VC做阳性对照,每组平行测定3次,按式(4)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A0-Ai)/A0×100%

(4)

式中,A0为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Ai为样品或阳性对照溶液吸光度。

2 结果与分析

2.1锈毛莓总三萜单因素试验

2.1.1乙醇体积分数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精确称取15份锈毛莓粉末,按料液比1∶20(g∶mL)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55%、65%、75%、85%和95%),每组3个平行,超声功率350 W,超声温度60 ℃,超声提取30 min,补足失重,抽滤测总三萜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总三萜提取率随乙醇溶液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后减,当乙醇体积分数为75%时达到最大值。

图1 乙醇体积分数对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on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Rubus reflexus

2.1.2料液比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精确称取15份锈毛莓粉末,按不同料液比(1∶10、1∶20、1∶30、1∶40和1∶50)加入95%的乙醇溶液,每组3个平行,超声功率350 W,超声温度60 ℃,超声提取30 min,补足失重,抽滤测总三萜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总三萜提取率随料液比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料液比,有利于三萜类成分析出,当料液比达1∶30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

图2 料液比对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materia-liquid ratio on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Rubus reflexus

2.1.3超声时间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精确称取18份锈毛莓粉末,按料液比1∶20加入95%的乙醇溶液,超声功率350 W,超声温度60 ℃,分别超声提取15、30、45、60、75和90 min,每组3个平行,补足失重,抽滤测总三萜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在60 min内,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不断增大。60 min以后,提取率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可能是提取时间过长,使其他成分析出,抑制了三萜类成分的提取。

图3 超声时间对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Fig.3 Effect of ultrasonic time on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Rubus reflexus

2.1.4超声功率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精确称取21份锈毛莓粉末,按料液比1∶20加入95%的乙醇溶液,超声温度60 ℃,采用不同超声功率(200、250、300、350、400、450和500 W),每组3个平行,超声提取15 min,补足失重,抽滤测总三萜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先增后减。功率过大,可能会破坏三萜类成分,或有益于其他成分析出,从而抑制三萜类成分的提取,故选取提取功率为400 W。

图4 超声功率对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ultrasonic power on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Rubus reflexus

2.1.5超声提取温度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精确称取18份锈毛莓粉末,按料液比1∶20加入95%的乙醇溶液,超声功率350 W,采用不同的超声温度(30、40、50、60、70和80 ℃),每组3个平行,超声提取15 min,补足失重,抽滤测总三萜含量。结果如图5所示,在30~80 ℃,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选择实验室超声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80 ℃进行后续试验。

图5 超声提取温度对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Rubus reflexus

表1 因素与水平

表2 试验设计及结果

利用Design-Expert 8.06对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做出相应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响应面图坡度越陡,说明该因素对总三萜的提取率影响越大;等高线图圆形说明2个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椭圆说明2个因素交互作用显著[14]。如图6所示,在交互项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中,超声时间与乙醇体积分数的交互作用显著,其他不显著,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

图6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响应曲面Fig.6 Responsive surface for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由各个响应面(图6)可知,响应值存在最大值。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分析计算得出理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8.12、超声时间69.87 min、超声功率410.23 W、乙醇体积分数83.43%,提取率为5.02%。结合实际选择超声温度80 ℃,料液比1∶28、提取时间70 min、超声功率400 W、乙醇体积分数83%。在此条件下,重复试验3次,锈毛莓总三萜的提取率为5.06%,与理论值接近,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拟合性较好。

2.3抗氧化活性

2.3.1对·OH的清除作用。不同浓度总三萜溶液对·OH的清除作用如图7所示,在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根据非线性拟合得到VC的IC50=0.309 mg/mL,锈毛莓总三萜的IC50=9.467 mg/mL,说明锈毛莓总三萜具有较弱的清除·OH的能力,与VC清除能力相差较大。

图7 锈毛莓总三萜对·OH的清除能力Fig.7 Scavenging activity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Rubus reflexus to ·OH

2.3.2对DPPH·的清除作用。由图8可知,随锈毛莓总三萜浓度的升高,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不断增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根据非线性拟合得到VC的IC50=0.023 mg/mL,锈毛莓总三萜的IC50=0.097 mg/mL,说明锈毛莓总三萜具有较强清除DPPH·的能力,且当达到较高浓度时,可基本清除。

2.3.3对ABTS+·的清除作用。由图9可知,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锈毛莓总三萜浓度的升高,其对ABTS+·的清除能力不断增强,且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根据非线性拟合得到VC的IC50=0.019 mg/mL,锈毛莓总三萜的IC50=0.047 mg/mL。结果表明,锈毛莓总三萜对ABTS+·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但其清除能力较VC弱。

图9 锈毛莓总三萜对ABTS+·的清除能力Fig.9 Scavenging activity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Rubus reflexus to ABTS+·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以熊果酸为标准品,选用香草醛-冰醋酸显色法测定总三萜含量,通过波长400~700 nm全波段扫描,确定最佳检测波长为546 nm。采用超声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80 ℃、料液比1∶28、超声时间70 min、超声功率400 W、乙醇体积分数83%时,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为5.06%。

通过试验,发现用75%乙醇可使三萜浸膏完全溶解,故在抗氧化试验中以7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锈毛莓总三萜类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浓度效应,尤其对DPPH·和ABTS+·的抗氧化能力较为显著。因此,进一步加强锈毛莓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对于了解锈毛莓的有效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三萜类三萜光度
白芨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泽泻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悬钩子属三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紫芝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大孔树脂纯化马甲子五环三萜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Interaction Study of Ferrocene Derivatives and Heme by UV-Vis Spectroscopy
佩氏灵芝中三个新三萜
茯苓皮总三萜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黑洞的透射效应和类星体的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