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快速路绿地植物配置研究
——以济南市经十路为例

2019-04-11布凤琴戚朝辉高京华刘宗金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带快速路行道树

布凤琴,戚朝辉,高京华,刘 萍,刘宗金

(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2.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济南 250101)

道路是连接城市的骨架,是城市交通的动脉,是城市结构布局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是门面的象征,掌控着整个城市的命脉[1]。麦克哈格曾指出:“城市的基本特点来自场地的性质,只有当它的内在性质被认识到并加强时,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城市”。由此可见城市道路个性特点营造也是一座城市历史文脉变迁的载体。所以作为城市道路重要部分的城市快速路绿化景观也应具有一定的个性以及应符合地区的人文历史以及文化脉络。

1 济南经十路区域概况及现状分析

1.1济南环境概况

1.1.1自然环境。济南市地处36°40′N、117°00′E,南临五岳之首泰山,北越黄河,位于鲁中南部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整体地势南高北低。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6 ℃,1月最为寒冷,平均温度-1.9 ℃,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0 ℃,年平均降雨量约为614 mm。济南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整体绿化树种选择遵循适地适树以及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配置的原则,以姿态各异的乔木搭配适应性较强的灌木以及花卉等形成乔、灌、草等复合层次较为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

1.1.2快速路环境。济南的整体道路网络主要由经纬路和二环路组成,而济南的快速路交通系统为达到可以疏散交通流量以及车辆拥堵情况确立为“三横五纵”的交通系统。由济清与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及西延长线、从工业北路到北园大街再至无影山中路及西延长线、从经十路至二环南路及西延长线构成“三横”;而“五纵”则是指二环东路、顺河街高架路、二环西路、东绕城高速、齐鲁大道[2]。

1.1.3经十路。经十路是济南市一条精品道路,同样代表了济南市快速路绿地景观的整体现状,经十路作为济南道路“三横”中重要的横向绿色通廊,对整个济南的快速道路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的经十路西起凤凰路,东至雪山路,此区域内整体道路横断面形式为“四板五带式”(图1),但由于用地紧张的缘故,其主要绿化带分为3类,包括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化带以及路侧绿带,而中央分隔带由栏杆代替。

1.2现场调查

1.2.1植被。根据现场对经十路段的观察,总结出济南市经十路现状绿化带中植物种类主要有乔木类23种,其中常绿乔木有7种、落叶乔木有16种,灌木类有7种,球类有7种,地被12种(表1)。

整体的植物种植形式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3种;树种配置模式为乔、灌、草搭配或乔木与灌木、灌木与草本等群落构成形式;在两侧分车绿带中植物配置主要运用景观构图中的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等构图的基本规律。

1.2.2配置模式。

1.2.2.1两侧分车绿带。绿化带宽度为8 m,考虑到行车视线问题,几乎无乔木种植,主要运用各类几何形状如菱形、方形、椭圆形等或通过修剪成型的灌木形成流动线性绿化带(图2),选取色彩以及枝干不同的灌木如紫叶小檗、大叶黄杨、瓜子黄杨、小龙柏以及月季与麦冬、芍药等宿根花卉间隔种植,进而形成类似模纹花坛形式的景观;但也存在直接为绿地的空间。绿化带中灌木树种主要选取大叶黄杨球和小叶女贞球等。

图1 经十路道路横断面Fig.1 Cross section of the Jingshi Road

表1 经十路段绿地苗木种类统计

图2 经十路段分车绿化带模式Fig.2 Mode of car-splitting greenbelt of Jingshi Road

1.2.2.2行道树绿带。经十路行道树绿带以悬铃木为行道树,分枝点高度为2.8~3.5 m,主要采用树池的种植形式。

1.2.2.3路侧绿带。经十路路旁绿化带路宽约为30 m,立面上植物配置为乔、灌、草搭配种植的复合层次,平面上则分为前景、中景及背景,配置模式较为丰富(图3),经调查部分路段平面配置可得出:前景主要是通过流线状、修剪成型的灌木带或通过丛植凤尾兰、金叶女贞、小叶黄杨等造型球营造线形植物带;中景区配置模式为紫薇+蜀桧+大叶女贞;石榴+白皮松;紫薇+龙柏+雪松;丁香+圆柏+大叶女贞;紫荆+蜀桧+雪松;华北五角枫+大叶女贞等以花灌木或色叶树种及针叶树搭配种植保证植物季相色彩与植物质感的变化;背景树则通常选取毛白杨、白蜡等乡土树种丛植以隔离道路外界环境。

图3 经十路部分路段植物配置平面图Fig.3 Plant disposition plan in the part of Jingshi Road

2 济南经十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2.1交通安全问题经十路的道路横断面虽为“四板五带式”,但规划时期道路绿带分配并不合理,路侧绿带以及两侧分车带相对较宽,使其中央分隔带只能设立栏杆将双向行车加以分隔。并且经十路属于济南快速道路,是快速行车的道路场所,在中央分隔带用栏杆代替对于行车进程中驾驶人员极易产生眩晕感,易增加驾驶人员的疲劳,严重时造成交通事故[3]。

2.2树木种类单一,道路景观特色不鲜明两侧分车绿化带的绿化植物种类较少且配置形式以修剪为几何状的灌木为主,略显单调,致使道路景观的整体性、连续性、可识别性较差,此外,植物景观的配置往往只注重形式的表现,缺乏内在,植物景观细腻感不足,道路绿化并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观感受,景观特色不够鲜明。

2.3种植应用规划滞后行道树绿带的植物配置基本沿用“路是路,树是树”的传统,道路绿地配置形式单调,几乎每路段都只是简单地种植悬铃木,行道树绿带配置形式单调,缺乏变化感和韵律性,绿化带没有很好地将道路绿化与城市道路联系起来,没有起到一个好的过渡绿化带作用,无法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协调一致。

2.4树种配置缺乏功能性道路绿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通过合理的配置营造出美丽画面供人们观赏,但在路旁绿化带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时只考虑到它的观赏作用,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绿廊”所应为环境提供的降尘、隔音、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能[4]。虽然形成了乔灌草3层的种植体系,但没有形成具有生态价值的复层式植物群落,使得单位面积的绿化量较低;树种选择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植物种植仅为简单的点缀致使路段景观破碎度高,不能形成连续性景观效果,生态效益不明显。

3 城市快速路绿化带植物配置原则

城市快速路绿地是由地形、交通设施、建构筑物以及各部分所蕴含的场地文脉、功能性质以及情感内涵共同构成。其中在绿地上进行植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直接影响着整个快速道路的优劣。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城市快速路绿地与其他的绿地植物景观是有所差别的。

3.1以人为本原则人是参与各类景观的主体,而人的安全便是每个景观营造所必须重视的要点,因此在对快速路绿地造景时首先要注重的是安全性原则,即在交叉口道路的视距三角形和拐弯内侧所规定的范围内不可配置过于高大的乔木影响视线的通透性,要保证高速行车视距[5]。其次,在路旁的配置中色彩不可过分绚烂,以免影响驾驶员注意力,引发安全问题。

3.2美学、植物多样性原则快速路道路景观的欣赏追求一种律动感,它是一种动态三维空间景观,所以在配置时要把握好韵律感和美感。运用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割的景观构图一般规律将快速路中不同植物组合成连续的植物景观序列,给人带来一种步移景异的绿化效果。从城市快速路景观空间和时间上来说,城市快速路绿地植物景观既要有空间序列变化又要有季相变化。比如说乔木的种植形式不仅只有列植,而且可以与灌木搭配进行孤植和丛植以此形成空间序列变化;在树种的选择上多注意常绿与落叶搭配,选取花期不同的花灌木点缀使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赏。

3.3生态原则城市快速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具备功能性,而不是纯粹地满足观赏,还要具备引导驾驶的功能,例如在弯道外侧的道路,树木整齐地列植以向驾驶员预告道路的线形变化[6];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快速路本是城市进程快速发展的产物,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是它的使命。由于植物的特性,使其已具备了吸碳放氧的生态效能,但如何使其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树种选择以及植物配置打造出生态系统稳定的植物群落,以充分发挥其满足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等多方面功能[7]。

4 济南城市快速路绿化带植物配置优化对策

4.1中央分隔带对于经十路的中央分隔带问题,若整体调整道路绿化带间距,则工程量繁杂并且调动过大会对整个城市的交通通行造成影响,可考虑通过垂直绿化或间隔设置种植花钵的形式代替栏杆,既简便易实施又能对行车进程中上下行的眩晕问题进行缓解,但要注意考虑到绿化高度问题。对于济南市其他快速路中央分隔带植物配置优化过程要注意到以下方面。

4.1.1安全性。中央分隔带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注意的是不可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以保证安全性。由于驾驶员视线最低点高度为0.7 m,所以绿带中绿篱植物不可高于0.7 m[8]。中央分隔带配置方式通常是在草坪上种植低矮的花卉、绿篱等。其次是为了防止夜间对向车辆相互会车时,驾驶员因强光照射而产生眩目,因此中央绿带需要密集种植常绿植物,以便冬季依旧可以提供视线屏障。若必须栽植乔木点缀,所选取乔木的枝下高要满足相应规范,通常至少要修剪到高于路面2 m以上,相邻乔木的株距要大于其树种成龄树冠直径之和,要注意的是在高速路上不可种植乔木,以免影响在高速行进中驾驶者的视线。

4.1.2功能性。在一定条件下,中央分隔带的功能性要大于景观性。通常在快速路上行驶时,车速较快,对沿街的绿化景观仅能一带而过,若过分执着于丰富的景观效果,在配置中选取大量花卉营造出过于复杂靓丽分隔带,可能会适得其反,强行吸引驾驶者视线会导致道路行车安全性降低。但也并不是强调完全抛弃景观性,而是在满足功能基础上,从整体效果出发,可将选取的常绿灌木修剪成长距离流线形,在下方可铺设同为曲线形的宿根花卉,营造出简单但又不缺失韵律感与美感的道路绿化景观。

4.1.3生态性。中央分隔带的环境条件恶劣,不仅仅表现在车辆在道路行驶中所排放出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为主的废气污染,也表现在土壤土层薄、易板结等问题。因此为满足吸收有害气体、吸滞尘埃,调节土壤环境等生态功效,在植物选择上尽可能选取抗逆性强、生态效益良好的乡土树种。

4.2两侧分车带两侧分车带是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进行隔离的绿带,通常当两侧分车绿带的宽度大于1.5 m时,可以考虑种植乔木,并辅以灌木以及地被植物,增加绿量。济南经十路两侧分车带路宽为8 m,却只是简单地通过灌木的修剪成型配置,可考虑增加植物层次,但配置时除了满足中央绿带的注意事项之外,还应满足:①在两侧分车绿带的尾端处尽量稀疏种植,以通透的视线方便行人穿越马路时注意到过往车辆,保证行人安全。②两侧分车绿带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人行道、公交车停靠站等公共设施,公交车停靠站长度规范为30 m,可考虑在此范围内种植乔木方便等车行人夏季遮阴。③道路两侧绿带若种植乔木则尽量不要靠近机动车道边,避免树冠连接构成树荫“天花板”,影响汽车尾气向上排放,减少污染气体对道路和行人的危害。④绿带中的低矮植物要选取萌芽力强、耐修剪且可粗放管理的植物,在辅以花卉点缀时选用宿根花卉,以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

4.3人行道分车带在快速路人行路旁绿化带最为常见的便是行道树种植,因此也称为行道树绿化带,济南经十路行道树的选择以及种植不应只是单一树种列植,建议为避免空间的浪费,使生态效能发挥到最大,在行列栽植的行道树下种植灌木和地被,或铺设草皮避免土壤裸露,在提高景观丰富度的同时还应满足:①明确行道树种植的目的是为车辆和行人提供遮阴,通常列植行道树时,株距一般为所种植行道树的成树的冠幅直径的2倍,一方面保证树木良好生长,另一方面保证道路尾气的通风。②为避免空间的浪费,使生态效能发挥到最大,可在行列栽植的行道树下种植灌木和地被,或铺设草皮避免土壤裸露。③若行道树绿带过窄,仅够容纳行道树种植时,注意树与路面的铺装要铺设透水铺装方便渗水透气,保证行道树正常生长。树木中心距离路牙石距离不小于0.75 m,以及枝下高不低于3.5 m,以方便行人正常行走[8]。④行道树绿带作为距离道路红线最近的绿化带同时也是与行人接触最多的绿化带,树种选择也要尽量选取冠大荫浓、树干直立、分枝点较少、无落花落果、无味无飞絮且深根性的树种。

4.4路侧绿带路侧绿地是指人行路旁到道路红线间的绿地,通常存在于宽度为15 m以上的道路沿线用地,城市快速路路侧绿带根据不同绿地类型可分为观赏性路侧绿地、街头游憩路侧绿地、防护性路侧绿地。而济南经十路路旁分车带部分宽度虽达到了30 m,但却以观赏性与防护性路侧绿地为主,通常若路旁绿地宽度为8 m以上,可考虑设置为开放性绿地形式,供游人欣赏游憩,因此对于经十路不同的路侧绿地类型可进行具体优化配置。

4.4.1观赏性路侧绿地。经十路观赏性路侧绿地整体植物群落层次较为丰富,为突出其观赏特性,可在前景绿篱带前增添鸢尾、玉簪等宿根花卉,亦可点缀景墙、置石或园林小品等元素,与植物景观融为一体营造丰富的赏景空间。

4.4.2街头游憩路侧绿地。经十路中较少有明显的街头游憩绿地,部分位于路旁沿街尽头,其景观要素仍以植物为主,其次再辅以雕塑、水景等造景元素。此类绿地场所的配置重点在于人的参与性,要考虑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建议设置活动空间,周边选取对人们身心健康及观赏价值高的植物,通过常绿与落叶、速生树与慢生树搭配种植后形成乔灌草等多层次的复合植物群落为背景[9]。

4.4.3防护性路侧绿地。经十路部分防护性路侧绿地以侧柏或龙柏林构成“绿色围墙”的背景,侧重于隔离作用,对于防护性绿地而言除了合理选取植物构成多层次景观空间外,也需根据植物的生态效益来改善道路两侧的自然环境。建议防护林树种的选取可多样,比如榆树、臭椿等抗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搭配常绿针叶树种,既能达到观赏效果又可以达到改善道路表面温度、防止紫外线伤害以及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5 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面貌的象征,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特色与发展状态。其道路的绿化也并不只是简单地铺设绿地,而是多元素的堆叠[10]。随着机动车辆的显著增多,城市快速路的绿化在城市整体建设的地位显著提高,通过对济南经十路这一城市快速路不同绿化带植物配置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给出针对济南市经十路绿化带植物配置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快速路绿地植物营造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快速道路绿化配置体系。

猜你喜欢

绿带快速路行道树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福州市主干道分车绿带对骑行通勤者暴露于细颗粒物的影响
行道树
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与更新策略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漫说古代行道树
基于LS-SVM的快速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
城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