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反思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2019-04-10邹朝晖杨玉琴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动作笔者体育

邹朝晖 杨玉琴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教学同样如此,教而不思则滞,思而不教则退。在日常教学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与反思值得借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把它整理出来,失去了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途径。一堂体育课下来,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结,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常常是一些状态出现后,才可知道其内在的原因。对此,教师应认真思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以及课前未预料到的问题,反思本次课的得与失,及时记录,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能力和自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笔者认为,写教学反思的功效有以下几方面。

教学反思是再次备课的必要补充

课前认真备课、写好详细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精心设计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形式、教法学法、场地器材、反馈评价、重难点以及易犯错误的纠正、合理调动队形和分配时间等,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不过,只有课前备课是不够的。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问题并非教师一厢情愿地教所能左右。

例如,笔者刚开始教“山羊分腿腾跃”动作时,课前认真进行了准备,上课时按教材上的动作要领并结合体育术语详细进行讲解和示范,但学生练习后,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动作技术的要领理解不清,练习效果不理想。课后,笔者认真思考并与学生交谈了解,得知其原因是讲解的语言不适合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运用简洁、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于是,笔者在课后反思上迅速记下这一“要点”,并在后面的备课和教学中,先将该动作技术要领概括为“助跑单跳双踏俯撑提臀分腿推手挺身并脚落垫、屈膝缓冲”,然后分解,一一进行讲解,学生们很快便掌握了这个动作技术。

从教与学来看,学生的学有时很值得探讨。受到主观认识的限制,好的学习方法往往是从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领悟和总结出来的。如果教师只顾自己讲,而不考虑学生听、练的效果,即便有时讲得嘴唇发干,结果也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善于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考虑,并通过及时反思成功点和失败点,作为再次备课的必要补充,会使教学效果日臻佳境。

教学反思促进教学经验积累

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教同一个年级几个平行班相同教学内容的课时,常常是第二个班的课讲得比第一个班精彩,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笔者认为,从实践看,原因在于上完第一个班的课以后,教师会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对教学过程中不足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和补充,这样及时的小结并记录,能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加工改进,经过长久的积累会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

例如,在结合体育教学挂图讲解动作要领时,若在教师讲解和示范前挂出,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则绝大部分集中到挂图上去了,而不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示范,导致后面的练习效果不佳。课后,笔者通过思考、分析原因,进行了认真小结;在下次运用此方法时采用先示范、讲解,再结合拿出体育教学挂图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较快地领会了动作要领;然后再去进行实际练习,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小结,笔者积累了成功教学经验。

在写教学反思时,形式可多种多样,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详略不一,可长可短,可根据授课的实际来写,可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问题专题写,也可写一堂课的体会或某一方面或某一点的感悟,供下次备课和课堂组织教学借鉴。

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从理性上看,实践出真知,而真知的获得必须不断实践,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才能有所创新。一堂体育课教学中,组织运用的教学方法往往有好几种。在课后及时反思中,进行分析整理、扬长避短,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改进教学,为好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上升。

例如,在接力跑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能力均衡分組进行比赛对抗,再进行评价和纠正动作,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对某些内容利用“比赛法”进行教学,可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再如耐久跑教学,学生普遍对耐久跑有畏惧心理及“厌练”的思想。笔者根据中学生爱踢足球的兴趣点,采用30米往返跑、传球快跑接回传球运球射门、3分钟至5分钟跑等足球教学训练方法,在不觉中完成了耐久跑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结束语

诸如以上的教学体会,都是笔者在一次次课后记录下来,补充备课、教学参考、理性总结,汇集成“教学得失录”,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可见,写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还必须善于思考,要善于分析和总结,在不断反思中提高;同时,教师将教学反思归纳整理成册,概括出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可使教学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利于教学质量和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动作笔者体育
下一个动作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性能相差达32%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