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 反思 积累

2019-04-10宋亮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站位于勒讲台

宋亮

2007年10月,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游云云,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朱永新写的《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里面列出的“保险合同”: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

理赔方案:10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5万字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于成功者行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现投万元者可成为百万富翁或富婆。”

这份“保险合同”用幽默的语言强调了教育反思的重要性。之后,当又看到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之后,游云云就下定了写教育反思的决心。时至今日,虽然很遗憾,没能做到每天都提笔,但因养成了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反思的习惯,终究还是获益匪浅。当游云云重新翻阅这些年写下的文字,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浮现在眼前,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幸福!所以,游云云仍然忍不住感慨:“反思”是个好东西!

教师职业修养指南

大学毕业,初登讲台;当年,游云云怀揣教育理想,总想着大展身手。因为对平凡的日常工作认识不够,对生情学情把握不准,对中小学教育 “抓反复、反复抓”的难度估计不足,结果,面对着冗杂琐碎的事务与屡教不改的学生,游云云心理落差极大,加之年轻气盛,很容易“脾气外露”。而正是“反思”帮助我在数次碰壁之后,顺利战胜了情绪大起大落的纷扰。

一次谈话中,游云云虚心地请教资深同事罗老师:“您从来都是满脸笑容,从来不跟学生发脾气,您是怎么管住学生的呢?”罗老师没有马上回答游云云的问题,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他说:“这次教师节,之前教过的班级有一位成绩很差的男生,送给我一张他亲手制作的精美贺卡,在赠言里,他很动情地感谢我的鼓励!”罗老师沉思了一下,接着说:“仔细想想,我好像也没有特别地去鼓励他。只是尽管每次考试他都是C,但我从不对他发脾气。每次还是叫他起来回答简单的问题,如果不会,我会让他坐下,下次我还是会喊他起来回答问题。”最后,罗老师还说:“我从不跟学生发脾气,你想想看,你把学生狠狠地批评一顿,他就能及格了? 冲着学生发脾气,发泄的不过是自己心中的焦虑和怒气而已。这样大发雷霆,还不如心平气和地去想一想:我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我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和罗老师一番畅聊之后,游云云茅塞顿开。不久,游云云又读到启功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一文,文中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老师陈垣留给他的“上课须知”,他终生不忘并身体力行。“上课须知”中有一条:“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无效,又怎么下场?”这又让游云云豁然开朗。于是,游云云写了一篇《不发脾气多想办法》的教育反思,并从此作为游云云教师职业修养指南。

学生质疑促反思

叶澜教授说过:“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位教师写3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也有学者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对后继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初登讲台的第一轮循环教学,是为教育生涯打底子的,是进行教学反思的最佳时机。每一次授课结束,游云云就马上把这节课的优缺点写到备课本上,以免忘记。夜深人静的时候,游云云再对照这些优缺点回放细节,“反刍”消化:哪个环节学生的思维活跃,哪个地方学生的思维凝滞,哪个问题的设计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哪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无话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带着这些思考,再去解读文本、访谈学生,他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和艺术性都有了提升。

例如,在总结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主题时,游云云曾如下分析:“为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不同,为什么近在咫尺他们却不肯相认?就是因为他们眼里只有‘钱,小说正是通过对菲利普夫妇的讽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课后,有学生提出疑问谈了自己的困惑:“小说中的‘我——若瑟夫,难道不是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吗?菲利普夫妇不能代表所有人,若瑟夫就是同情于勒叔叔的,他不是还给了十个铜子的小费吗?”

学生质疑促进反思。学生之所以迷惑不解,是因为在分析小说主题时,自己只是在用抽象概念去“贴标签”,而没有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研读揣摩去感知提炼。

于是游云云深入文本再解讀,发现《我的叔叔于勒》各人物对于勒的态度反差很大,特别是对于勒的称呼充满着戏剧性的变化。从极力夸赞到恶意咒骂,克拉丽丝对于勒的态度前后反差最大;菲利普和于勒有血缘关系,因此他始终没有辱骂于勒,可是当“亲情”和“金钱”放在天平两端时,他最终还是倒向“金钱”,选择无情地“躲于勒”。和克拉丽丝相比,他的心理更复杂,这从他的神态、动作、语言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游云云还发现菲利普夫妇并不是那个社会的个别现象。小说写道:“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了从哈弗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普遍如此。这样结合文本解读,学生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而当游云云再讲《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范进中举》等课文时,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课堂效果。

小站位,大智慧

当老师3年,游云云有写不完的故事:班干部选拔培养、班级活动等写得差不多了,他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我能写些什么呢?”推动与督促着他不断地去观察细节、发现问题。这样一来,游云云的问题意识就得到了激发,而发现问题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014年中考全区模拟考试,游云云拿到答题卡重新翻阅,想具体分析一下学生得失情况。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个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一、二组同学完成得普遍比三、四两组的同学差,基础很好的同学理解也出现偏差。这是什么原因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赶紧找几个同学“聊天”,其中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您讲课的时候,能不能多往左边站一站?”游云云很纳闷地问:“为什么呢?”他诚恳地说:“您总习惯站在右边讲,时间长了,我们就放松了,听讲的效果就差了。”其他同学也轻轻点头。

游云云找出自己录像课的视频再留心一看,真的!站在讲台上,总习惯在右边板书,讲着讲着,总习惯走到右边的过道,提问时,也是三、四组的同学“近水楼台先得月”。接下来听课的时候,游云云留心观察其他老师的站位情况。经验丰富的教师课堂站位很讲究。重难点讲解、纠错时,他们站在讲台面向全体环视课堂;合作探究时,他们走到过道,来到学生中间;当堂练习时,他们沿过道走动,发现普遍问题,及时辅导答疑;遇到“开小差”的同学,静静往旁边一站,就是一种“温馨提醒”。

青年教师的课堂站位大多比较固定。站在讲台面向学生侧立或随着板书移动自己的站位,只是偶尔走到学生中间。听课时,游云云发现位置靠后或靠边的同学没有跟随教师的思路,比较容易“走神”。青年教师的站位为什么会固定呢?一方面可能是没有意识到站位的重要,另一方面就是不熟悉教学内容。青年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平台,备课时习惯将大量的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甚至教学过渡语都放到课件上,上课时,就用幻灯片呈现出来,然后对着课件讲。因为要不停地使用鼠标点击翻动页面,活动半径大大缩小,站位也就因此被束缚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知识,这是教育素养的基本方面之一。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课堂站位只是教学中很细微的环节,但用心揣摩,也能发现很多智慧寓于其中。游云云把自己的观察和反思写成反思,题目就叫“小站位,大智慧”。

三省吾身的好处

走上教学行政岗位之后,游云云也没有忘记反思。中小学管理干部面对的多是琐碎繁杂的具体事务,如果仅仅盯着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会割裂每项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反思能够帮助自己系统规划所管的教学领域,能预见把握的重点难点。

例如,从开学准备到学期结束,学校管理是连续性的,过程中有时间节点的缓急,也有任务安排上的轻重。保持一种“反思”的状态,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得精细。例如,新教师入职要培训,培训要分为岗前培训和跟岗培训。岗前培训重点是开学注意事项,方式应是宣讲式,时间是开学前,关键是以时间为序明確列出开学工作清单。譬如“报到时就要第一时间留存新生父母的联系方式”等要反复划重点;跟岗培训重点是疑难问题解决,方式应是互动式,时间是开学一个多月后。对青年管理干部而言,弥补经验不足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听、多看、多反思。

古语说“静坐长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三省吾身的好处还在于能更多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多看到搭档的优点。这样一来,心情就愉快了,关系就融洽了,凝聚力就增强了。

反思好,那怎么进行反思呢?游云云认为可以用纵向反思使重复性的工作趋于精细,用横向反思使常态化的工作变得精彩,用阅读反思使看问题的眼光更加精准。反思好,最需要“知行合一”。反思了,找到问题了就要去实践去解决,实践过程中再反思再积累经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到了不去做,同样无济于事。

猜你喜欢

站位于勒讲台
提高政治站位的重要性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安身之所"
站位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爱的站位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讲台
DV校园小讲台
休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