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多爬会更聪明

2019-04-10钱伟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手臂大人婴儿

钱伟

宝宝早爬行、多爬行,可显著地帮助其大脑发育,使大脑对手、足、眼的神经运动调控得以加强,便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

有关专家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调查发现,其中90%以上的孩子在婴儿期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和失调的最佳手段,婴儿越爬越聪明。为此,儿童保健专家呼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在婴儿期及早训练爬行。

爬行是每个婴儿的必经阶段,是人一生中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的最先综合协调使用,它对整个人生都会有影响。首先,爬行时婴儿必须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使手、脚及胸腹背、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逐渐发达起来,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其次,婴儿学会爬行后,扩大了视野和接触范围,通过对眼、手、脚、耳、皮肤等感官刺激,促进大脑及神经纤维间的畅通联系,从而加速感觉系统与前庭的结合,起到预防感觉统和失调的作用,对大脑发育、智力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爬行可以提高婴儿感知注意信号的敏感性和精确性,增加与成人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在婴儿爬行取物时,可使他们学会在运动中依据动作结果的反馈不断修正自己对物体的定位和运动方向,这将明显促进大脑皮层发育。爬行运动还能提高婴儿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生长发育。

爬行对婴儿来说是一项剧烈运动,能量消耗较大,比坐着消耗能量多一倍,比躺着多消耗两倍热量。由于身体能量消耗增多,婴儿就吃得多、睡得实,身体也长得快。国内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爬行多与爬行不足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爬行多的儿童动作灵敏、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学习能力较强。

爬是孩子在坐与走两大动作发育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有些父母有意无意绕过了这一环节,迫不及待地让孩子直接由坐进入行走,实际上是大错特错,将使孩子的智力发育蒙受重大损失。

不用教,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爬;可是要爬得更早、更快、更好、更有益,下面的科学爬行模式值得您借鉴。

第一步,被动爬行: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父母或保姆用手掌顶住他的脚板,他就会自动地蹬住你的手往前爬。开始时还不会用手使劲,整个身子也不能抬高离开床铺,大人不妨从旁边扶住他的身子,必要时可用一点外力帮助孩子前进。

第二步,半被动爬行:当孩子逐渐学会手和脚协调用力匍匐前进后,大人不要再从旁边用力,只要扶住他的身子就可以了。

第三步,主動爬行与越障碍爬行:经过前两阶段的练习,孩子逐渐学会将胸部、腹部悬空,更容易往前爬,然后又学会用膝盖和手掌一起协调爬行。此时,大人可放手让孩子自己爬行,有时甚至可以加设些枕头之类的障碍物供孩子翻越。

爬行的方法应尽量地多,如向各个方向侧爬;在斜面上爬上、爬下;在窄长的板上爬;从一个障碍物的上面或下面爬过。待其能力提高后,可逐渐增加爬行的难度,如保持抬头、伸背、同侧手臂和腿同步爬行;交叉手臂和腿的前爬次序,即左臂和右膝向前,随后右臂、左膝跟上;双手臂同时前爬,然后双膝同时前爬;改变方向爬、转向转身爬;向后爬;爬斜木或爬台阶等,逐渐过渡到蹲起、站立、学走路。

为了增加爬行的趣味性,可多些花样,以激发宝宝的积极性。如大人拉着一个玩具在地毯上走,引诱宝宝去抓;或滚一个球,让他爬着去追并抓到;大人自己也可以趴在地毯上爬,让他追你,如果由你追他,他往往不爬,这是因为大多数一岁半以前的婴儿还不懂得被追的概念。

猜你喜欢

手臂大人婴儿
婴儿为何睡得多
手臂上的抓痕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如果没有了大人
婴儿房
章鱼长长的手臂是用来做什么的
抱手臂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