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新妈妈了解小宝宝

2019-04-10柳柳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囟门包块脑脊液

柳柳

新生儿牙槽上的白点是什么

初生或生后不久的婴儿,在相当于牙槽的黏膜上,可出现一些米粒状或更大一些的乳白色或黄白色片状物,有时也可出现在上腭黏膜处。这是一种一过性的正常生理现象,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或板牙。这是由于胎儿发育时,牙板上皮残余断离牙胚后,部分增殖所形成的角化物而造成的。白点或多或少,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但大多数在一个月左右逐渐被吸收而消失,也可自行脱落掉。绝大多数孩子此时无不适感,少数婴儿在吃奶时可感到有轻微的不适。对此无须处理。有些地方习惯用针挑或用布用力擦拭,这是错误的做法。这样做可造成口腔黏膜损伤、出血,并极易引起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因局部口腔感染引起败血症或破伤风。

此现象需与鹅口疮相鉴别。后者多出现在口腔内两侧颊黏膜处,呈白色片状,孩子吃奶时常会因疼痛而出现哭闹、欲吃不能的现象。怀疑婴儿患鹅口疮时,应将孩子送往医院,由医生进行诊治。

新生儿

头上的包块是怎么来的

刚刚出生的宝宝,父母会发现其头上有包块。新生儿头部包块可有两种情况引起,即产瘤和头颅血肿。产瘤又称为先锋头,是由于孩子在娩出过程中,头部受产道挤压而发生头皮下局部水肿所致。多在刚出生时最明显,以后逐渐变小,36小时内可以完全消失。而头颅血肿则为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被骨膜局限在局部所致。这是由于孩子在娩出时颅顶部和母亲骨盆间相互摩擦、挤压或因生产困难而采用了产钳或胎吸助产所致。孩子在出生时往往头部包块不明显,数小时或1~2天后,头部包块逐渐增大,以后慢慢地缩小。一般在出生后2周到3个月内自然吸收。大多数孩子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无明显的不适之感,也不会出现发热、呕吐、抽搐等异常情况。

孩子出现头部包块后,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均不必特殊处理。产瘤最迟在5天内自行消退。头部血肿自然吸收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只需注意保护皮肤,不使其受感染即可。如在此期间孩子伴有光睡觉不吃奶、少哭、反应差、面色苍白、尖叫等情况,则应警惕同时合并颅内出血的可能,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B超或头颅CT等检查。此外,如头颅血肿较大,孩子有贫血、黄疸加深等继发现象,也应去医院由医生进行诊治。

新生女婴

阴道流血或流液怎么办

部分新生女婴在刚出生后不久,会发生阴道流出血性分泌物现象。其实,此现象和新生儿乳房肿大、泌乳现象一样,同属一种受母体内分泌激素影响而发生的生理现象。胎儿在母体内,受到由胎盘输入的母亲雌激素的影响,阴道黏膜细胞会增殖充血。胎儿一旦出生,雌激素来源突然中断,则可使原来增殖充血细胞脱落而从阴道排出,这在医学上称为假月经。此情况多出现在女婴出生后数周内,而通常以出生后5~7天为多见,一般在3天内可逐渐消失,少数延至7~10天。

一般来说,对该现象不需做特殊处理。如分泌物过多,则应注意保持局部的皮肤清洁。每日可用温热水清洗外阴部2~3次,必要时可用柔软洁净的纱布或棉签,蘸上淡淡的高锰酸钾水清洗外阴。如血性分泌物过多、持续时间过长或阴道分泌物为黄色脓性、有恶臭,则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诊治。

怎样保护新生儿的囟门

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脑脊液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如发生脑膜炎、脑炎、硬脑膜下血肿或维生素A中毒、脑组织水肿,脑室内脑脊液迅速增多,压力升高,这时囟门摸上去有绷紧的感觉,并有波动感,犹如摸在装满水的橡皮袋上,这就需要立即处理。

患脑积水的婴儿,脑室内脑脊液缓慢增多,颅内压力升高,使脑室扩大,颅骨缝隙张开,囟门迟迟不闭合,出现特殊面容:面额突出,眼珠向下转,上部巩膜暴露,黑眼珠像下山的半个太阳,医学上称为“太阳落山症”。患儿大脑组织也常常受压,可引起智力障碍。

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嬰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有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养。

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会迟迟不闭,同时眉毛稀少而淡,鼻梁塌陷,两眼距离宽,智力迟钝等。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素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出现“方颅”畸形,颅骨摸起来像乒乓球壳(颅骨软化症)。此外,还可形成骨串珠样改变、鸡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尖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出生时不小于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小于46厘米,两周岁时不小于47~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心。

有人认为囟门不能摸,甚至说摸了会变成哑巴,因此婴儿囟门积下污黑的痂皮,这很不卫生。囟门要像其他部位的头皮一样进行清洗,不过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

婴幼儿对世界一无所知吗

很多父母认为小婴儿就像白纸一样,什么都不懂,其实不然!在1965年前后,专家们开始研究婴幼儿的一切行为。经过用精密仪器检测和科学化的方法研究后得知,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在听觉、视觉、嗅觉及触觉等方面具有的能力比我们想象中的发达许多,而且满月以后,大脑的感觉中枢比刚出生时增长了一倍。

进一步的研究更让人吃惊,婴幼儿时期知觉的刺激和社会接触,对日后智力和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对周围的人、事、物已经能产生互动,适当的刺激和引导,对将来的成长发育有重大影响。

那么父母该如何刺激和引导婴幼儿呢?首先应该为孩子布置一个适合的环境。初生的婴儿不会移动身体,对环境没有选择能力,你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所以环境布置对婴儿的发展很重要。放一些颜色鲜明的图案在床周围,可以训练他(她)集中视觉,不过要经常改变角度,以免造成斜眼或歪头;房间里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可以安定他(她)的情绪,父母轻柔的说话声能让他(她)觉得安心;温暖舒适的被褥可以让他(她)得到充足的睡眠,但是枕头不宜过于柔软,以免婴儿窒息;而最重要的是照顾他(她)的人必须有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因为大人的情绪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肌肉紧张、面容愁苦、声音沮丧的妈妈是不可能养出对未来充满希望、活泼快乐的孩子的。

因此,不要以为初生婴儿什么都不懂,只要照顾其吃奶、睡觉、洗澡、穿衣就够了。若能从一出生就多花一些心思在他(她)身上,有些努力也许短时间看不出什么,但是等孩子稍大一点,就能慢慢发现,当初的努力绝对是值得的。

婴儿也患低血糖症吗

大脑的正常发育需要及时提供葡萄糖。脑的重量虽然仅占体重的2%,但它的新陈代谢旺盛,功能活动活跃,因而必须保持需糖量占全身25%的水平。脑脊髓缺乏储存有效葡萄糖的能力,所以必须保证不断地输送才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

造成小儿低血糖的原因很多,例如各种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和糖代谢过程中的酸系统遗传缺陷等。此外,不定时喂养、胃肠功能吸收不全、消化不良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预防的关键在于要养成定时喂养的好习惯,及时治疗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病症。

猜你喜欢

囟门包块脑脊液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如果囟门会说话 ……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