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机构计量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9-04-09蓝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计量测试 2019年1期
关键词:量值器具计量

蓝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0 引言

医学计量是现代计量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科学,具有法制性、科学性、民生性特点。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监管制度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医学计量工作需要提高的内容很多,有观念上的、技术上的、监管上的。计量器具量值的不准确将会导致医疗事故或缺陷。上海市有500余家医疗机构,各自在管理方法和理念上有所不同,这里分析了上海市医学计量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对策,为提高医学计量管理水平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1 医学计量管理

正确认识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并遵守相关的计量法律法规要求,使得医学计量管理工作在具体落实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1.1 主要的计量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和《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

1.2 管理实施

作为医学计量监督管理及实施机构,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并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行政监测和司法鉴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实行定期定点的强制检定;对强制检定以外的计量器具,必须依法进行管理,可以自主进行量值溯源,或者选择有资质的计量校准机构进行量值溯源。

1.3 机构监督检查

在计量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的医学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严禁使用未经溯源或经溯源后发现不满足计量性能要求的器具。对故障修复后的器具,应对实施效果予以评价,并及时检定或校准。

2 医疗机构计量管理工作现状和对策

2.1 计量管理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

1)管理制度有缺失

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相关专职人员负责计量管理,有的没有落实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或是徒有计量管理制度没有具体人员来落实,有的由维修人员兼职而无暇顾及或不重视计量工作。其结果直接导致管理混乱,该强检的计量器具却未经强检、超周期未检、台账混乱或信息不全、不合格或报废器具无标识以及混放,机构自我监管形同虚设,有的敷衍、有的以自查代替。根本原因还是不重视,无制度或有制度不执行。

2)管理没有覆盖器具全生命周期系统

有的医疗机构只重视使用环节中的定期检定,而对于验收入库或维修后的计量器具不重视或根本不知道其重要性,误认为新器具或维修完成后器具就可用于临床,给医疗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3)人员培训不够

医学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都为一线医护工作人员,普遍缺乏计量知识,计量法制观念淡薄,存在着只重购置、使用,盲目迷信新或洋品牌,不了解量值准确的实现途径及重要性,不了解计量具有统一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医患计量纠纷根本无法举证。主要原因还是专题培训少,部分人员对医学计量工作不了解、不重视,甚至怕麻烦而人为阻碍。

4)计量专项资金缺乏

有的机构为节约成本,只做强检,而非强检则少做或不做。这种以经济利益为重、法制观念淡薄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2.2 计量管理工作对策

计量管理是器具全生命周期内反复循环的管理工作模式,必须充分认识到存在的计量风险。

必须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进行计量管理,要有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制度统筹管理机构的计量器具,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形成机构的计量文化。

建立器具全生命周期计量管理系统,从源头抓起、动态管理,做到无死角,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

加强培训,与高校、厂商和计量技术机构广泛合作,共同研究医学计量技术和管理问题,在实践中得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开展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科学普及、项目合作等,不断提升机构自身能力,用科学准确数据达到精准医疗目的,使患者放心就医。

计量专项资金必须予以保障,这是机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计量队伍,自主进行量值溯源,或者选择有资质的计量校准机构进行量值溯源。

当然,计量管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需要不断提高,如,建立医学计量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计量合格器具供应商名录等。做好医学计量工作意义重大,这是依法管理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是法制性、科学性、民生性的集中体现。

3 计量管理案例

以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为例,资产管理处是计量器具管理部门,该部门积极参加行政主管部门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并积极响应和落实,医院主管领导不仅从人员方面给予支持,而且在制度、经费上都加以规范和落实。

3.1 一般要求和流程

资产管理处下设“医学工程室”,其功能之一是作为计量器具的直接管理部门,不但要完成常规的如建档、建账、建卡和周期检定等工作,还承担组织全院员工学习计量法规,保管好计量器具的档案和检定合格证书等材料;组织对兼职计量人员的培训,监督指导各科室开展计量工作;监督指导本单位计量器具的使用、保养,发现有未经检定或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及时停止使用;对失准和发生故障的计量器具,及时申报,并送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及再检定,以确保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对无法修复达标的计量器具负责提出报废申请。

计量器具有专人(计量管理员)负责管理,在上级计量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医学计量委员会和计量器具管理部门按照《计量法》的要求和有关的规定,统一管理全院的计量工作,统一建立全院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台账、分户帐、分类账,保管好有关的技术档案和检定证书,加强与计量检定部门的业务联系,做好年度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随机对在用计量器具进行抽检,停止使用超期或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对违反计量工作制度产生的后果,按制度处理。

在医院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靠数字化、精细化的仪器设备来诊断、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量化参数越来越被接受,因此计量器具的准确越来越被重视。这将使得“医学工程室”不仅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种硬件措施,更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学计量软件队伍。作为医院管理部门的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系统化计量管理学习,并在院内不定期地举行计量知识培训,提升全体相关人员的技术和素质。并应在长期的实践中保持良好的医学计量观念,处理好医学计量管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1-2]。以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为例,医学工程室是医用计量器具与使用科室之间的纽带,计量器具流程是围绕医学工程室开展的,详见图1。

图1 计量器具管理流程

3.2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

强检计量器具:CT、X射线辐射源(含DR、胃肠机、C臂机、牙科X射线机等)、医用电子加速器、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多功能监护仪、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验光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子天平、流量计、压力表、动态心电图机、听力机、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激光器等。

非强检计量器具:呼吸机、高频电刀、除颤仪、推注泵、输液泵、磁共振仪、生物安全柜、酶标分析仪、离心机、温湿度计等。

实施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应定期定点实行;对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必须依法进行管理,可参考JJF 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3]制订相应的溯源周期,自主或者选择有资质的计量校准机构进行量值溯源。部分器具计量时间安排示例见表1。

表1 部分器具计量时间安排表

3.3 实际成效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计量器具不断添置,总量也在不断上升,计量不合格器具数量也在上升,但总合格率仍保持高位。医院相关医疗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与故障,相关工程人员要根据具体的规定对其进行保养工作、常规维护工作以及对其进行基本的监测与校准, 减少设备出现各种问题与故障对临床应用带来的风险,在其出现状况的时候要探究问题,解决故障,保障整个医疗设备的稳定工作、有效开展[4]。

例如,2016年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计量器具总数量为5 906台件,其中不合格148台件,不合格率2.50%。通过实施有效计量管理,2017年计量器具总数量为7 028台件,其中不合格160台件,不合格率2.28%,尽管计量器具数量增多,管理难度加大,但不合格率却降低了0.22%。

3.4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为发挥医学计量测试技术的优势,使医学计量测试工作在医学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真正起到技术基础和技术先导作用,保证为现代医学科学实践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6]。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尽可能使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保证计量器具均进行周期检定,并建有完整档案;经常组织科室分析、研究计量结果,保障计量器具的整体质量良好和体系的有效运转。

4 结语

医学计量是确保计量器具准确、可靠、有效、安全的必要手段,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计量器具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将计量管理方式和计量技术手段用于医疗质量控制环节,通过计量检定、校准发现并解决计量器具存在的问题,才能避免医学计量不准确带来的社会危害,才能使患者获得可靠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医学计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量值器具计量
多元向量值区域和加权风险值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与测试
古代器具灌农田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