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新契机

2019-04-08黄丹荔乔桂明

求是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实践路径

黄丹荔 乔桂明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我国经济的痛点,然而囿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体制机制问题,依靠传统途径难以解决问题。物联网金融的创新,使得物流和信息流、现金流得以高效融合,通过物联网技术开启了智慧金融服务新领域。文章对物联网金融进行了价值特征和功能优势的深度分析,并通过物联网金融四大场景的应用设计,显现物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和路径,就如何推动物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实践路径

引 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要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信贷部门审批流程相对传统,因注重资产抵押和政府信用担保,存在供给效率低、管理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等劣势,而融资难、融资贵的本质是金融资源不匹配。

学术界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Guariglia 和Poncet 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否匹配非常重要,而我国金融结构偏离了良性金融结构的最优路径,导致金融发展环节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受到了制约。1王馨认为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这是因为对于风险性较大但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金融市场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比银行中介要大,因为金融市场有更多途径缓解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2(2)Williamson提出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成本,就会出现信贷配置的问题。3李伟和成金华则进一步证明了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配给约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4(3)文逢博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严、控制力不强、资金流不畅通影响了资金运营,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大,限制了企业资信等级,导致融资能力有限。5(4)张金清和阚细兵认为,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造成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有效获取信息,而非金融机构发挥了在收集中小企业信息方面的优势,使得民间金融借道银行体系套取资金,造成二元金融机构,推升融资成本,加剧了中小企业负担。6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强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开启了金融科技——Fintech的新时代,为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带来巨大合作空间。物联网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即为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应用场景設计,一旦这种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就可以让虚拟经济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实体经济的行为,让虚拟经济的服务融合在实体经济的每一个环节进而推动金融模式的革新。物联网金融凭借“客观验证”“普惠金融”特质,实现对中小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可视追踪,解决了信用缺失、结算复杂等难题,增加了中小企业可用资金、减轻了企业财务管理负担、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7

二、物联网金融的内涵与价值特征

(一)物联网金融的源起

物联网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MIT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主要是指在物体上植入传感器等电子元件,通过相互感应实现数据传输,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对物联网概念做出进一步拓展,指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利用视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物联网技术,将物品和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自动读取、交换和智能化处理,实现感知世界、万物互联、智慧行动的网络系统。物联网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业、物流运输业,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物联网金融能够改进互联网金融的帕累托优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8物联网金融则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金融场景,将物联网中物品属性与价值属性提炼并融合,通过感知世界和智慧行动加强智慧金融服务创新领域,利用万物互联巨大网络扩展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融合。9

物联网与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联系,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物联网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存储,广泛改变组织结构流程和客户交互甚至整个业务流程。1物联网技术相较互联网技术有了重大进步,具体体现在:物联网将互联网延伸到物理领域,但已经不局限于互联网的信息传输,而是使互联网的一切信息能够下沉到实物存在;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两端依然是人进行编辑、制造,而物联网则可以对实物进行验证;互联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万物互联,并且通过远程智能操控,让物实现智能化、可视化、可控化。因此物联网具有从虚拟社会延伸向物理社会的功能,具有“脱虚向实”的真实效果。所以物联网金融将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超越互联网金融。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提供了 8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创造了我国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利税。中小企业也是创业创新大潮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 正成为我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物联网金融能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合而为一,使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真正做到智能化、可视化、可控化,从而有效实现金融市场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的适配,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物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物联网的发展是开展物联网金融业务的前提,我国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在世界处于先列,根据UK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统计,2004—2013年,中国中兴拥有的物联网专利在全世界范围排名第一,而中国整体持有物联网专利占世界范围38%。2根据吴爱东研究,中国已是继美国、德国、韩国后基于物联网的金融服务业创新第四大主导国,并且是制度创新驱动了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动力。3根据公开资料,目前我国在银行、保险、租赁、金融安防展开物联网金融合作的企业已有数百家,其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动产融资业务,袋鼠妈妈车险业务,久隆物联网财产保险业务、陕汽重卡汽车贷款业务、霍尼韦尔物联网安防业务等都是典型的物联网金融成功案例(数据来源:企业官网)。

2011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立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并累计为物联网产业发展融通了2512亿元人民币资金。据估算,到202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会达到10万亿美元的级别,在物联网产业指数增长的前景下,物联网金融的未来应用蓝海具备无限空间。

(三)物联网金融本质特征

1.客观验证

物联网核心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直连采集终端,通过传感器实时、全面、客观的采集数据,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实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远程实时监控资金、货物、场地的变化和流动,还可以实时联网报警,实现自发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金融业由滞后性主观验证进化为全流程客观验证,并能够有甄别虚假、欺诈信息和解决信用违约等功能,进而能有效解决传统银行业信息获取方式滞后、抵押担保偏好、绩效考核失真等弊端。

物联网金融特有的客观验证功能,真正改变了传统融资中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风险的滞后性和主观性,全流程的客观验证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2.万物互联

物联网金融全面铺开的一大特点是与各行各业合作建立各种场景,在物联网场景下可以实现横向与垂直领域内的互联互通,把关键节点的信息联结构成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将收集到的交易数据及时传输到物联网金融平台,进而结合大数据自动分析企业金融需求,覆盖企业细微节点的金融需求。这一特征通过各种物联网设备切入用户真实场景,银行可以掌握用户资金往来、日常行为、交易对象、风险来源等信息,判断用户的金融需求和风险等级。1

而物联网技术的万物互联功能,可以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做到对融资对象的一切交易和风险来源的显现和甄别,做到对金融机构服务与产品供给的全过程每一环节的最大限度的适配,从而使中小企业融资难得以破解。

3.智能服务

物联网体系不但可以掌控实体经营主体的生产与运营,而且可以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将历史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相应推送,帮助企业进行生产预测与规划,这种智能化服务有利于引导企业发现金融需求,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组合模式的一站式实时线上金融服务。物联网金融的智能服务功能,完全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中主观性、地域性、时间性和效率性等的限制,使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智能化,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从而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物联网金融为缓解金融与实体经济间信息不对称提供契机

金融的本质是对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资金匹配,实现信息中介、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三大職能,物联网金融的出现从信息收集到信息传递、信息使用都增强了真实有效性,为缓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信息不对称提供了新的契机。

从银行角度来看:(1)由于物联网帮助银行实时、客观地掌控企业的采购渠道、原料库存、生产过程、成品积压、销售情况,甚至用户使用情况,所以物联网天然带有信用数据库属性,可以解决时间滞后、空间距离等带来的信息失效问题,不需要传统复杂的人为建立的征信体系,而是通过物的自我数据采集就可以进行信用评级,提供了一套实物征信系统,促使市场自发形成客观征信体系。(2)利用物联网对动产实现全程无遗漏环节的监管,可按需贷款、按进度放款,并帮助银行实现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预警三步合一,预防欺诈违约案件,降低动产抵押风险,减少呆账坏账,提高风控水平。(3)同时伴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互相融合,信息来自多方,不会被单一的声音掩盖,互相验证成为发展趋势,信息错配成本也将极大降低。

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角度来看:(1)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物的金融属性加强后,对应的资金供给增多,金融交易成本将大大缩减,这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利好;(2)物联网金融平台对原来不受传统金融机构关注的中小企业加以长期跟踪,万物互联沉淀庞大的数据库,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对这些中小企业进行客观了解,有利于形成完善的风控与征信体系,使得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创造了可能,加深了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互信。

三、物联网金融降低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实现途径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开启了智慧金融服务新领域,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缓解提供了新契机,物联网金融的现实应用,为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难题的破解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 助推供应链融资,扩展中小企业信贷规模

供应链金融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方式,以核心企业供应链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所形成的物流、信息流作为控制交易风险的手段向上下游发放贷款,对于中小企业改进收款方式、盘活库存、延期支付等具有重要意义,启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新思维。1供应链金融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利用供应链上下游物流、信息流进行风险防控,与物联网可视化跟踪解决信息不对称有相似性。2但供应链融资依然面临存货质押资产有限、以服务核心企业上游客户为主、电子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供应链融资的存货质押品以钢材、布匹、有色金属、成规模电子产品、橡胶等为主,物理性质不稳定、不易变现、无法远距离监管,农产品、液态材料、半成品原材料依然面临无法质押的问题,并且供应链金融中因涉及企业众多、频繁交易和众多环节都是依靠传统手工记账或零散的系统进行交易,这些都限制了传统金融机构介入供应链融资,供应链金融产品也难以大规模推广。此外,物联网金融以服务核心企业上游为主,越是靠近核心企业下游的客户,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进行产品跟踪,金融服务越是不足。物联网金融在切入环节上可以从产品初始阶段就植入RFID、传感器、条形码、GPS、摄像头等传感设备,不受资产特性影响,即使是农产品也可以进行相关环境数据测度,以保证监管物品的品质,全流程进行电子信息传输,直到销售最终环节,基本可以解决供应链金融以上隐忧,拓展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能力。

以某金融平台开展的京农贷业务为例,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手段,联合核心企业、合作农户、经销商、数据企业、金融机构构建农业生态圈,根据农业产业链特点设计特色流程,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数据、互联网技术开展数据传递,为产业链上下游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实现物联网加数据驱动风控解决方案。

(二)贷中智能监控+数据管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高有效管控

传统信贷逻辑以拥有的资产衍生出信用,而物联网金融是以生产过程进行评估产生信用。在缺乏物联网技术时,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尽职调查、固定资产盘查、对企业历史行为进行信用评估决定是否放贷,这就难以掌握企业实时、内部的经营情况;并且传统银行在信贷过程中风控手段主要依靠前臺—中台—后台人海战术进行线下操作,不仅导致银行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提高,还会降低信贷授信审批的效率,最终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物联网技术具备“万物互联”“客观验证”特点,在风险控制上更强调企业生产场景中的全过程,不仅切入贷前,而且可以在贷中实时过程管理,随时随地感知企业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影像数据,消除了传统信贷贷中管理过程缺失、人为干预的缺陷,更注重反映企业当前经营状态,风控手段具备切入技术化、流程数据化等特点。3

以某数据农贷场景为例,“数据农贷”全流程参与养殖户养殖过程,通过物联网设备对养殖场温度、湿度、禽畜数量实时监控,物流运输全程追踪,销售数据电子收集实现智慧农业。与传统注重贷款发放和贷款利率、贷中放任的方式相比,更注重贷中资金管理和资金利用效率,在风险防控的定位上将养殖过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作为核心,通过全流程参与饲料厂、兽药厂、屠宰场的物流监控和电子合同,将欺诈的成本显著提升。对于银行而言,企业规模、历史交易、固定资产不再重要,真正将风控着力点放在养殖全过程,形成管理、订单、保险、提料、收入等智能监控和交叉验证。

(三)贷后实时管理,建立动产质押新模式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总额在2016年末为106.6万亿元,其中抵押类贷款占余额总额43.16%,质押类仅占1/4(11.95%)。同时银行对其他增信方式认可度低、涉及面窄是多年以来根深蒂固的理念;对于可抵押资产不足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又面临重复质押、监管不透明、监管方道德风险等问题,非抵押类贷款一直不受银行青睐。其根本问题在于银行对动产质押业务风险控制力不足,为了规避风险只能放弃动产质押业务。而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就是动产质押,将物联网设备应用于仓库、物流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管,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满足银行“客观验证”的需求,进而撬动动产质押市场。

以某企业化工品动产质押场景为例。大量经营化工品企业是中小企业,以租用仓库、采用第三方物流运输为主,固定资产资源非常有限。而在传统银行业务中,因液态化工品、成品油及各种石油制品的经营业务因其动产性质,很难在银行作为质押品进行融资。在引入物联网技术后,通过采集终端、标准平台等设备,可以在仓储中实时检测到液体的液位、料温、浓度、体积、标密、质量等信息,并且通过实时联网,以邮件、短信、平台等信息渠道直接将监测内容远程传输给银行后台,使得质押融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且通过银行、物联网平台、化工品生产企业三方合作,建立标准化流程,实现多次反复利用一套设备,帮助众多化工品企业使用该仓储设备进行申请融资,银行只需全后台系统操作处理,无须人为信用测评,可大大提高银行业务量。

(四)物联网数据化、智能化催生其他金融服务

物联网金融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企业采购、仓储、销售等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周转、通关、物流数据,这些数据向平台反馈企业的进货周期、采购周期,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还可以发现企业异常经营带来的风险,进而能够加快各个环节金融服务提供的意愿,催生保险、保理、票据融资、仓储融资、信贷承诺等。

以某医药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例,由于形成医药提供方、冷链物流方、金融机构、医药需求方信息大整合的信息平台,可以链接数千家上下游中小药企,形成医药流通数据的沉淀,并且需求方变化可以被实时动态掌握,使得物流方反向调整仓储、生产企业根据下游需求变化调整生产成为可能。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医药供需的可预测,帮助上游生产企业进行智能生产,并且由于操作灵活、便捷,可以进行一站式实时线上金融服务,并且根据需求端数据进行生产前融资,根据订单及需求数据沉淀,中小企业在药品生产前就可以预测现金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产品生产出来前就能够掌握中小企业各种金融需求并提供融资服务。

四、大力推进物联网金融发展,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物联网金融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意义,抓住物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金融业务重构机遇,推动物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结合,努力实现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场景落地,既需要理论研究和探索,也需要监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物联网技术设备提供方协同合作。

(一)深研物联网核心技术,广泛融合其他金融科技

物联网金融的发展依靠物联网技术,掌握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是保证我国物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加大在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及数据融合领域技术水平的研发投入;加强在物联网感知数据知识表达、智能决策、跨平台和能力开放处理、银行内部系统支持物联网操作技术、尽快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产业化;并且注重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技术的融合,提高物联网金融业务海量数据存储能力,以实现高效的物联网金融风控水平。

(二)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物联网金融场景落地探索

物联网金融发展必然需要大量落地金融场景,这些金融场景是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物联网技术服务方实现互利共赢的支撑。商业银行经营逻辑应当伴随物联网发展转变传统业务,从以产品、服务为核心,转为探索在不同场景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新型产品,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获取数据为核心,提高业务效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精准定位实现业务转型发展。商业银行应当积极成立专门物联网金融事业部,通过与物联网技术提供方积极合作,挖掘潜在中小客户业务需求,激活惰性数据,改变以往客户选择门槛,增强对中小企业客户洞察能力。

(三)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切入物联网金融平台

物联网平台是由物联网技术提供方结合中小企业业务特点建立的网络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设备切入中小企业生产、物流运输、销售等环节,并且可以与商业银行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信息共享,金融服务平台化;通过电子票据、网上信用证、电子仓单、特定周期放款等新型金融工具与手段,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流与现金流衔接。只有大量中小企业切入物联网平台,才能有助于金融机构在物联网平台开展规模化服务;同时大量中小企业业务往来信息在物联网平台的交汇,有利于金融机构对企业资信情况、真实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中小企业在物联网平台形成的数据沉淀成为构建中小企业征信系统的天然数据。政府可以根据物联网平台运行特点对金融资本引进、中小企业切入进行引导、补助、奖励,鼓励形成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投资、信贷、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和产品。

(四)放松非持有金融牌照物联网机构参与相关业务的限制

在动产质押、供应链金融等业务雨后春笋兴起之际,非金融机构类物联网金融企业有更强烈的参与物联网金融业务的意愿、更灵活的应对性解决方案,更容易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因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负责仓库改造、设备安装、利用云平台对实物进行监控时更了解中小企业实际状况,并且在掌握了企业贸易往来的数据后熟知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他们比金融机构更容易设计出个性化解决方案,既能加快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燃眉之急,也能精准定价,甚至可以先免费安装物联网设备,从后期融资中收取佣金的方式快速抢占市场,因此,放开物联网融牌照有利于物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尽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基于P2P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