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分析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声乐音乐

徐 琳

(江苏省演艺集团 苏演艺术培训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引言

教师利用作曲家所编创的乐曲本身就行钢琴伴奏,随之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喜好等,进行钢琴的即兴演奏,促进学生的艺术理解、艺术鉴赏、艺术共鸣,最终能够领悟并表现出声乐的艺术性,利用钢琴伴奏使学生具有声乐艺术思维,传播声乐的感染力,钢琴伴奏可取代传统枯燥的声乐教学艺术指导方案,建立起基本的声乐互动模式后,令声乐的深度思考得到延伸。

二、衬托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音乐情绪中

声乐教学中鉴赏声乐信息,走进声乐情境,均可以依托在钢琴伴奏模式下,带领学生或者说欣赏者、听者走进音乐特定的氛围与场景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绪化魅力,通常在声乐的演奏中,当钢琴伴奏的曲调徐徐流入现场,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听者均能够快速的进入已经设定的音乐故事中,钢琴伴奏起始时能够细致化的描绘出声乐曲目的意境,将声乐的背景、作品的基调表现的淋漓尽致,钢琴伴奏的音符缓缓而来,不疾不徐,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展开艺术思维进行音乐联想,构思音乐场景达到一种情绪上的共鸣之感。

三、推动声乐教学的递进,形象与主题完美统一

声乐教学中随着钢琴伴奏进入高潮,此时钢琴伴奏成为声乐教学推波助澜的推手,此时的钢琴伴奏不仅仅是陪衬,同时还在教学中提供了感染、信息传达的效果,部分声乐演奏中,暂停声乐其他的演唱、演奏,独独留下钢琴伴奏,令主题更加突出,此时让学生集中精力进行声乐感受,随后教师可将声乐教学与钢琴伴奏循环导入,反而能够体现出声乐艺术特点,钢琴伴奏与声乐的交相辉映,极大的补充了音乐的形象,显现出声乐形象特点,如《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普契尼作曲、裘塞佩·阿达米作词)。钢琴伴奏左手使用了连续不断的震音,右手则以八度音程再现主题旋律,钢琴伴奏并没有固化的形式,也随着课堂的教学推进而逐渐演化,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强化学生在钢琴伴奏中的想象能力,教师可结合教学中的情感变化、音乐形象、歌曲背景等适当调整鼓励学生听音辩曲。

四、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失误弥补

声乐艺术并非十全十美,这才令声乐艺术具有多变性、灵活性,声乐教学中可适当采取钢琴伴奏说明对声乐内容的补充技巧,也让学生对于声乐学习产生兴趣,如声乐演唱中节奏的把握不到位,此时可通过钢琴伴奏按照原先的前奏继续延伸演示,让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互相配合,伴奏中照顾演唱、演唱中跟随伴奏,通过音色加重、音调提高提醒学生进入了声乐的某一分隔阶段,进行音乐多层次的思考,教师还可以借助钢琴伴奏重复、漏拍,鼓励学生辨识声乐,提出错误来诱发学生的互动参与,通过钢琴伴奏为声乐艺术服务,分段分析艺术,整合思量艺术。

五、相对独立的表现功能进行声乐意境刻画

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常能够独立出现,一些高超的钢琴伴奏技巧,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声乐艺术价值,《E大调前奏曲》(Johann Sebastian Bach)、《鲁宾斯坦 F调之旋律》(Raimond Lap)、《二泉映月》(阿炳)、《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G小曲》(Johannes Brahms)等无不有着极高的艺术韵味,教师可通过钢琴伴奏的声乐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变革发展,现代音乐的突破创新,通过钢琴伴奏之内的曲高和寡探究其中内涵的声乐历史、声乐背景等。利用钢琴伴奏将学生对声乐的单一理解,拓展为对声乐的多重感受,这样也使得声乐作品更加深刻,最大化的发挥出钢琴伴奏的功用,表现出不同声乐中的情绪韵味。

六、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伴奏可为声乐教学提供艺术性的指导,辅助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声乐的气氛当中,形成特定的声乐情绪,短时间的将声乐形象与主题汇集在一处,突出课堂的核心要点,同时能够体现出声乐背景、声乐内涵,无论是独立展示钢琴伴奏,还是配合演唱演奏,均应围绕钢琴伴奏彰显出声乐底蕴。教师可适当的利用钢琴伴奏,让学生对声乐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声乐潜能,实现声乐教学的高效益。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声乐音乐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音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