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优化路径探析

2019-04-08张晓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课堂

张晓平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武陟 454950)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相比,大学阶段的音乐艺术教育并没有显示出如此的情势。大学肩负着为社会批量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围绕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全面的培养教育体系势在必行。音乐鉴赏课要想充分发挥出音乐艺术育人功能,就要求音乐艺术教育者要不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以万变不离其宗、立宗而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做到以人文本、立德树人、与时俱进。

二、音乐鉴赏课的价值与意义

(一)以乐化人,提高人文素养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音乐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圣人孔子就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和倡导者,《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就是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闻习俗,莫有比音乐更好的了。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已经上升到较高的水平。所有教育教学科目中都要注重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凝练的是一种精神,传递着鼓舞人精神的强大正能量,期待的是创新创造能力。通过音乐鉴赏课堂中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认知和体验,感动学生的内心,播下“真善美”的心灵火种,由认知影响其行为,进而潜移默化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陶冶性情,助力塑造健全人格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就提出了“音乐教化作用说”,他们认为:音乐可以影响人类的性格、行为和思想。在音乐鉴赏课堂上,学生在体验参与过程中,让自己置身于音乐情境中进行二度创作,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换位或者超脱,再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想和所期,每个人都可能重新认知自己、遇见更加立体多面的自己。正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音乐就像一味药引,让受众群体跟随音乐的音声,感于物而动。另外,音乐本身就是追求和谐的,音乐家创作的作品也追求表现出一种和谐美。从根本上说,音乐是六律的和谐。而音乐教育能把这种优秀的音乐传播、发扬出来,能把音乐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也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陶冶性情,助力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也是音乐鉴赏课程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

(三)缓解压力,有益身心健康

当今的大学生成长于网络多媒体时代,是名副其实的“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的承载者。受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和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的现实压力和生活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年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比于耗费心血的脑力劳动和娱乐至上的网络生活方式,亦静亦动的音乐课堂对于他们健康的调试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方式。中医经典古籍《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皆生于气也”,中医也认为,阳性音乐热烈活泼明快,隐性音乐轻柔和安静,不同属性的音乐能调节人体至阴阳平衡,达到“明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治疗效果。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听音乐时通过有规律的声波振动,可与人体的呼吸、心率、胃肠端动等生理振动相吻合,产生共振和共吗效果,从而发挥颐养身心、防治疾病的作用。由此可见,音乐鉴赏课还蕴藏着巨大的医药价值,其作用的发挥关系重大,同时这也是众多音乐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美育成为口号

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开设音乐鉴赏课是形势必然,但开得怎么样、开得好不好并没有引起必要反思,如何开得更好更是维稳不求变思想观念下的盲区。音乐鉴赏肩负着高校美育的重要职责,而且在当今社会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好音乐鉴赏,真正让音乐发挥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功能和作用尚未引起多数高校课任课教师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音乐的专业性导致隔行如隔山;另一方面开设好美育课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成的大工程,让人望而却步。

(二)师资力量薄弱,知识产出结构单一

音乐鉴赏课目是专业性很强的艺术课程,讲授音乐鉴赏课也必需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师来完成。可是大多音乐专业的老师个人专业方向都是某一科目,比如声乐、器乐、舞蹈或音乐史,而音乐鉴赏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专业知识宽广深入,由此才可深入浅出地引导、传授音乐知识及文化,营造趣味性强的课堂互动氛围。而音乐鉴赏课中,很多教师只是发挥其所擅长,简化其所生疏领域,最终导致课堂知识简单地学唱几首歌,听辨出几首乐曲,对音乐作品的题材有所了解,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浅尝辄止……知识产出结构凸显单一化,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本人所受专业教育的局限性影响到了知识的产出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没能有效跟进。

(三)教学方式固化,课堂流于形式

从音乐本体层面来说,音乐是听觉艺术,从音乐表演艺术层面来说,音乐又是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视听艺术。在中小学儿童的艺术教育方面,像奥尔夫、柯达伊等生动的课堂互动在大学音乐鉴赏课中非常罕见。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以视听为主、讲解为辅、参与为助、择其善者而乐之的固化模式,形式化的课堂给人一种“听过即学过”“无需求甚解”的印象。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由于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另外对于音乐鉴赏课价值的教育发挥路径没有得到深思探索的缘故。

四、音乐鉴赏教学优化路径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有关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大多是关于教和学的主体人的角色转变及其具体转变方法来进行探究和阐述的,比如翻转课堂,其可重复性的思路规划和可预见性的效果可以通过课堂现场氛围来进行求证,可反观教育之宗旨和终极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活跃快乐轻松逗趣的现场感,更应该以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于一个整体目标的目标而加注更多人文关照,同时借用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从而达到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努力完成授之以渔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为师使命和职业职责。

(一)传音乐之道,揭开音乐奢华面纱

道,自然也。在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周海宏教授的音乐公开课上,“音乐何须懂”中就讲到,其实一个人从幼儿时期就能跟随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音乐行为,或唱或跳,手眼身法步可谓像模像样,因此面对音乐作品,教师要提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感受,不过多地用书本上理论框架从思想观念上去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让高雅艺术自然流淌于学生的听觉感觉过程。而且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途径,其重要目的是育人,培育有道德文化、完善人格、社会价值的人。以道为根,用好音乐这一文化载体,争取让每一位普通学生都能领略音乐之美,不再徘徊于音乐的高雅大门之外。

(二)授音乐之业,启发音乐品鉴智慧

音乐之业即为音乐专业知识。音乐鉴赏要达到较高水平,需要练就扎实基本功,学生们才可以拥有鉴别作品优劣的能力和欣赏作品的审美智慧。虽然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的受众对象并非专业学生,但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全民的文化自信离不开缺少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音乐之美究竟美在何处是需要用大量的专业知识来解析阐释的。马克思曾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音乐鉴赏课要充分寓教于乐,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色、节奏、旋律、和声、主题、陈述结构、曲式结构等,把通识性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住,在课外能够达到独立鉴赏音乐的较高水平。

从短期来看,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学到了音乐知识,鉴赏有了“门路”。

从长远来看,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得到大幅提升,鉴赏经验和身心感悟的不断积累也会帮助让学生成为高素质艺术受众群体,和“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助推艺术文化的快速发展相比,论天时地利人和,音乐鉴赏课则更显出其绝对优势。

(三)解音乐之惑,创造专属音乐生活

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只有通过参与和感悟,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艺术人才能够脱颖的关键主要依靠其创新创造力,艺术人才的培养相较于其他专业来说更强调因材施教。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如何唱好自己喜欢的歌、如何欣赏高雅音乐、如何让自己的音乐潜能得以开发也是他们渴望得到解答的疑问。而音乐之道和音乐之业就能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成长、音乐潜能的开发和音乐创造力的展现做下良好铺垫。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共同参与中大胆展示自己特色,以心之所想外化于言行,由简入繁,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另外在课下,可鼓励学生组建乐队,合唱团、编排音乐剧、制作配乐短片,创作音乐等活动,真正让音乐鉴赏课带领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学会入乐用乐、赏乐评乐、创造音乐。

加注人文关照提倡的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音乐鉴赏课教学的长远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高的站位和大的格局,真正让音乐鉴赏课助力大学生们提升人文素养、陶冶性情、促进身心健康,给学生带来知识技能的同时,增长其人生智慧。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