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们在美好的文化感受中“诗意生活”
——浅论如何发挥文化自信的力量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感

2019-04-08林佩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群众服务建设

林佩玲

(中山市南朗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广东 中山 528451)

群众文化的建设十分有必要与价值,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群策群力,加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化生活的魅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群众文化中坚持以人为本

文化是血脉、是灵魂、是根基,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追求,在群众文化中坚持用文化感染人民,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文化自信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灵魂,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中具有非常深刻与持久的力量,上层文化对经济基础更有深厚的作用与力量。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拥有着大量的文化资源,文化工作者在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带领下,从实际情况加强文化工作,加树立文化自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优秀的文化在人们的心中活过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文化带动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拥有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以及创造优秀的作品,将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发挥出来,具体工作环节中要坚持国学等方面的额教育,宣传传统文化节日,注重民族精神的传扬,增强文化认同,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关机制,创设公共文化的创新,完善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的人性化管理,提升公共文化的感染力,我们应该加强人性化的教育,展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与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描绘美好蓝图,打造优秀的文化产品,传统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形成自觉的、一致的文化理念,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坚持群策群力 ,加强群众文化的参与感

不论是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公共文化,都要广大群众的参与与支持不然文化产品与服务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土壤,失去了价值与意义。鉴于此,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中,要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树立文化政策的法律法规。建设文化建设场地、加强文化设施设备建设,加强人民群众对文化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让群众参与到其中,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要积极的探索多种方式与途径,充分发挥文化的阵地、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文化产品对群众的吸引力,吸引社会公众积极利用各种文化资源,一起创设有意思的文化品牌,让社会上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文化等场所的建设。

创新群众文化建设的理念,建立人才引用机制,不断拓宽人才队伍,利用各种力量为群众提供有意义的文化,传播文化,建设良好的社会服务与形象。

三、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公众素养全面提升,人们的各项生活需要要与时俱进,不断增进,追求有质量、有品位、有尊严的体面生活,不仅仅是衣食住行上的讲究,也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质量,当今社会,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思想深刻、审美高级、制作精良的文化艺术,并且这些作品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人们感受到舒适与放松,收获优质的文虎产品与服务,加快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公共服务文化质量的提升,满足群众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文化工作者,要不断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工薪,促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提升,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让人民群众获得自豪感。

同时,在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之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产品服务的资源,相关大数据进行分析让群众从文化中获得归属感,感受文化的温暖、灿烂、文明。

四、与时俱进,提升群众文化的便利感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逐步走入信息化时代,加强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在网络上构建数字化的图书馆、美术馆等等,拓展文化设施功能,人民群众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文化信息,简单方便,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更加积极,在网络上虞其他人共享优秀的文化信息,丰富文化资源。同时,文化建设要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将当地的文化、旅游、娱乐、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色融入进来,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为游客提供特色的文化主题,开展相关的服务,让本地文化尽可能的走出去,各个地区之间形成文化交融。

总而言之,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要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为导向,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享受文化生活的舒适感,过高品质的诗意生活。

猜你喜欢

群众服务建设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