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9-04-08李陆岱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乡镇群众基层

李陆岱

(泰安市美术馆,山东 泰安 271000)

一、引言

群众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内容,这些内容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并结合群众文化需求与心理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和谐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对能够让群众及时了解政治思想动态,有着重要价值。群众文化建设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措施。基层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是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面对全球化趋势,我们要通过群众文化建设提高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改变整体的社会意识形态。面对全球化趋势,我们不仅要提高国际地位,更应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在开展好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基层文艺工作者人员配置不足,我们应该培养更多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文艺创作者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第一任务就是培养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但目前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文化部门要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了解目前最新的文化动态,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解决缺舞台文艺作品的问题。一是采取广泛征集。各级政府要发动能搞创作的人,多创作适合基层舞台演出、农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可以组织创作比赛,对好作品实行重奖,提高创作人员的创作激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将更多的好作品奉献出来。这就要求当地培养本土原创音乐、文学等艺术家,在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现实文化需求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文学等文化作品。二是投资购买。设立作品交易平台,让文艺作品上市,供需双方见面,就像选购商品一样选购舞台文艺作品。三是基层文化工作的建设与策划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通过增强培训文化工作者,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改善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薪待遇和福利,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开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等,组织建立优秀的文化工作团队,提升基层文化工作的效果。

三、文化建设没有足够的推动平台,这就需要建设更多的文化展示平台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很多地方人们都有着较为充足的时间来开展文化建设事业,他们也有着较高的积极性,但苦于缺少展示平台,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推广,尤其是退休的中老年群众,在退休后每天健身,锻炼身体,部分群众自发聚在一起进行跳舞、唱歌、打太极拳等活动,大多数群众好学上进,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有很多很好的节目。这些群众文化项目多是在一些公园的小部分人中,无法为更多的人带去快乐。因为节目的排练成本较高,演出场次较少,所以无法保持节目的连续性。其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个展示的平台,有一个固定的演出平台,这些有才艺的群众就可以在上面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和表演成果。具体来说,一是开展巡回演出。乡镇一年组织一次巡回演出,并且形成制度。让本地好歌、好舞、好戏进社区(村),进学校、进企业等,与广大群众见面。二是推荐外出演出。乡镇以下的民间文艺团体,多为业余队伍,难集易散。乡镇文化站要经常与外地乡镇联系,哪里有演出市场,就推荐好的团队和优秀节目去演出。当今时期,结婚、祝寿、乔迁等喜事,时兴请乐队,有的还搞文艺演出。这样的演出,成建制的大型文艺团体很难光顾,有实力的民间文艺团队最受欢迎。三是录制视频播放。乡镇通过汇演和调演,发现一批人才和作品,经过再打磨成精品节目,然后录制成音像视频资料,在电视台播放,特别好的节目,还可批量制成光碟变成商品走向市场。

此外,文化建设脱离了生活实际,我们应该将文化建设工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出“接地气”的群众文化。问题是不断变化的,面对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的文化建设问题,文化部门应及时解决。文化部门应根据不同阶段群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和引导,在文化建设工作设计上,符合不同类型群众的不同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这样的文化建设工作会更有效地塑造群众的思想,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下,如何提升文化建设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了重要问题。国家之所以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就是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积极建设群众文化,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证文化工作的效果,提升基层群众素养,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乡镇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基层在线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