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2019-04-08陈冬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基层传统农村

陈冬峰

(海门市文化馆,江苏 海门 226100)

一、前言

发展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方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基层公共文化的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需求,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为此,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文化建设政策,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活动,开展多种类、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二、传承和振兴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在我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再一次明确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点。而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在此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同时关注农村地区的物质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区农村均保留着大量的传统习俗,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正确思路,帮助他们在优秀文化的引领和影响之下,更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并积极发展地区性特色文化,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实现当地农村人文素养和经济水平提升提供新的动力。

比如,政府部门可以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地区性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保护农村地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农耕文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传统的民间技艺和人文精神,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民众凝聚力,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和教化作用。

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现代文化融合,实现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地区文化提供条件。相关工作人员要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地区文化为己任,将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当做实现乡村振兴的切入点。

三、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

农村地区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组建公共文化宣传教育队伍,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还应该实现城乡统筹,深化基层公共文化合理布局,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让农村地区成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便利①。

为此,在实践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提升互联网、计算机或智能终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为农村居民带来更为多样的文化获取渠道,让他们能深刻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类型的政策扶持,推进服务型公共文化建设,以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惠民和文化育人。

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可推进乡村文化站或农村书屋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让他们能通过阅读和学习提升自身素养;还可以组织主题性文化讲座,组织科普或法制类讲座,提升乡村民众素养,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此外,有关部门在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时,还应该增强文艺演出和体育文化宣讲,充分体现文化建设工作的多样性特点。

比如,可组织大型文艺汇演,以歌舞、相声、小品、曲艺等多样化形式丰富乡村民众的业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文艺的魅力;还可以组织业余羽毛球、足球或篮球比赛,号召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文化的建设效率,为加快开展农村体育事业提供便利。

四、深化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思想道德观念,具有极强的引导和教化作用,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基础。为了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思想领域着手,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进战略落实。为此,在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在农村地区以开展多种类文化活动为基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到振兴乡村的伟大事业之中。

为此,各地区的党员干部应发挥带头作用,推进爱国、守法、奋斗、诚信等优秀精神,加强农村地区居民的自我教育管理,实现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为落实农村战略而开展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势在必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供给,开展服务型、知识型以及公益型文化活动,让当地的文化建设工作更具多样性。

此外,在工作开展之中,还应该加强政策指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而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①曹爱军.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检视——基于陕甘宁3 省(区)的调查[J].开发研究,2018(04):100-106.

猜你喜欢

基层传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基层在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