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策略探讨

2019-04-08李沛斌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群众活动建设

李沛斌

(东莞市文化馆,广东 东莞 523000)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人们的需求逐步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力角色,承担着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满足不同阶层人民文化需要的责任,应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群众提供丰富、有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内涵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群众文化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一种群众自愿参与的社会范围内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同于一般的群众文化活动,而是一种连续举办的有较大规模、有较大影响力、有独特价值、有社会意义、有地方特色的重大群众文化公益性活动,能够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一般无法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价值多表现在社会效益上,活动的参与者与社会形成共识,构成了一种无形但具有社会价值的文化资产。

一般的群众文化活动范围较小,影响力也较小,关注点多集中在较小范围内群众的生活习惯上,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更加注重文化活动的地域性及群众性,为使群众能够直接参与其中,将群众的喜好与习惯放在突出位置,活动品牌的建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品牌建设更加关注长效机制,为了保持良好的运行,就要得到社会及群众的认可,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凸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具有群众性、地域性、长效性这三个特征,现阶段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政府及文化机构的支持协助下,得到了众多社会力量的支持,获得了众多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其中进行活动编排,展现群众个性、帮助群众获得文化享受的同时,达到一定的人文效果,提高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素养。当一项群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之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这一效益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及社会公众对这一活动品牌的信赖与认可,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一定的群众基础,在深入研究、分析群众文化过程中,形成严谨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思想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全面认识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工作,更好的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

三、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意义

(一)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公益性的文化活动,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生活需求也不断提高,求乐、求新的愿望更加强烈,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普通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们要开展有规模、有特色、有价值、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满足群众的基本要求,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提升当地文化形象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同于普通的群众文化活动,是规模大、综合型强的活动,是集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活动于一体的复杂、宏大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不仅反映了当地的活动组织能力、宣传能力、群众参与度等活动承受能力,还反映了当地的经济能力、技术水平等综合能力,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开展及活动质量是当地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的标志之一。

(三)增强群众凝聚力

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离不开党的正确指导,开展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而群众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让广大民众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获得鼓励,加强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同时全面发挥文化活动的建设的价值,增强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吸引力及凝聚力。

四、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对文化馆提出的要求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各级文化馆要牢牢树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放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理念,努力策划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的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增强品牌活动意识,用科学的理念策划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品牌策划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努力开拓创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主动深入群众生活、深入实际,了解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地区群众、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需求,主动作为,强化创新发展意识,不断探索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新形式,组织好、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以新的形式、内容、载体及传播途径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知名度、满意度,科学有效的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运作和管理,做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五、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策略分析

(一)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具有群众性,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持续开展与推广依赖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社会公众能够自发积极的参与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成功的关键。在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过程中,只有依靠社会群众才能真正打造深受群众喜欢和信赖的文化活动品牌,并且,依托社会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大力推广。国内一些地区为了鼓励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推出了一些大众性品牌文化活动,例如百姓舞台、人民剧场、社区文化汇等,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这些文化活动普遍由普通群众作为演员,虽然缺乏专业性,但是可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及参与热情。节日时,可以将文化活动与节日结合起来,推出具有节日文化特色的群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群众一起参与,例如猜灯谜、对诗词、书法展等,利用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内涵。

另外,为了适应社会变迁及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应该顺应当前社会文化背景,做出改变及调整,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始终受到群众的好评及青睐,这样才能一直保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价值。

(二)重视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宣传

在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过程中,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与吸引力、保持群众基础固然重要,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宣传也十分关键,政府机关及文化管理机构应注意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大力宣传,以增加群众对品牌文化活动的了解。在宣传手法及宣传媒介上,应采取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全面宣传,具体而言,在线下宣传过程中,可以邀请著名学者、专家举办文化讲演,或者聘请著名戏曲表演家参与群众剧场表演,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并且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宣传起到助力作用。为顺应当前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品牌文化活动的线上宣传十分重要,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途径,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大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可以扩大参与群众的年龄范围及阶层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走向大众。

(三)制定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发展规划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还具有地域性与长久性,因此,为了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持续发展,有关文化部门应针对当地文化活动品牌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只有制定了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才能有计划的对品牌文化活动进行开发、开展,才能时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保持竞争力及吸引力,确保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热情及参与度。

另外,只有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做了合理的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及机构才能对群众文化活动做出正确的引导,避免发生错误及混乱,造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贬值。总体而言,文化部门应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及指导保障,并且制定完备的发展计划,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时代竞争力,保证品牌的创新性,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化文化诉求。

六、结语

群众活动文化品牌是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热切期望,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及有关文化部门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有关组织及文艺人员积极贡献力量,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不负历史使命及时代要求,创新品牌活动理念,文化馆应强化创新意识,完善自身职能要求,不但探索新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内容、载体,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知名度及群众满意度,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猜你喜欢

群众活动建设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