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淮安画家边寿民的书画艺术研究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题画淮安画作

王 策

(淮安市博物馆,江苏 淮安 223001)

一、边寿民简介

边寿民(1684-1752年),原名维祺,字寿民、颐公,号绰绰道人、苇间居士,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工于书法,擅长花鸟、蔬果以及芦雁,“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遗存文作较多,现从其书画及部分题跋、钤印作品中进行研究,探究边寿民的艺术修养,以及深受儒家、佛家思想浸润的作品根基。

二、淮安人文介绍

边寿民祖籍淮安,这里自大运河开通以来,是交通航运要道,自古商贾云集,人才辈出,水陆交通的便利,造就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上的繁荣,又刺激文化艺术产业的兴盛,风气如此,这里也多出政仕之士,仅山阳县就有进士200余人、举人700余名,见于地方志及有关著述中的淮安画家有300人。受到文化气息以及科举之势等浓厚大环境的影响,,边寿民在青年时代一直致力于考取功名,遗憾的是,虽天赋超人,饱读诗书,但却未曾榜上有名,也是在此在走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专心书画艺术,并创作出诸多以民间风土人情为主的作品。

三、边寿民绘画思想基础

边寿民在一生之中,经历了多段思想的冲撞和重塑。早期青年时代,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边寿民一心追求考取功名,可是无奈考取多年却一直未果,才被动转为一心潜研书画艺术。这段时间我们在其作品中多看到其内心的挣扎、痛苦,在后期的《满江红?苇间书屋》的题跋:“壮志已随流水去,旷怀不与浮云逐。笑吾庐、气味似僧寮,享清福”中可以看出,其早期心怀壮志,但未能了却心愿。在无法在仕途中取得成就的情况下,边寿民便转而绘事,思想追求也开始问佛,期间构筑“苇间书屋”,一心于蒹葭秋水之间,“性疏放”,取字“渐僧”,于薄暮中“邻寺声声听佛号”,这是其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也是当时书画文人在失意后多转向的人生方向。在这一时期,边寿民创作的作品中,多体现一种避世,闲淡之意,画风清雅,不惹尘俗。边寿民笔下的芦雁、花卉、游鱼等,用墨简淡,看似平常无奇,也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画中墨色的氤氲,干笔皱擦的效果,却又分明深蕴着禅机。

四、边寿民书画特点

边寿民诗词作品集现存仅见《苇间书屋词稿》27阕,内有题画词17阕。其中画中多有题词,诗词作品较多。而绘画作品流传较多,《扬州八怪现存画目》中收录其画作就有五百余幅。而且边寿民去世之后,家道中落,家中多以其字画作卖以贴补家用,画作流失严重,很多作品已无法考究。

边寿民的书画作品以花鸟题材为主,其中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幅书画小品《歪瓶依菊图》,书画笔墨洒脱舒展,随意而行,画面既有雅洁秀丽之像,又有朴实古朴之风,自作一体,浑然天成。边寿民画作多有题诗,题画诗词以版面填补、平衡画作。或者对画作内容进行解释,深化作品内容,也有创作方式的点解,与其画自称一体。

边寿民书法笔势刚健,与当时纤弱笔法不同,题画诗词以行草为主,洒脱劲健,与写意泼墨画作相得益彰。画作以卷轴及册页居多,题画诗词常居于画面上方或左、右。这种方式处理不好,容易显得呆板,但是边寿民书法写作非常随意,字体长短随性,倒显得错落有致,这和其版面把控和字画功底有很大的关系。其创作的《墨芍药》,画面中只有单独的一根芍药花,这种按照惯常的手法去处理,很容易显得单调乏味,但是边寿民独出心裁,在花的茎和花瓣下面,用淡墨填题一首诗,而这首七绝并非规矩的进行排列,行列看似随意,实则与花影相称,显得摇曳多姿,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在《全集·边寿民》第97图,边寿民创作了数丛芦苇及几个落雁,芦苇或清淡、或稀疏所绘,迎风而斜。而用墨则从左下逐步向上变浅淡,三只落雁浓墨点出,画面中心由于倾斜之势有所不稳,但是在左上方,边寿民以七绝化作远云,让画面得以充实,平衡,诗、画浑然一体。在边寿民的诸多书画中斗能感受到,其对于淮安老城周边的芦苇的钟爱之情,《沁园春》、《忆江南·苇间好》等诗词中,都体现出其对芦苇的喜好和情有独钟。“瑟瑟黄芦响,嘹嘹白雁鸣。”(《题画集〈芦雁〉》)“黄芦飒飒白沙平,一片秋声引雁声’。(《题画集〈芦雁〉》)更是直接描绘了这种黄芦与白雁相映成趣的景象。

边寿民的书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内容,技法上都让后人赞叹不已,“愿岁岁年年,名园文酒,容我小词谱。”深受儒家、佛家思想影响,虽然前半生受尽科举无名之痛苦,幸而之后转为信奉禅佛,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后人对其的研究越深,越能探究其随性的个性和追求自我的精神品质。诗作的绝高水平,和书画的精益求精,使得边寿民的作品总有一种整体如天成的感觉,这也是后世研究并从中不断汲取的文化储备。

猜你喜欢

题画淮安画作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学生画作欣赏
《明 徐枋题画诗》
沈鹏《题画人物》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