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山水”与绘画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漓江桂林

黄 鑫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一、成因“山水”

广西艺术学院校长郑军里在谈到广西少数民族绘画时说道“中国画在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广西劳动人民特有的人文气质恰好将中国水墨画的某些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还是民族服饰配色,似乎也都在和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有着某种呼应。

从米友仁的关注表现到“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纵横笔墨将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峰林地貌景观纳进山水画之内,将完全不同于北方雄壮刚劲的奇诡山水展现于世人面前,广西山水便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古朴、秀美的韵味引导一位位大师由写生而变革。

齐白石爱画广西,最能体现他个人风貌的画作,主题大多是对于桂东、桂东北一带山水的描绘。正是他出于对桂东岩溶地貌特征的尊重,改变了传统程式,构成了他特有的笔墨语言。立志“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李可染画得最多的对象也是广西,长时间对漓江的写生,让他对岩溶地貌独特的方形山峦结构与吸附性的岩溶质感有了深入认知,创造性的使用横笔与积墨进行画面表现,展现出一片浓黑敦实,充满凝重、拙朴的美感。画面与其迥异的白雪石与广西更有解不开的渊源,白雪石的创作并不拘泥于写生,更追求营构理想化的山水布局,用其所见的现实提炼心中的创作,别有一番趣味。

二、困于“山水”

历史文献对人文科学类学科的影响素来远远大于其对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影响,一些创作上的形式主义似是不可避免。著名艺术批评家苏旅在《走出困境》一文中说他和他的同行至今未能挣脱不幸的历史强加给他们的不幸的思维牢笼,谈得是为应付参展而作的命题油画。这并非个案,广西美术创作不论作者还是观者似乎都陷入了某个怪圈,桂林的艺术家提笔必是漓江风光,体现民族特色便只有“风雨桥”与“绣花女”,所有的地区特色沦为“标签”。

世人倾慕漓江的风光,自有数不尽的画手借以谋生,本也无可厚非。不想山水商品画之风盛行于桂林,其中的佼佼者更以国礼之姿通行世界。鱼龙混杂之下,一些低劣的复制品甚至挤压了传统山水创作的空间。南宋王正功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时定然不会想到竟给数百年后的画家们定下了创作“命题”。那些不涉及商业的艺术家们似乎也无法跳出这个“怪圈”,不可否认在这命题“创作”里也不乏出彩的佳作,然而艺术本身的创新与自觉性却在一轮又一轮的重复中消耗殆尽了。

三、艺院“山水”

广西文脉深远,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沉积。“漓江”、“花山”、“铜鼓”的形象深入人心。自1921年帅础坚先生创办“研美画室”,西画教育法的导入与随之而来的中国画改良为广西美术界带来了新的变革,美术传承与发展的主流模式又原先的自学或是家族(师徒)环境浸染变为更高效的学院培养模式。

由艺术教育家满谦子、徐悲鸿先生等人牵头在桂林建立了著名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广西艺术学院前身)是近代广西美术教育的集大成者。在阳太阳、帅础坚等老一辈本土艺术家的引领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

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的黄格胜先生所创作的《漓江百里图》便是新一代桂林山水画的高峰,纳古今,并中西,打破传统的时间概念,“四季”、“昼夜”汇于一卷。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和丰富的资料藏书,学院体系下的新一代“山水”显得更加丰富、规整而又不失自然,

四、“山水”方滋

东晋南北朝之际,收历史进程与社会思潮的影响,士大夫们纵情山水,"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的觉醒让山水画成为独特的一种美术题材,极大的增加了中国画艺术层面的深度和广度。

近代广西同样是风云际会之地,新技术、新理念的冲击下,这片古老的“山水”再次焕发出生机。“南方的风景”正昭示这点,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美术果实日益成熟,这次惊艳世界的绝不再仅仅是那一段漓江。

“山水”虽已千年,而“画”在今朝!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漓江桂林
桂林行
漓江情画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乐!乘动车,看桂林
漓江夕色
竹筏上的漓江
桂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