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弹艺术创新推广之我见

2019-04-08卜晓蕾杨惠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书场书目苏州

卜晓蕾 杨惠羽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颇多,新时代的年轻人在关注新鲜事物的时候往往无暇“温故”,也就导致了例如评弹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然而导致评弹艺术衰落也有其自身原因,如:评弹演员稀缺、评弹听众老龄化、评弹演出场次稀少、演出内容陈旧、演出形式缺乏创新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评弹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但是近几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全国文化事业迎来了春天,苏州评弹也再度受到重视。所以对于评弹文化发展及创新,我们应该秉承两会思想,以老艺术新传承作为创新评弹文化的目标。

一、评弹文化发展的瓶颈

1.演员责任心的逐渐缺失。在评弹艺术发展的集中地苏州,平江路、山塘街等游客聚集地,随处萦绕着吴侬软语的评弹声,足见政府对评弹文化的重视,希望能延续评弹文化的兴旺发展。但这并不能保证评弹演员们的艺术素养与演出质量,青年演员大多只为一份工作、一份收入而做,对评弹这门艺术缺少内心的敬畏,一身现代装外面套褂衫就可以上台,演奏和演唱时目光不专注等表现,都是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心的印证。

2.缺乏优秀的现代评弹作品。评弹的曲目虽有悠久的历史,但题材基本都是传统内容。改编的曲目也摆脱不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老一套故事,这显然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格格不入,尽管有些演员会自编自演,但往往是为了应付日常演出,把地摊小说甚至道听途说的八卦搬上书台。真正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作品少得可怜。

3.听众无法年轻化。由于一部分评弹书场演出的书目陈旧,曲目内容老生常谈,更有一部分评弹书场演出的书目内容生编硬造,脱离生活。新时代的年轻人来书场根本听不懂,认为评弹艺术是“老套”的演出,导致了恶性循环。因此可以看出,只有年轻一代真正走入书场,喜欢上评弹文化,评弹艺术才能真正的流传下去。

二、评弹文化的创新之想

传统的评弹书目因为陈旧而逐渐被淘汰,评弹艺术也因为缺乏创新的作品而逐渐衰落。所以,编排新的评弹作品是评弹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非遗文化求生存的必经之路。在创编新作品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一部分评弹艺术的经典曲目,通过总结演出经验,提高评弹演员的艺术修养,在不打破评弹艺术规律的情况下,加入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将传统的书目推陈出新,在内容方面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出新提高。

电视剧《都挺好》就将评弹音乐巧妙地融入剧情中,引起了大众对于评弹文化的关注,这是评弹文化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完美结合的一次尝试,既是创新又是典范。促使许多年轻人专程去苏州平江路听评弹,了解评弹文化。这种创新和结合还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评弹与流行演唱、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相结合,做出老唱腔新节奏的大胆尝试。华阴老腔的成功转型就是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重回舞台的最好证明,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创新,才能让大众了解评弹文化,建立真正的“评弹文化自信”。

三、评弹文化的推广之路

对于评弹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评弹文化的宣传推广才是当前极其重要的任务。目前,苏州共有四十多家学校有评弹爱好班,三所学校将评弹元素融合到日常教学中,有部分学校已经成为评弹特色学校,上下课的铃声也是评弹音乐。但除了江南地区,全国还有大部分的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都不知何为评弹,因此,“评弹进校园”这样的活动可以在全国推广起来。并非是让每个孩子都学习评弹,而是要他们了解评弹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了解中国还有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异或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将中小学生带到苏州实地感受评弹文化的根,更能身临其境的被艺术熏陶,培养其成为新一代观众和对评弹艺术的支持者。

苏州评弹是一门历史悠久、优美动人的说唱艺术,它以幽默细腻的说白,婉转动听的演唱,声情并茂的表演和珠落玉盘般的弹奏闻名于世,堪称江南文化的精粹。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在创新推广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不要盲目的创新复古,要选择其与现代社会更契合的内容,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像评弹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入我们的时代,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让评弹文化活于民间,死于庙堂,只有和群众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评弹文化才能发挥出最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书场书目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大关街道西一社区百姓书场重新开门迎客
当代评弹书场的模式特征及其发展趋向
——苏州光裕书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