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舞者形式舞蹈

莫 龙

(武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会议上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一代步入社会后,生活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也非常快,虽然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卓有成效,但无法给予人们一定的精神食粮与心理安慰。而舞蹈起初就是作为人们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因此舞蹈创作的追求就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在打破固定死板的创作框架后,舞蹈也呈现新的活力。

二、舞蹈创作的现状

1.创作框架固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群众生活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娱乐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群众精神食粮异常匮乏的现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艺术市场空前繁荣,各类电视剧、流量明星层出不穷,满足了群众的各类精神需求,但娱乐至死的流量并不能完全代表文化艺术市场。对于舞蹈创作者而言,舞蹈既是一种人与人情感之间微妙张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自由抒发的美感。对于观众而言,舞蹈是一种与音乐结合的表演形式,大部分的观众对于舞蹈存在“好看”、“很难学”等刻板印象,这一印象影响到了舞蹈创作者的思维,许多舞者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困惑,如舞者怎么跳才好看,选择怎样的音乐才会显得舞蹈有张力,许多的舞蹈创作者因此陷入思维的死角,不知道如何给舞蹈定位,最终落入俗套①。

2.过于注重形式。舞蹈创作是一个注重实践与细节的过程,创作者需要在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双重帮助下完成每一个动作的细节。但是,越来越多的舞蹈创作者开始追求舞蹈的形式与高难度的动作,高难度的肢体动作虽然为舞蹈带来了一定的美感,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创作者一昧地追求形式使得整场舞蹈都流于表象。舞蹈的艺术不仅仅体现在肢体动作的美感上,还体现在了每一个动作的细节与衔接,舞蹈作为典型的动态美艺术,是创作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因此,舞蹈创作者往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将“美”以一种艺术化的形式进行升华。当前,舞蹈创作愈发注重形式,大部分的表演剧都是提前将主题拟定好,导致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过于追求“突出主题”,使得舞蹈形式的固定模板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百搭型”舞蹈动作的诞生,给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②。

三、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

1.打破桎梏。舞蹈的张力在于如何给予观众更好的情感体验,因此,舞蹈创作者要打破惯性思维的桎梏,将舞蹈的个性化特征作为创作的重点核心,充分发挥舞蹈演员的个性,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体验。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细节,因此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对舞蹈演员的动作进行设计,结合舞者的个性与特征,充分抒发舞蹈主题的情感,同时,舞蹈创作者还应该对规范舞者的基本功,使其形成一个统一且和谐的表演风格,然后把相应的主题融入到舞者的表演风格中,最终形成极具特色的作品③。

2.取材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因此,舞蹈创作者应该细心观察周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找出能使大多数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元素,并将其融入舞蹈创作中。舞蹈艺术作为生活的升华,舞蹈创作者应该合理萃取相应题材中的情感,对特色鲜明的元素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以生活为基础,充分发挥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而完成舞蹈主题的连贯性与节奏感。同时,舞蹈创作者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搭配,将舞蹈与音乐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带给观众难以忘怀的视听盛宴④。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的审美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舞蹈创作者应该勇于打破惯性思维的桎梏,勇于将舞者的个性融入舞台表演中,并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萃取素材进行创作,从而创作出令人们满意的作品,促使我国的舞蹈事业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陈文聪.探究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 [J].艺术科技,2017(11):206.

②王颖.叙事舞蹈创作中的“变化与统一”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②赵晓妮.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研究 [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34+153.

④杨夏青.浅谈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中的思维创新——以当代舞和现代舞编创的异同为例[J].大众文艺,2014(05):150-151.

猜你喜欢

舞者形式舞蹈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学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刀尖上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