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优秀舞蹈作品 论精神是文艺之魂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女战士朱鹮人物形象

柯 青

(玉环市文化馆,浙江 玉环 317600)

一、引言

舞蹈自古以来便传递着人的情感,舞蹈中的人物仅通过身体动作的协调,表情的演绎,再配以独特的道具无声的将舞蹈的内涵展现给观众,给人以从视觉到心灵的震撼感。而赋予舞蹈这种震撼感的便是舞蹈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舞蹈表演的核心便是通过舞蹈表演者的动作、体态、舞台的舞美设计来塑造合适的人物形象寄托这种精神内涵,从而使舞蹈具有非同寻常的表现力。

二、舞蹈的精神核心概述

舞蹈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无声的身体语言,舞蹈是对文学的另一种阐释,其同样拥有文学中所拥有的精神内涵。精神内涵是舞蹈编导的基础,一切舞蹈均要建立在合理的精神内涵上,舞蹈的精神内涵就像文学作品中的核心思想,在作品的构建中起指导作用,是其他一切舞蹈要素的核心。

一切艺术作品产生的目的均是为满足人的文化需求而产生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打动人的思想,而舞蹈的精神内涵正是赋予舞蹈触及人灵魂的力量,拥有精神内涵的舞蹈则达到了艺术的更高的层次。精神内涵作为舞蹈编导的核心和基础,为舞蹈表演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舞蹈的精神内涵给予了舞蹈一个表演的方向,使得舞蹈不仅仅简单的表现浅显的人物心情,更是一种精神层面情感的展现,使得舞蹈整体迈上更高的艺术层次。任何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从诗词歌赋的中心思想到歌唱表演的核心情感,每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均有引导其发展的核心,舞蹈的核心便是其精神内涵。舞蹈的精神内涵,赋予了舞蹈更深的想象,增加了舞蹈的深度与层次感,透过精神内涵,舞蹈整体结构也有了塑造的方向,无论是舞蹈的表演者的人物形象再到舞美设计,其目的均是为展现舞蹈的核心内涵而出发,是为了将舞蹈的精神透过一个一个动作传递给观众,从而满足观众的文学需求,实现舞蹈的文化使命。

三、舞蹈精神内涵的塑造

(一)艺术情感表达

舞蹈的表现力在与其对于舞蹈所寄托的艺术内涵的表达深度,舞蹈中的艺术情感是是舞蹈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是舞蹈表演具有感染力的原因。每一曲成功的舞蹈都有其所代表的核心情感,并在舞蹈表演中将这种核心的艺术情感以人物为载体表现出来,艺术情感是塑造成熟舞蹈的核心。情感是传递的、是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情感是对舞蹈内涵最真切的写照。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是舞蹈表演的主体,一切的舞蹈形象和舞蹈情感均是寄托在人这一表演主体中,舞蹈最真实的情感也是由人所表达出来的,舞蹈的精神内涵也是以舞蹈表演者为载体出现。人物形象是舞蹈表演者通过多种外在动作、服饰,内在心理来塑造其表演的舞蹈形象,从而寻求一种与舞蹈内涵最匹配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作为舞蹈内涵的载体,舞蹈表演的核心,成功的人物形象将会使观众难以忘怀。

(三)动作技巧的构建

舞蹈是人肢体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情感表达,通过人的肢体动作无声的讲述一个故事来传递情感。观众在欣赏舞蹈时,只能通过其演员的舞蹈表演来领会舞蹈内部所蕴含的情感,因此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情感的赋予十分重要,在对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导时,要从观众的角度来来欣赏舞蹈表演,从而使得舞蹈的内涵能够充分为观众所理解,增强舞蹈表演的情感表现力。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展现,增强舞蹈表现力首先需构建具有艺术深度、且容易令观众接受的舞蹈内涵,在舞蹈进行编导的过程中,首先以感染力较强的艺术内涵作为舞蹈的核心。而要充分的表达舞蹈内涵的深刻内容,还需要构建完善的人物形象,而舞蹈动作作为构建人物形象的核心,编导更需要对动作技巧进行合理的安排。增强舞蹈的表现力,从舞蹈的动作技巧出发,有内而外、恰如其分,通过动作技术技巧的完善来塑造正确的人物形象,从而表达出舞蹈最本质的情感。因此,在进行舞蹈编导中,舞蹈的核心精神是舞蹈编导的基调,然后围绕该核心通过动作技术技巧的安排来塑造合理的人物载体,除人物形象直接承载舞蹈内涵外,更是可以通过舞美设计、服饰细节等从侧面烘托出舞蹈的内涵,使观众对舞蹈内涵的解读更加方便,更加充分的展现舞蹈的精神内涵。

四、舞蹈的核心精神表现探究

(一)舞蹈《八女投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形象更是舞蹈精神的载体,而在《八女投江》中更是将人物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八名女战士在面对敌人的逼迫时,宁死不屈,始终在与敌人顽强斗争,面对敌人的进攻,女战士们团结在一起,坚强不屈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作为一名女性,也同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想向往,在其中战斗停止期间,女战士以为自己已经脱离险境后,想到自己以后嫁人的美好幸福的时光,在那时,每个战士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但好景不长,敌人追了上来,并把她们围堵在乌斯浑河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战士们并未屈服,想着那美好的未来纵身一跃,英勇就义,编导通过展现宁死不屈的人物性格塑造了女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舞蹈《八女投江》中人物性格转变的亮点是那位小战士,其在舞蹈开始时仍然躲在另一位战士的怀抱中,只有十三岁的她十分恐惧战争,性格十分胆小和怯懦。但是到了舞蹈最后,战士们被逼的走投无路时,小战士在这时拿起枪,开始与敌人作战,在最后纵身投江的过程中,虽然小战士还是哭喊着,但仍然展现了一位爱国女战士的风采,为国捐躯。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本质体现,在《八女投江》的人物性格中,因为八位女子人物性格的坚毅,从而才有了八位女战士的爱国形象,人物性格更是人物形象形成的基础。

舞蹈首先开始与八位女战士静静的站立在那里,随后随着几声重节奏的鼓点,每一个鼓点都是一次动作的变换,作为一只女子群舞,《八女投江》将每个表演者的动作都安排的十分到位,每个节奏中表演者都展现了不同的充满战斗气息的动作,无论是倒地起身,还是手臂的挥舞,身体的扭动,都显得十分有力,展现着身为战士的力量。随后的动作安排中,通过将两位表演者提到台前来展现其中弹,更是有一位战士身居险境,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脱离了险境,展现了战士们的团结精神。

随后,在舒缓的音乐中,小战士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众战士们仰头面带微笑看着天空这一动作展现了女战士们对未来的憧憬。一位女战士头戴红绸缓缓站立起来,这是战士们梦境的写照,作为一名女子,谁不希望在家相夫教子。在这期间,战士们双手像鸟一样挥舞着,似乎想要飞去追逐梦想,女人秀美的一面在这里展现出来。但随后到了战斗,将战士们逼迫到了绝地,一位女战士将小战士像孩子一样护在身后,充分展现了对孩子的爱护。随后,小战士用颤抖的双手拿起枪作战这一动作,通过她那缓慢移动的双腿,展示了一位战士是如何客服自身恐惧勇敢战斗的。面对绝境,在小战士的哭喊中,女战士们缓慢的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浑浊的乌斯浑河,这些动作鲜明的展现了女战士们如何在绝境中展现自身的爱国主义力量。舞蹈动作作为形象塑造的外在表现,是对内在人物性格的烘托,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出来,从而构成丰满的人物形象,全面的展现舞蹈的精神内涵。

(二)舞剧《朱鹮》的自然保护精神

舞剧《朱鹮》是以濒临灭绝的朱鹮为创作背景,舞蹈展现了朱鹮的美好与其灭亡经过,一种珍惜自然的情感流露其中。舞蹈开始于山野之中,由女子扮演的朱鹮化身与村民相伴,在和谐的生活中,朱鹮化身的女子与一位樵夫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朱鹮与人类和谐相处,相伴相生。人类为朱鹮的美丽所倾倒,而朱鹮也为人类的友善而感到快乐。但是,这些日子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逐渐远去,在人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朱鹮的生存空间一次又一次的被压缩,在逐渐昏暗的天空下,似乎已经没有了朱鹮飞翔的空间。在满山的绿色消失的过程中,朱鹮也逐渐消失了,而那位与朱鹮有着深刻情感的樵夫也只能在记忆中回忆朱鹮的美,舞蹈中所展现的朱鹮的“翔”“栖”等美丽的动作,以及逐渐消失不见,似乎这种美丽的鸟在人类的视线中永远的消失了。

在舞蹈最后,七只若隐若现的朱鹮似乎为朱鹮的复兴带来了希望,而实际上也是,朱鹮通过人类的多年保护,由仅剩的七只繁育到现在的两千多只。舞剧《朱鹮》正是以朱鹮的消失为剧本,通过舞蹈展现朱鹮逐渐远离的过程,优美的舞姿展现朱鹮难忘的美丽,而这种美丽的消失更是给人敲响了警钟。舞剧《朱鹮》以这种难忘的美丽为核心,构建了一种的珍惜自然精神,这种精神从整部舞蹈的内容及动作中均有展现,这种珍惜自然的精神通过“曾经的失去”,来表达“永久的珍惜”。

(三)舞蹈《中国妈妈》中母爱的包容

舞蹈《中国妈妈》展现的是母爱的包容,在舞蹈开始时,一群中国母亲面对着日本军队的暴行,撕心裂肺的呐喊着,日军的罪行引起了中国母亲滔天的仇恨。一位位母亲那弯曲的脊背不由得彰显着其遭受的苦难,而其绝望的眼神更彰显着日军的暴行。激昂的音乐戛然而止,一位日本小女孩步履蹒跚的走出来,这是为侵华日军的女儿,身着的衣服上还有着干涸的血迹,看到这样一幕,国仇家恨不由得涌上中国妈妈的心头。但面对着无辜的孩子,一种名为母爱的东西氤氲在母亲们的心头,最终,妈妈们摒弃了对日本人的怨恨,最终围着那位孤儿,在散开之后,小女孩的和服变成了中国的服饰,妈妈们接纳了这位无辜的孩子。

在养育小女孩的过程中,无论是寒冬还是夏日,妈妈们将这位孩子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小女孩也逐渐长大,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中国姑娘。在抚养期间,妈妈们对女孩的母爱,与曾经的仇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首轻柔的摇篮曲展现了爱对仇恨的化解。在舞蹈最后,母亲已经苍老,但其并没有将女孩留下赡养自己,反而将其送回那个自己无比仇视的国度,在其离别的画面中,母亲那远远凝望的身影里,展现了一位中国母亲的博大胸怀。整个舞蹈的核心便是对中国母亲母爱的颂扬,在仇恨面前,母爱将其化解,面对国破家亡的天大仇恨,中国妈妈用包容阐述了母爱的伟大,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使得整个舞蹈有了为人称颂的内涵,一种母爱的包容精神将一位平凡母亲的平凡的行为变得无比的伟大。

五、结语

精神内涵作为舞蹈表演的核心,其赋予了舞蹈触及人灵魂的力量,是一切舞蹈元素的基础和舞蹈表演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八女投江》、《朱鹮》和《中国妈妈》,笔者正是通过分析舞蹈精神内涵对舞蹈构建的引导,认定舞蹈的精神内涵是舞蹈的表现核心,通过对舞蹈精神的探究展现舞蹈精神内涵在舞蹈表演中的核心性。

猜你喜欢

女战士朱鹮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朱鹮 从7到1000的生存跨越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优雅的朱鹮
朱鹮你好
啊,朱鹮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红心女战士”陈少敏的传奇人生
老菊花更换——记新四军女战士、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乔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