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服饰设计中的“撇儿”

2019-04-08周凌波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官帽珠子弹簧

周凌波

(常州市歌舞团,江苏 常州 213000)

戏曲服饰在戏曲体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独立地位,它区别于戏剧的其它艺术门类。戏曲服饰,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现代戏都是为实现人物角色表演任务,用以增强戏曲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一、盔头

戏曲中头上所戴帽子的总称,包括冠、巾、盔、帽等。

1.纱帽。纱帽为男子所戴官帽,上面的纱帽翅是区分官职大小的标志,有长翅,如曹操所戴;有方翅,如《大探二》的杨波所戴;有圆翅,如《七品芝麻官》的县令所戴;有尖翅,如《红鬃烈马》的魏虎所戴,等等。帽翅装饰在官帽的两侧,帽翅不直插在官帽上,而是由两根弹簧支撑着帽翅,使它在官帽的两侧颤颤巍巍地摇动,因此,也给演员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和技巧,在许多地方戏中,如《丝弦》、《豫剧》、《梆子》,耍帽翅是演员表演的绝活,演员可以自由地支配帽翅,可以令它们上下动、前后动,向前绕圈动、向后绕圈动;还可以一侧向前动、一侧向后动,可谓技巧纷呈。

2.冠。冠为皇家所戴头饰,如《打金砖》的刘秀所戴;有紫金冠,如《贺后骂殿》的太子所戴;有凤冠,如《贵妃醉酒》的杨贵妃所戴;有半凤冠,如《打金枝》的公主所戴。无论是男子的冠还是女子的冠,上面所装饰的大大小小的珠子,每一个都不是粘在冠上的,而是由弹簧支撑的,因此演员在台上每一步、每一个动作,冠上的珠子都在抖动,特别在表示人物在得意或愤怒时,更是将冠上的珠子抖得嘎嘎作响。

3.盔。盔为一些有身份、地位的男子所戴,有草王盔,如《甘露寺》中的孙权所戴;有学士盔,如《太白醉写》的李白所戴;有多子盔,如《岳家庄》的岳云所戴。盔上饰有绒球,与冠上的珠子一样,都有弹簧支撑,只要演员一动,它们就会随之抖动。

4.巾。巾为比较随便的软帽子,巾的种类很多,诸如夫子巾、文生巾、武生巾、鸭尾巾、苦生巾、员外巾、必正巾、东坡巾、道姑巾等等,巾一般为绸缎所制,巾后多有两条长长的飘带,随着演员的动作而左右摇动。

二、头饰

为旦角演员头面上的装饰物,如顶花、簪、钗、插花,也包括甩发、翎子等。

1.顶花、钗、簪。均为金属制作,顶花一般为蝴蝶形状,每一小部件都是有弹簧作支撑,戴在头上颤颤悠悠,闪闪发光;簪、钗之类头饰都会有自然垂下的串珠,随着演员的动作而摆摆摇摇;插花一般为绸绢所制,也会有垂下的串花随演员的动作而摆动。

2.甩发。甩发即戴在男子头顶的假发,在头顶部发根处束紧,发长二尺左右,垂在脑后或左右两侧,用以表示衣冠不整的状态。甩发可以用来作技巧的发挥,演员可以用脖颈的力量将甩发直直地冲上甩起,也可以利用头部的摆动不停地把甩发向着一个方向转圈地甩起,甩发则始终保持整齐如一根直线的状态。需要将它打散时,它就可以散落下来铺盖在演员的脸部。《铁笼山》的姜维、《伐子都》的子都、《打金砖》的刘秀、《战马超》的张飞都戴甩发。甩发与动作、唱腔配合,可以更增添表演力度,例如麒麟童扮演的孝子,从上场门前台口,一步磕一个头,磕一个头一甩发,一甩发一个唱腔,—直磕、甩、唱到下场门,精彩至极。

3.翎子。翎子是插在盔头上的两根五六尺长的雉鸡尾,用以显示武将的威武,生、旦、净、丑都用。随之而出现了“翎子功”,演员可以令左右两侧的翎子分别竖起、落下,有单掏、双掏、单衔、双衔、绕翎、涮翎、抖翎、摆翎等技巧。

三、髯口

生角演员戴的胡须。戏曲所用胡须多用头发或马尾制成,把头发或马尾固定在铁丝上,再把铁丝挂在两个耳朵上。胡须悬挂于胸前,随着演员的动作而摇动,也给演员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如耍髯口、吹髯口。

根据人的年龄,胡须分为黑色(简称“黑”)、花白色(简称“黪”)、白色(简称“白”);又根据人的性格分为三绺髯、满口髯、“扎髯”和吊搭髯。

1.三绺髯。为嘴上一绺,两腮边各一绺。黑色的称为“黑三”,《武家坡》的薛平贵、《将相和》的蔺相如均挂“黑三”;灰色的称为“黪三”,《空城计》的诸葛亮、《姚期》的邓禹均挂“黪三”;白色的称为“白三”,《定军山》的黄忠挂的就是“白三”。

2.满口髯。为胡子连成一片,很厚很密,黑色的称为“黑满”,《铡美案》的包拯、《霸王别姬》的项羽均挂黑满;花白色的称为“黪满”,《宇宙锋》的赵高就挂“黪满”;白色的称为“白满”,《大保国》的徐延昭、《碰碑》的杨令公均挂白满;红色的称为“红满”。

3.扎髯。为络腮胡子,因在上唇的部位开有一个方孔,可将演员的下颌露出,故亦称之为“开口”,表示性格鲁莽之人。黑色的称为“黑扎”,《李逵探母》的李逵、《打焦赞》的焦赞均挂黑扎;花白色的称为“黪扎”,《造白袍》的张飞就挂“黪扎”;白色的称为“白扎”,《界牌关》的王本超就挂“白扎”;红色的称为“红扎”,《锁五龙》的单雄信、《盗御马》的窦尔敦均挂“红扎”。还有极特殊的髯口,如“关公髯”,五绺,很长,表现关公“美髯公”的形象。再如《甘露寺》中孙权挂的“紫满”,表现孙权“碧眼紫髯”的形象。

4.吊搭髯。嘴唇上方的八字髯和下巴处垂下的桃形状胡须,根据人物的年龄,也有黑、黪、白之分。如《群英会》的蒋干挂黑吊搭、《金玉奴》的金松挂黪吊搭、《法门寺》的刘公道挂白吊搭。

总之,戏曲服饰设计的发展将经历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艺术探索历程,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是无可置疑的。

猜你喜欢

官帽珠子弹簧
联合弹簧(天津)有限公司
看图猜成语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官帽上顶珠的级别
摆珠子
官帽舟水电站软岩筑坝技术的成功探索
纸珠子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猜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