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图像文化的艺术创作与实践

2019-04-08刘晓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艺术家摄影绘画

刘晓旭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4000)

自1837年摄影技术的发明到现在的屏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电视,手机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数字媒体和图像对于绘画创作也带来了一些影响,一方面多媒体图像的加入使创作加入更多的新鲜元素,另一方面各种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创作中过于依赖科学技术忽略了创作的本质。

摄影技术产生于十九世纪初,他的发明与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着绘画的影响。而这个发明对绘画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在这个发明的起初对绘画创作可说是一个巨大冲击,图像的普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无疑是个挑战,甚至有人竟预言绘画即将消亡,原来靠绘画来完成的,现在可以用摄影技术来体现,绘画艺术已经不是单纯的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区别于摄影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

然而摄影技术的出现让绘画走向了一种新的形势,摄影技术和绘画可以说都是一种再现性的视觉艺术,但是画家们通过摄影技术中发现了很多绘画上的缺陷,相比摄影绘画的再现的逼真性是不及摄影的,所以人们为此对绘画的语言上进行思考和研究,与寻找绘画独特的语言,不仅仅如此画家们还利用摄影图片来进行绘画上的创作,从冲击和挑战变成促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利用图像在自己的作品中,由此打来了现代艺术的大门。

在图像普及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现代主义画家接受了照片,他们不仅仅从现实世界寻找绘画题材,而是从别的绘画作品或者多媒体图片中寻找创作的素材。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图像越来越多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现代的计算机、电视、手机、电影的发展人们进入多屏时代,数字媒体越来越多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多媒体图像的日益增加充斥着人们的视觉。

随着多屏时代的发展,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图像的视觉冲击,对于艺术创作者更是,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各类的多媒体图像和艺术复制品。这些多媒体图像或者技术对我们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人们进行绘画创作都是从现实社会中寻找素材获取创作灵感,在图像被人们所接受以后,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绘画创作中。在19世纪很多艺术家收集照片和复制品、日本版画和印刷制品。人们不再拘泥于现实世界中,开始从其他的绘画作品或者是照片图像中获取灵感。他们就在这样一条可以无 限循环并自成体系的艺术生产链中创作着自己的艺术。高更、托罗普(Jan Toroop)、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奥佰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古斯塔夫·克利姆特(Gustav Klimt)、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等许多画家的作品都可以归结为此类。除了从图像中汲取创作灵感和元素以外,还有一类现代艺术家通过收集图像材料,通过剪切、排版粘贴和重拍进行再创作,利用图像的粘贴加上绘画的元素形成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很多艺术家把图像运用到画布上,来丰富自己的创作,通过这些图像的冲击,艺术家的思维也的得到拓展。

多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创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接受其所带来的弊端。现如今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图像为艺术家们的绘画创作增添了很多新鲜元素,为绘画创作带来很多新的手段与方法,在多媒体图像运用在绘画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适当的抛弃现成的图像,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新的素材。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亲身经历才能使绘画赋予艺术家的灵魂,使画面更加有感染力。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图像为我们带来的便利,才能使绘画创作更加富有新意,使艺术审美更加高尚。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绘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各种制图软件绘图工具都使绘画变得更加便利,多种多样的颜色、效果、肌理在计算机上都能实现。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创作,不受环境和材料的局限,但是这样的作品制作简单,使得更多的绘画者只注重商业利益而忽略艺术的本质。现成的素材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任意拼凑,使得绘画作品过于空洞而毫无内涵。

新媒体的介入可以使我们的创作更加完善,但也是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的架上绘画,我们可以为绘画中加入多媒体图像和新媒体技术使我们的绘画增添新的语言,但是归根到底要回归到架上绘画中来,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图像才能使艺术创作走的更好,让现代绘画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艺术家摄影绘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WZW—bewell摄影月赛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