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风吹过莲花村

2019-04-06熊文辉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微风莲花荷花

熊文辉

仲夏时节,我乘着和煦的微风走进莲花村,这个位于阳山县岭背镇的村庄果然名不虚传,村前屋后全是连片的荷田,那碧绿如茵的莲叶把一幢幢小洋楼式的農舍包围得严严实实,那正在盛开的莲花,像朵朵彤云从村庄一直延伸到岭背河边……

莲花村远离县城,旧时当属穷乡僻壤,相传该村的先祖为躲避战乱和饥荒流落至此,发现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且土地肥沃适宜耕种,便在此定居扎根,开垦荷田,种藕采莲。每当夏日来临,荷花绽放,四处飘香,随后便是挖藕采莲,以果腹解决温饱。因感叹植荷给村庄带来了生机,便把村名定为莲花村。莲藕成了这里重要的经济作物,种藕采莲成为村民日常的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貌相同。

直至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拓宽生活的渠道,种植各种农作物,养殖适应市场的家禽,年轻人还热衷于外出务工,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原先四百多户人家的砖瓦屋变成了红砖小洋房,柏油马路也铺进了村子,并连接着县城,通向四面八方。近年国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县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莲花村人发挥传统的种植优势,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开辟了连片的荷田,建立了一个偌大的荷花观赏基地。所不同的是,现在所种的再不是食用荷,而是观赏荷,计有红莲、王莲、江溪莲等十多个珍稀品种。建设者还在荷田上搭上长长的木栈道,让人们沿着它走进靓丽的莲花丛中,走向茂密的荷田深处,零距离地去欣赏荷花。

我们来到这片荷田时,正值夕阳斜照,天空已幻化出漂亮的霞彩,金色的太阳把朵朵莲花点染得鲜艳夺目,这正是摄影的最佳时光。只见一群年轻人正欢快地走进荷田,他们应是有备而来的旅游者,穿着鲜艳的衣服,脖子上系着轻纱似的丝巾,其中还有个拿单反相机的随团摄影师。这群人时而肩并着肩集体合影,时而逐个揽一枝正在盛开的荷花拍单人照,他们手舞足蹈,也像花朵一样自由地绽放,摄影师每按下一次快门,就博得一阵清脆的笑声……我们还看到有不少挎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他们兴致勃勃地来拍摄作品。有的在荷田中寻找最美的花朵拍特写,他们去拍那含苞待放的蓓蕾、拍那已盛放的花朵、拍那两朵连在一起的并蒂莲;有的则选择一个最佳角度拍荷花村的全景,这里可以用青山、村屋作背景,荷田作主体,拍出一幅接天连地的壮阔荷花图;有的则乘船在岭背河上拍这片荷田的倒影,这更是一个难得的景致,娇美的荷花投影在水中仿如美人照镜,能拍下这镜头焉能不靓!

此时,我们在栈道上走着、看着、玩着,沉醉在这荷花飘香的田园中,似乎已忘记前来采风写作的初衷。忽然,一阵微风吹过,飘来了同伴朗诵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哦,那是杨万里近千年前写著名风景区的诗句,其景致居然与眼前这个小山村相仿。哦,又有人吟诵:“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王昌龄的诗,不也正是当下的情景吗?随后,荷花深处又传来了一阵清亮的歌声:“万里无云好晴天,看那荷花在水面,千万朵花儿数着它好,人人见了心喜欢,荷花朵朵放光彩,乌乌青纱头上戴,微风轻轻迎面吹来,荷花点头笑颜开。”哦,那是当地的一位姑娘唱起了《荷花颂》,这歌声透出了人们对荷花的挚爱之情。这诗与歌的吟唱,迅速燃起了我们的创作热情,是啊,在这荷田里,每一片荷叶仿佛都可以触发我们的灵感,每一朵红花都能点亮我们的诗情。

哦,回想过往,莲花村穷困落后,人们要么外出谋生,流落海外,要么守着几分薄田,终日为生计而奔忙。那时面对自己种植的荷田,除了关心它的收成,有谁还有闲心去欣赏它的花朵美不美?也由于这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又会有谁像今天这样成群结队,车水马龙一样来到这里赏花、游玩、摄影、吟诗作文?哦,今天,只有今天,我们国家繁荣而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可谓国泰民安,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又走出了穷困,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会摆脱物质贫乏所带来的束缚,更自觉自由地去追寻美、去欣赏美。或许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置身于莲花村的荷田,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荷花那高贵娇媚的美。

黄昏时分,落日熔金,微风吹过,细语轻柔,好像在叙说着什么?

猜你喜欢

微风莲花荷花
微风收纳器
云莲花灯
莲花湖『变身』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
荷花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