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的海榄树

2019-04-06张勇进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犁头红树林广西

张勇进

1980年刚刚高中毕业,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父亲第一次带我回老家。按粤西北部湾海边渔村乡下的风俗,堂嫂帮我办完“拜公”的习俗程序后,我便乘坐堂兄的小木船出海看海景。在欣赏无边大海的景色时,我看到不少长在海岸边、滩涂上、浅海里一丛丛一簇簇的绿色灌木(也有个别较高的乔木)。我奇怪海水这么咸这么苦,居然有树木在海里生长,便问正在摇橹的堂兄:“怎么海里都能生长树木?那些是什么树?”堂兄告诉我:“那是家乡的海榄树;它们是专门为海边的人类而生的,如果没有它们的拦阻,每年台风大潮形成的凶猛海水冲击海岸和堤坝,不知会有多少堤围被冲垮、有多少渔村被淹没。”坐在舢板上的父亲接过堂兄的话说:“这红树林还为我们打鬼子伪军立过功呢!”父亲说话时庄重的表情,让充满好奇心的我一下子兴奋起来,缠着父亲一定要给我讲打鬼子伪军的故事。父亲拗不过我,就在小木船缓慢的行驶中,娓娓讲起发生在故乡海榄树林中的那次战斗。

1945年3月的一天,驻守犁头沙村的日伪中队在其队长温良才的指挥下,登陆扫荡广西黑泥抗日游击队根据地,被黑泥联防队击退,被迫败退回到西北区北潭坡海面,又遭到北潭联防队的痛击,然后折返犁头沙村西的坪寨滩登陆。犁头沙村联防分队获悉准确情报后,决定趁日伪中队败军之际、在他们士气低落的情势下,将这帮一直骑在犁头沙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败类一举全歼。村中党员和联防队员全体出动,紧急率领青壮村民带上土枪、土炮、鱼叉、蟹钊、泥挑等在坪寨滩茂密的海榄树林埋伏,截击败返犁头沙村的这支日伪中队。春天的傍晚,天已经全黑了,当温良才带着如丧家之犬的日伪中队刚进入黎头沙村民布下的伏击圈时,海榄树林中“杀呀”的吼声四起,日伪中队的残余已经是惊弓之鸟,被这突如其来似天兵天将的犁头沙村民的土枪、土炮、鱼叉、蟹钊、泥挑打得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毫无还手之力。在联防队的带领下,村民们奋力搏杀,渔灯下鱼叉寒光闪闪,日伪兵哭爹叫娘。此次伏击战共歼敌42人,一举全歼了温良才日伪中队。

父亲深情地眺望着连片的海榄树林,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或许,父亲又想起了小时候为游击队送信,在这海榄树林中隐藏得以躲过鬼子的搜查的惊险镜头?抑或是回想起他和两位战友躲在海榄树林中,突然闪身跃上一只小船,三枪齐发将躲在小船上的叛徒就地正法的那次锄奸行动?

望着父亲庄重的神情,刚刚高中毕业的我,此时深深记下了“海榄树”这个词。

上大学之后,每年的大年三十和清明节回老家时,我都会跑到村庄与大海相连的堤坝和海滩涂上看这些海榄树是否长大了、是否长多了,希望它们越长越多、越长越大,阻拦住海浪对村庄的冲击,保护好全村人畜的安全。但大学毕业至工作多年,每次回故乡看海榄树,感觉它们似乎总是长不大,一年又一年的还是老样子。我心里异常焦急,祈祷它们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1992年,我在市公路局工作,在规划修建两广公路交界连接段的过程中,我们到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的山口镇协商公路规划问题,吃完午饭后休息时间,广西的同志问我们想不想看看中国最大的连片红树林,我当时以为“红树林”是山上的一种红色风景树群。可以上山赏景,是我们这些常年坐办公室的人最期望的事,大家雀跃响应。

广西的同志驱车把我们带到了海边,下车后带我们登上一条小船,小船经浅海水面慢慢划行,眼前是一大片茂密的海榄树,手牵手一般、一棵连着一棵地挺立在浅海和滩涂上,一望无际,像一条绿带蜿蜒盘踞在大海的边缘,更像一道绿色屏障牢牢地拦筑在海岸线上,坚挺在海堤围的前沿。小船兜兜绕绕,走了近一小时的水路,又划回我们原来下海的地方。我问广西的同志,不是上山看红树林吗,怎么又转回来了?广西的同志笑着说:“红树林不在山上,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长在海上那大片大片的灌木小乔木林。”什么?海榄树就是红树林?梗青叶绿的海榄树怎么叫作红树林?广西同志的话让我莫名所以。

广西的同志看着我不解的表情,开始详细给我介绍起这“红树林”来。其实,我们海边人称作海榄树、广西的同志叫它们红树林的这种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是一种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它们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是海岸、海堤的保护神,有“消浪先锋”“海岸卫士”之称。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垮294公里,而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垮,经济损失就小。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袭击周边12个国家和地区,死亡23万人,而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瑟纳尔索普渔村,距离海岸仅几十米远的172户家庭却幸运地躲过了海啸的袭击,原因是这里的海岸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红树林。可见,红树林消浪带是构筑海岸防护林体系的首选防线;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也从未发生过赤潮。据我国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无怪乎有位诗人曾这样热情洋溢地赞美它们:“红树林——根的迷宫,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红树林是迄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所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为人们带来大量日常保健自然产品。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它的根能够榨汁、生产亚洲女性经常使用的贵重香料。在印度,木榄和海莲类的叶常用于控制血压。斐济的岛民利用海漆类的红树林树叶放入牙齿的齿洞中以减轻牙疼。据说,红树林的果汁擦在身体上可以减轻风湿病的疼痛。在哥伦比亚海岸的人们浸泡大红树的树皮,制成漱口剂来治疗咽喉疼。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用红树林的果实榨的油,用于点油灯,还能驱蚊和治疗昆虫叮咬和痢疾发烧。

哦,我家乡的海榄树居然对人类和生态有这么大的益处!

从广西回来,我查阅了有关红树林的资料,资料上记载红树林对人类和生态的好处要比广西的同志介绍的还要多、还要大!但是从资料显示,红树林的面积正在大幅减少。虽然红树林是中国保护物种,近十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共15个,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然而,得到十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幸免刀俎之灾。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 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

这么明显有大益于人类的海上森林物群,竟然被整天喊着“保护生态”的人类不断地破坏、损毁,真让人痛心疾首!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了这红树林的守护,台风、大潮、海啸将会湮没多少村庄、摧毁多少家庭、夺走多少生命?人们呵,在不断地破坏大自然生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今年的大年三十,我又回到了故乡。我站在村西坪寨滩的堤岸上,面对着家乡那连片的海榄树,父亲生前关于海榄树的故事在我脑海里一幕一幕地回放。父亲离开我们六年了,父亲临终前在病床上睁大眼睛,嘴里在喃喃地念叨着“犁头沙”“海榄树”,我听懂了父亲的心声,我附在父亲耳边,轻轻地对父亲说:“爸,我会把你的灵魂送回家乡的那片海榄树林的。”父亲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今年的大年三十,我又回到了故乡,我又来到堤岸看我家乡的海榄树。大冷的天气,那连片的海榄树一片郁郁葱葱,展示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我走下滩涂,惊喜地发现我脚边长出了很多小海榄树,一种红色的小螃蟹在这些小海榄树之间爬来爬去,我伸手想去捉小螃蟹,它们鬼精得很,一下子就溜入大海榄树根旁的小洞里了。我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走出滩涂,几只鹭鸶从海榄树群里扑飞出來,向海面飞去,开始了它们觅食的旅程。鹭鸶、螃蟹这些自然界的生命,与红树林这个大自然赋予的物种群和谐共处,并视红树林为它们休养生息的安全家园,作为高等级动物的人类,我们更应该保护好这个为自己挡潮阻浪、遮风护堤的生命庇护林带群落。

我父亲的魂,在这片红树林中。

故乡的海榄树,我为你们祈祷!

猜你喜欢

犁头红树林广西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犁式卸料器的升级改造
铁匠铺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奖记录
神奇的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犁头鳅属鱼类物种地理分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