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教育规律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

2019-04-03谭莉

读天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

摘 要:纵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建设活动开展中,要将教育强国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全日制校内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还要对校外培训服务体系加以规范。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培训服务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立足新课改下的教育方针,严格贯彻落实教育规律。在本文中,我主要就民办培训机构教育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借助教育规律规范民办培训机构健康发展进行详细说明。

關键词:民办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教育规律;发展对策

一、 民办培训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1987年国务院在《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社会力量办学应当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发部分,成为国家办学的有力补充。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的地位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指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其应当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再次对民办教育的地位做出了说明,指出名男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从这些政策性制度的制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办教育经历了从“补充”到“组成部分”,再到“增长点”和“重要力量”这一过程,通过其地位的不断增高,强调了民办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有关内容也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建设活动开展中,要将教育强国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全日制校内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还要对校外培训服务体系加以规范。在民办教育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重视的过程中,其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是我们仍需要看到,民办教育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着其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 教育质量良莠不齐

在国内,培训业的发展相对较晚。由于市场对培训机构的需求量较大,这导致在利益的驱使下,培训机构进入市场的门槛被放低,进而导致部分培训结构在违反教育规则的情况下,出现教学场地、教学设备落后甚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甚至有一些培训结构在有限的财力支撑下,在家中对学生进行培训。在缺乏相关部门监督和教育质量标准衡量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小型培训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法从根本上对教学质量给予充分的重视,很多培训结构都是聘请在校学生或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教学的。在这样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执教者没有扎实的教学经验,其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可想而知。以在校大学生任职培训机构为例,尽管机构在聘请“教师”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了所谓的面试,但是由于这些参与面试的大学生不具备教师资格证,其知识水平是有限的,教学水平是匮乏的,如此所实施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作为购买这些培训机构的学生、家长,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考察与评估,由此在盲目心理的驱使下,其选择了一些没有办学基础的机构,是=在后期出现问题也没有有关的机构进行处理,这就导致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 课程无特色

很多的培训机构为了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打出了具有一流教师和最优质教材,其有着有别于其他机构的办学条件或优势等幌子。尽管其对自身的特色课程进行了宣传,但是细细探究可以发现,这些特色其实还是纸上谈兵,无法有效地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部分的培训机构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采取一对多的形式,而参与培训教学的学生是极具个性差异的个体,每一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差异,这就导致,教师采取统一标准、统一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无法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而且,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在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培训机构的育人功能被束之高阁,学生无法获得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在其有限的教学设备的支撑下,难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就使得学生在知识灌输下难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无法获得更多的额外知识,这导致培训机构的教学毫无特色可言。

针对以上所提及的问题,要想促进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其需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培训活动进行改革。

二、 教育规则指导下民办培训机构改革对策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校外培训机构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严格遵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规律,在教育规律为指导,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

(一) 遵循教育规律,发挥育人功能

根据《意见》中的有关内容,校外培训结构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将遵循教育规则摆在首要位置,在降低经济效益追求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其教育服务责任。这里所提及的教育服务责任不仅是对参与培训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提供服务,还要对参与培训学生的道德修养提供服务。因为,在现代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其中,德育置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首位。而且,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是家庭的希望,在素质道德教育方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建设,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真正地实现对学生成长、对祖国发展的服务。简单地说,在校外培训结构教育活动开展中,无论是哪一学科,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如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史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家的探索故事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地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人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等。总之,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深挖教学内容中所含有的德育因素,以多样化的方式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 遵循教育规律,开设特色课程

立足民办教育是国家教育的补充这一地位,民办培训机构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紧紧地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在有效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提升其教育质量。因为学生的总体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倘若学生的校内教学与校外培训无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会大量地占用学生休息、娱乐的时间,不但增加了学生了学习负担,还为家庭增添了不小的负担。对此,培训机构要想实现健康发展需要与校内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整体研究,在系统地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比如,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时,则需要发挥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对校内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拓展延伸。在校外,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学生会进行创客教育,引导学生在编程、3D打印等知识、技术学习过程中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借此真正地发挥民办教育的补充作用。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对策之外,要想促进民办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真正地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诸如情境教学、探究教学、生活教学、微课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下获得有效的成长。

总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民办教育在其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规律的引导下,从多方面进行教育改革,借此在提升其办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刚.民办校外培训机构:定位与监管[J].教育导刊,2016(3):24-27.

[2]代蕊华.民办培训机构必须遵循教育规律[N].中国教育报,2018-01-02(002).

[3]林枚,杨曦.民办培训教育机构人才竞争力研究[J].现代商业,2015(12):287-288.

作者简介:

谭莉,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
甘肃银行惠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论新医改下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模式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