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2019-04-03洪宗辉

读天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预设小学数学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而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构建和谐课堂为目标,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努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通过预设与生成构建和谐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简要分析预设与生成相结合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和谐课堂;预设;生成

關于预设与生成,有一个有趣的比喻:预设与生成是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捕逮住“小鱼”。对于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老师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可以这样说,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最能彰显课堂教学境界和教学艺术。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推进中,如何通过构建和谐课堂,实现预设生成的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互为补充,但它们之间融为一体,使课堂充满灵气。这就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研究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做到弹性预设,动态生成。未雨绸缪,凭栏听雨,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生成,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益,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基于此,笔者不揣谫陋,就杂谈数学课堂如何开展预设与生成这个话题杂谈如下:

一、 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对构建和谐课堂的作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创新,特别是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预设的基础,努力强化生态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通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的和谐课堂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特别是教师通过有效的准备和教学设计,可以为构建和谐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过科学的预设,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通过“生活化”预设,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基于和谐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 突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只有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成效。要想使预设与生成更具有结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教学设计为基础。我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高度重视教学方案的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加强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在资源整合方面下功夫,并运用“生活化”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以及效能性。比如在对“圆的面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积极性更强,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位农夫打算用长40米的栅栏围成一个正方形或圆形的养鸡场,为了防止大灰狼偷鸡,你能帮农夫算一算怎么围面积最大吗?”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都齐声说“好”,于是我就引入了新的课程,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正方形与圆形面积关系的引导。

不过,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但同时是有弹性的,教学设计并非对课堂情景和教学行为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教学设计要有留白的,应留下空间。纵观现在的课堂为何教学缺乏生成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按教案进行,致使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案剧”,预设成了“摆设”。因而说教学设计中的预设要做到“三备”,即备人、备形、备神,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教材、教案为中心,从根本上突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二) 狠抓新课导入的创新性

要想使预设与生成进行有效的结合,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课堂导入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而且还要不断创新,教师不能总是扮演着“如来佛”的角色,让学生们充当“孙猴子”,怎么跳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成,充其量不过是教师在“导”,学生在“演”,关于这一点需要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开展课堂教学方面,应课堂导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不断创新课堂导入模式,问题式、游戏式、演讲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都成为新课导入的重要创新性举措,而且还将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化。比为了能够生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强化知识记忆与应用能力,我在开展“三角形”教学的过程中,在新课导入方面进行了创新,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是相等的,那么如果已经知道一个角是30°,那么另外的两个角应该是多少度呢?”我给了学生思考与互动的时间,因而学生提出了“这个角是底角还是顶角”的问题,并进行了计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外,教也要善于捕捉和驾驭非预设性生成,注意倾听,随机应变,顺应学情;借机施教,深化生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处理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同时,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课堂的生成,从而与精彩相约于课堂。

(三) 推动教学模式的融合性

众所周知,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预设与生成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预设与生成进行深度融合,并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我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其得到有效融合,高度重视备教法、备学生、各教材“三备”,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强化预设的基础性作用,也强化生成的目的性功能,通过辩证统一的运用,形成精彩、完美、高效的数学课堂。比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预设发挥积极作用,我将互动教学、探究教学等进行了科学的运用,而且还将PPT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使其更具有互动性,并通过“埋伏问题”和“漏洞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目标下,如何更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深刻认识到,构建和谐课堂是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而教师通过将预设与生成进行有效的融合,则更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重点要在突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狠抓新课导入的创新性、推动教学模式的融合性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于国海.生成性教学的实践困境与应对方略——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46-49.

[2]丁叶志.构建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4(11):43-44.

[3]李琳.寻找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支点,成就精彩课堂[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5):51.

作者简介:

洪宗辉,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预设小学数学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