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越王墓出土凤鸟纹玉器与巫文化

2019-04-02胡田甜

文物天地 2019年1期
关键词:透雕南越王凤鸟

胡田甜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器240多件,主要分为礼仪用玉、丧葬用玉、装饰用玉、器用玉四类,是迄今所见出土玉器最多的汉代墓葬之一。这些玉器纹饰多样、别具一格,动物纹饰包括龙凤纹、虎纹、熊纹、犀纹等,尤以龙凤纹数量居多。本文以其中较为重要的凤鸟纹为对象,进行赏析并探讨其文化内涵。

一、南越王墓出土的凤鸟纹玉器

除后藏室外,南越王墓其他各室均有玉器出土。凤鸟纹玉器主要集中于主棺室与东侧室,为墓主及夫人所有。根据发掘报告《西汉南越王墓》的记录,大致如下:

上表所列,皆为发掘报告中明确定名含有“凤纹”的玉器,部分玉器上的鸟纹与凤纹相似或存在争议的暂不列入,如左夫人组玉佩的构件花蕾形玉佩(图一),一侧透雕一昂首卷尾的朱雀踏在花蕾的蒂叶上面,朱雀形貌与凤鸟非常相似。又如一件玉剑格(图二)上的鸟类纹饰究竟是鹦鹉纹还是凤纹,仍未有定论。现将南越王墓出土凤鸟纹玉器作一介绍。

凤纹牌形佩(图三),青玉质,因雨水渗漏侵蚀通体呈鸡骨白色。器物扁平,双面透雕,中间是一个长方框,框外上端连着一朵卷云纹,框内透雕一倒悬的变形凤鸟纹,回环卷曲布满方框内。方框下面雕刻一只高冠卷尾的變形凤鸟,前爪触及框内凤鸟的头顶。方框下端折断,特铸制两个“H”形的小金扣,接连上下两个断口,使全器复为一体。右侧雕一昂首挺胸的凤鸟,双足踩一璧,长尾下垂,末端回卷以托玉璧;左侧透雕璎珞一串,其上装饰一变形小鸟[1]。与前代相比,战国时期的凤鸟纹姿态秀丽、线条流畅,并常与卷云纹结合在一起,使装饰更加丰富。在造型上,这一时期的凤鸟纹开始出现飘带形冠,飘向脑后并向上卷曲,而且多以阴线雕刻水滴形或橄榄形凤眼,使凤鸟形象更加秀美[2]。风纹牌形佩中的凤鸟纹与战国时期相似度极高,一种可能是西汉工匠模仿战国风格制作,另一种可能是它本身为战国遗物[3]。

龙凤纹重环佩(图四),青白玉,土沁呈黄色,圆璧形,以圆圈分隔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游龙,两爪及尾伸向外区;外区透雕一凤鸟,立龙爪上,鸟冠及尾羽皆为卷云纹,填满外区上下,图案构思奇巧[4]。

双凤涡纹璧(图五、图六),青玉,土沁呈灰黄色。两面涡纹,下方两侧各透雕一凤。玉璧正中的上下方近边沿处各有一个圆形穿孔。此件玉璧位居组玉佩之首,上孔可用于佩挂,下孔穿线用以串连其他佩饰[5]。

龙凤涡纹璧(图七),青玉,土沁灰黄色,圆璧正中的圆孔内透雕一龙,外区饰以浮雕勾连涡纹。璧的两侧各透雕一凤,作攀缘状,回首向外[6]。目前考古发掘的汉代玉璧形式多样,造型和纹饰都在战国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除了圆形的玉璧外,还流行透雕与出廓附饰的玉璧,南越王组玉佩中的双凤涡纹璧与龙凤涡纹璧正符合这一特征[7]。

玉盒(图八、图九),青玉,子母口。盒身深圆圜底,下附小圈足。器盖边沿破裂一角,后经修补,盖面纹饰分三区,当中为八瓣柿蒂形的浅浮雕纹,中区为单线的勾连雷纹,外区是勾连雷纹与瓣状纹组合。器盖里面用单线勾勒两凤鸟,左右相对,线纹流畅[8]。

三凤涡纹璧(图十),两面雕有涡纹,周边透雕三凤纹,对称分立,大小不一,姿态各异[9]。

透雕龙凤涡纹璧(图十一),器物扁平,通体透雕对称的双龙双凤纹,作蟠缠状。玲珑剔透,琢切刚直有力,刀口清晰可见[10]。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凤鸟纹玉器有以下特征:

第一,这些玉器多为装饰用玉,仅出土于主棺室与东侧室,为墓主与夫人的陪葬品,未见于其他殉人身侧,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等级秩序。凤鸟纹玉器的使用,或许与主人的尊贵身份有关。

第二,凤纹牌形佩与玉盒盒盖均为损坏后经过修补继续使用,玉盒破口处的毛边几乎已呈平滑状,表明盒盖破裂后已使用较长一段时间。由此可见玉器在南越国的珍贵程度,即使南越王也不会轻易毁弃。

第三,根据学者的研究,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往往带有战国遗风[11],一些玉器上的凤鸟纹也带有战国时期的风格。这或许与南越国地处岭南,在政治上相对独立有关。而与此同时,又有部分凤鸟纹玉器具有鲜明的汉代风格,体现了南越王墓出土玉器的多元文化因素。

二、凤鸟纹与巫文化

凤鸟自古被视为瑞鸟,早在《尚书·益稷》中便有大禹治水成功之后,“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之句。《山海经·南山经》详细描写了凤鸟的形象:“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日凤皇,首文日德,翼文日义,背文日礼,膺文日仁,腹文日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凤的解释是“凤之象也,鸿前唐後,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在《尔雅·释鸟》中郭璞注凤鸟为“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可见在古代文献中,凤鸟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清晰。总体而言,凤鸟最大的特征,就是身具五彩之色,见之则天下安宁,是无可替代的祥瑞之兆。

楚人有崇凤的习俗。一方面,凤鸟很有可能是楚国的图腾。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先民们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凡是有利于他们生存的事物,均受到顶礼膜拜。图腾的产生源自先民对自然的崇拜,他们曾将图腾视作血缘亲属、祖先、保护神,总而言之是他们认为自己与这些作为图腾的动物或植物之间有某种联系,并将之当作氏族的象征与标志[12]。如宋公文先生所说,“楚人崇尚巫术,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灵性,他们把某些解释不了的自然神力与自然界万物相联系,风鸟也被赋予某些超自然的神力,……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它是楚民族和国家至真至善至美的体现。为此,楚人尊凤爱凤为图腾,视凤为东方的象征,先祖的象征,民族和国家的象征。这就是楚人尊凤爱凤的思想基础”[13]。李泽厚先生将凤鸟看作巫术礼仪的图腾,凤与龙一起,标记、代表了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是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发展和进一步符号图像化[l4]。

猜你喜欢

透雕南越王凤鸟
李民涌 几代文博人,合力打造湾区IP顶流
“南越王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从物质到信仰
淡黄柳·怀人
南越王的厨房里有什么
镂空双凤朝阳纹熏炉赏析
心系南越王墓——亲历发掘、编写报告和有关活动的记忆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