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具让梦想成为现实

2019-04-02刘海

上海工艺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五福车胎玉雕

刘海

中国玉器已有八千多年的創制历史。众所周知,玉器完全不同于瓷器、漆器、竹雕木雕和书画艺术等,是“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的特种工艺美术。制造玉器的大多数玉材都是非常特殊的,硬度在摩氏6~7度以上,一般钢刀在它上面刻不出任何图案。几千年来,古代工匠奇迹般地用这些玉石创制出无数绚丽多姿的艺术作品,让世人叹为观止。甚至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还不知道中华民族完全是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金刚砂磨钻的玉雕特殊工具和独特工艺。 “玉不琢,不成器”。要用玉石出色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念,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需要玉雕工作者不仅具备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而且还要有相适应的工具和工艺。

纵观中国八千年光辉灿烂的玉文化发展史,我们发现,雕刻工具的进步推动了玉雕技艺的发展;当然,反过来玉雕技艺创作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玉雕设备工具的改进。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才能滨绎出中国玉雕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形成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新石器时代末期、舜尧夏商时期、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至明清和现代等历史发展阶段,举世瞩目。

现在,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中国玉雕的传承与创新,当代玉器的工艺进步和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下面以我本人创造的新工具、新工艺技术,以及创制成功的《五福捧寿瓶》作品为例,展开论述。

当代中国玉器工艺的发展,肇始于20世纪中期。1958年玉雕领域开始广泛使用各种电动的专用设备和钻石粉磨头,告别了靠脚蹬踏来驱转砣片的传统设备。70年代以后,各种电动的锯、钻、雕刻、抛光、钻孔和辅助工具又应运而生,尤其是受到引进的象牙雕刻机启发,有力推进了玉雕细节的精致处理。80年初,开始使用人造钻石粉磨具的高速玉石雕刻机,使玉雕的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5年,英国大英博物馆的专家先后两次在上海、扬州、苏州等地进行当代玉雕创作的调查研究,并与中国玉雕大师们进行对话交流。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感慨地说:当代玉雕的繁荣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玉雕新工具的出现,玉雕大师们创意的大量涌现,使当代玉雕超越了清代乾隆时期的辉煌。

我当时在北京搞创作设计,无缘参与那年在上海的玉雕大师与大英博物馆专家们的交流。那时我正聚精会神投入炉瓶造型的创新中,最初是设想制作一种佩戴在胸前的扁瓶,使之既有首饰的名贵品性,又有时尚的实用价值。爱美的女性可以此作为一款香水瓶,美观、大气而又实用;男性也可以在里面放上沉香粉,甚至可以放进速效救心丸等等。无论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间,都能满足人们对玉的喜爱。这种设计理念与最近两三年社会上流行的香熏佩饰很相似,问题是这样的香熏佩饰内容太简单,它没有将中国玉雕的传承与内容形式的创新完美结合,我的创作思路因此未定格。中国传统文化中,“圆”始终为民众所喜闻乐见,也是玉雕作品内容不可或缺的一个表现元素。因为“圆”象征着“圆满”,“圆满”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追求的生态环境。所以,接下来我就有了设计同心圆结构扁瓶的创作思路。

“同心圆结构”是怎么回事呢?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汽车的车轮,车胎是空心的,车胎的外径内径是同一个圆心。我最后成形的作品《五福捧寿瓶》,瓶腔犹如空心的轮胎,它围绕着瓶中心一个透雕的“寿”字。胎体周身雕满祥云,祥云间有5只蝙蝠形象穿插。

但是,在操刀具体运作时,我遭遇了难以逾越的瓶颈:用钻套膛,由于车胎形的瓶腔而难以如愿。由于目前以电机带动各种金刚砂磨头的工具,操作时要用手向下施压,直线方向给力,砂磨玉料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前后左右移动。《五福捧寿瓶》套膛,假如中间没有一个“寿”字,空间宽裕,玉料砂磨无阻碍,可形成满腔空腹。

现在,瓶体中间必须有一个“寿”字,金刚砂磨头工具的运用空间因此受到限制,拐弯抹角的琢玉工艺无法兑现,便留下死角,车胎形的瓶腔也就达不到通畅的效果。

玉雕行业有句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工具”,以往我们理解不够,甚至片面夸大自己的手艺。其实,好的工具会推动手艺的提高;而工具的改进倘若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也会变成内容创新的拦路虎。多年前我就遇到了“拦路虎”,并且无援手,但我不甘心,决定背水一战,自己动手研制。通过学习研究,摸索操作中可以拐弯抹角而用力推进砂磨的新型工具。我五年刻苦努力探索,反反复复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在一次次失败的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了很多的机器设备,动手做出了无数特别的工具。无数次的失败我没动摇,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我再次试用的新工具,在坚硬的玉材上终于可以拐弯钻孔了。“闯关斩将”,得心应手的工艺技术终于研究成功。这个工具不仅能成功地拐弯掏膛,还可以拐弯打孔,我的作品《五福捧寿瓶》也因此圆满完成。作品内容创新,制作工具和工艺创新,令业界同仁、亲朋好友众口交誉。

我出身在玉雕世家,曾祖父是上海著名的炉瓶器皿“南玉一怪”刘继松。作为第四代的玉雕传人,我长期受到玉雕艺术的熏陶,耳濡目染了老一辈玉雕艺人们的精湛技艺和传统文化功力。作为新一代的琢玉人继承与发扬是我应有的担当,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不断钻研磨炼技能努力创作更多赏心悦目的作品。这是光荣、艰巨的任务,同时我也把它视为实现自我、完善人格的“精进”道场。

猜你喜欢

五福车胎玉雕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最后一个顾客
曹静安
车胎防滑套
大脚男人留下的小脚印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照顾好你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