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如玉

2019-04-02徐志浩

上海工艺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和田玉正念童子

徐志浩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风雷激荡、岁月峥嵘的四十年。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当代玉雕随之迎来了勃兴与繁荣。是时代的动力、历史的合力使得玉雕艺术再一次大放异彩。但同时,当代玉雕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何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把玉雕艺术继续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个做玉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在二十年玉雕创作实践中,也经常思索着一个玉雕人应秉持怎样的理念与情怀、如何在传承和创新中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如何在创作中保持艺术自觉等等问题。

一、正念:从创作到处世的不变情怀

和田玉的自然属性是稳固不变的,而它的社会属性却因历史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总的来说,和田玉属性经历了神祗属性、道德属性和商品属性三大时期。商周时期,玉作为通神、祭天、法祖的礼器,具有无上的地位。春秋战国以后,贵族及士大夫有佩玉的习惯。玉又被赋予君子的人格化特征,其道德属性得到彰显,故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等至今仍在为人称道的说法。到了明清时期,玉虽然仍旧为统治阶级垄断的玩物,但已有少量玉雕进入民间百姓人家,玉的商品属性慢慢彰显出来。而今天,和田玉几乎完全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了,其神祗属性、道德属性已堙没不存。和田玉的商品化大大刺激了玉雕产业的崛起,玉雕工作室也同样开始商业化运作。为谋求利益最大化,一些作品开始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为节约时间成本,甚至以机器工代之,仍落以玉雕师名款,由此产生了当代玉雕的各种乱象。我从事玉雕事业近二十年时间,最大的感悟就是一个玉雕人一定要有正念。首先对和田玉有正念。我们不能把和田玉只挂在嘴边或仅放在遥远的历史中去崇敬,而是雕琢每一块美玉之时都要怀有一颗崇敬之心。这样才能在设计和雕刻时匠心独具、苦心孤诣,使工艺和原料达到最完美的结合,从而产生优秀的玉雕作品。其次是对工艺有正念。我们雕玉所学之各种技法,祖宗所传、先生所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在我的雕刻生涯中,无不细心琢磨、精益求精。再者是对人有正念。无论商家、藏家,都各有所需,但从某种程度而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和田玉文化的传播者。所以在相处中,交之以德,敬之以礼,相互尊重;在雕刻过程中,也充分吸纳他们的寶贵意见,力求雕刻出工艺高水平、艺术高水准而市场又能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作为一名玉雕师,我认为和田玉的神祗属性和道德属性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我们玉雕师,一定要重新回归对和田玉的认同。玉有神祗属性,是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敬畏;玉有道德属性,是让我们创作作品和与人相处时都要怀有如玉般的美好品质。所以,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心中有正念。正念,是敬畏之心、道德之约、力量之源。正念,是我作为一名玉雕师一直秉承的理念和情怀。

二、交融:从传承到创新的不懈探索

传承和创新的话题是工艺界永恒的话题。前文讲到,雕玉所学乃祖宗所传、先生所授,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我认为,传是无选择无条件地传,承是有选择有条件地承。比如我们雕玉技法中的镂空雕,因为审美变化、材质稀缺等各种因素,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市面上也很少见到这一类作品。但我们不能因为不流行、没市场就不把镂空雕技术传下去;因为将来审美可能又发生改变,后人也要了解我们,我们应当无条件地将祖先留下来的各种工艺技法传下去,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工艺史料。承就是有选择地承,并且可以和创新交融在一起。我的玉雕实践多以人物为主要题材,这其中又以观世音菩萨和童子居多。玉雕宗教人物题材作品,深受百姓喜爱,经久不衰。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玉文化深入国人的历史记忆,其辟邪护佑的功能被人深刻认同。二是佛教艺术在大众人群中一直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既然经久不衰,古代和当代玉雕师都不乏有相关精品传世,如何又能做到在传承中有创新呢?我在创作实践中,首先在设计之时就秉承一个整体相融的理念,依料形、皮色等天然因素勾勒图样,力求胸有成竹,方始雕琢。其次,灵活熟练运用所学所悟之玉雕技法,在创新之前,首先将自己的玉雕技法运用到极其成熟老练。我雕刻的观音,受明式观音影响较大,但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开相上更加亲切平和,在飘动的帛巾和衣袂的处理上更加飘逸洒脱,这样在整体上就给人以既高贵不凡又平和近人的形象。再者,注重玉雕写实和写意双重效果的应用。传统人物玉雕多以写实为主,比如仕女、童子等。而我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进行写意式的雕刻。比如雕刻童子,我会故意适度放大童子的头部比例,同时又夸张童子的面部表情,以期渲染童子题材纯真无邪、欢乐喜悦的主题,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觉醒:从技法到艺术的主动追求

玉雕工艺之于其他艺术门类而言,有相对的滞后性,这是由玉雕工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们创作的载体是和田玉。和田玉硬度高,同时又非常稀缺,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像其他艺术品那样进行规模化的创作与尝试。但是,我们玉雕师不能因此而放弃艺术探索,反而要在玉雕的特殊性上面进行大胆的艺术尝试,这就是玉雕师应有的艺术自觉。匠心,不是无意识的重复,而是有思想的创造。我在创作实践中,经常学习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比如青铜艺术、宫廷艺术、佛教艺术和人文生活艺术等等。而当代的木雕、漆器、紫砂和其他石材的雕刻工艺也是我常常观摩和学习的对象。同时,上海作为20世纪初东方著名的国际交流中心,受西方文化影响也较深,到现在还保留着不少当时的天主教堂。我常观摩教堂中圣母怀抱圣子的造像,发现这和我国观音送子的造像有诸多相似之处,我在雕刻中也大胆进行了借鉴。这种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艺术的学习是有意识的,是自觉的,目的就是借鉴其他艺术来充实玉雕艺术,跳出创作中因自我禁锢而形成的创作藩篱,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出众的艺术作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工艺美术不仅具有机制本真性,更具有活态流变性。我们所学的各种技艺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创作的愉悦和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容易成为束缚我们成长进步、求新求变的桎梏,反过来辖制我们。艺无止境,技亦无止境。所以,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才能避免固步自封,才能实现“技中有艺、艺中有技”的自如境界,才能真正地把我们古老的玉雕工艺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

猜你喜欢

和田玉正念童子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大学生特质正念对自尊的影响: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正念,焦虑时代的一剂解药
小白菜
八字诀鉴别和田玉
故事里的狼
和田玉的内在美
收藏和田玉谨防六大误区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