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美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9-04-02耿鸿民

上海工艺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上海企业发展

耿鸿民

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生动体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主管部门把流落在民间的工艺美术从业人员,通过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组织起工艺美术行业的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来发展产业。在建国后的几十年,我国工艺美术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为国家积累了用于发展重工业的资金。但是,“十年文革”期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71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工艺美术生产才得到了恢复。尤其是1972年上海恢复了“工业中学”,一批年轻人走进工艺美术企业,学习传统技艺。工艺美术企业继续为国家出口创汇服务。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我国工艺美术产业和事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上海黄金饰品内销市场开放,标志着工艺美术品部分出口产品进入内销市场,上海以江、浙两省为主的工艺美术外加工点、联营厂迅速发展。企业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扩大出口,另一条是增加内销。随着上海商业网点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内销市场的扩大,工艺美术品逐渐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展开竞争。工艺美术企业出现了分化,其中一部分内外销并举、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如上海老凤祥品牌化发展就是一个佐证。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工艺美术行业需要静下心来回顾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工艺美术行业与其同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1997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全国各省、直辖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步入“依法护业、依法兴业”的轨道。

2001年2月,时任上海市长徐匡迪签发了《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上海市经委批转了《四个实施细则》,为本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发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十几年来,促进了本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发展工作:工艺美术制造业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企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2018年营业总收入300多亿元,企业利润20多亿元。本市评审认定了109名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18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22件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181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2015年4月30日《规定》和《细则》的有效期到了,早在2014年1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5号通知《关于取消本市七项行政审批的通知》明确: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市工艺美术精品、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评审认定转由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专家认定。当时,从全国各省市政府行政审批改革的情况分析: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的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并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移和监管的方式。因此,本市的工艺美术产业和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沿海先行发展地区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压力,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作为本市传统产业的工艺美术,遇上了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品牌化、资本化的趋势。通过对大数据库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行为数据,工艺美术爱好者行为数据,其中投资者行为数据呈增长趋势,所有这些告诉我们,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如下:

一、传统工美产业难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到来

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难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上海工艺美术与全国的情况类似,由于行业从业者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已经习惯于一些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标准化、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所谓同质化:是以很大的数量生产同一种商品,这样操作可以降低成本;产品的同质化,是指从众、抄袭和修改境内外同行的热销产品,改头换面且节省开发成本。用半机械化、机械化加工,甚至用自动化的手段制造来降低制作成本。由此可见,工艺美术大部分小微企业,千方百计做规模,也就是做低层次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低层次的低成本成了工艺美术大师、企业所追求的眼前利益,但是失去了长远的目标。

分析研究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问题,今天的上海工艺美术市场已经露出了细分的端倪。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分析,从人们的需求出发,从人性的角度作分析,每个人的消费需求都各不相同。客观上每个人都要求享用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服务;在工业化时代,工艺美术产品个性化需求是一种被抑制的需求。在后工业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这一切,让人们的需求变得一切皆有可能。随着上海城市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向前推进,随着上海中心城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工艺美术的设计、制造和营销领域。笔者预测从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设计制作和加工,制造业提升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是工艺美术大师、设计师追求工艺美术产品品质、品位和品牌的意识逐步增强。名牌、名人和名品的专卖店式的销售方式正在形成之中。目前,上海工艺美术工作者的作坊不断地变化、处在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之中,设计、创意和制造可以灵活多变。同时,因为加工技术的发展,上海制作成本尽管高,但还是处在可以控制的象限。

二、传统工美产业未准备好融入互联网、大数据和智库等

互联网、大数据和智库等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还未准备好。例如:搜索引擎,是为了让访客照自己的要求输入关键词等等。众所周知,从工艺美术行业同质化、信息传递类同的现状,到出现按自已的要求,输入关键词来查询,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这是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尝试。这些正是上海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平台的功能。从博客、微博到微信,各有所长,关键的问题是:它能满足的是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需求。例如:淘宝平台上2018年“双十一”营业额2135亿元,珠宝首饰、礼品销售额占淘宝“双十一”全部销售的2.1%,名例第10位;“钻石小鸟”创始于2002年,率先把“鼠标+水泥”模式引入网络奢侈品销售,是目前国内最早的网络钻石品牌,致力于引领全新钻石消费潮流。2009年,钻石小乌在全国各地的体验中心全面升级为4C概念的体验中心,传播钻石文化,以“因为特别,所以闪耀”的品牌理念,开创上海工艺美术产业转型的新渠道、新途径。

三、工艺美术产业要素保障生态亟需研究完善

一是工艺美术制造业稀缺原材料过度开采,企业规模化发展受阻。如稀缺的和田白玉,黄花梨和田黄等是工艺美术品创作的原料,也是产业发展的资源之一。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工艺美术行业过度开发稀缺资源,造成部分地区珍贵玉石原料,林木资源过度开采,部分资源日渐枯竭;红木艺术家具材料,如小叶紫檀、酸枝木、花梨木大都要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进口,国际舆论压力加大,如不从战略上研究工艺美术产业原材料问题,工艺美术部分门类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困境:二是沿海发达地区工艺美术高端劳动力资源价格上漲,企业用工压力增大。从上海地区分析,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过去几十年来支撑上海工艺美术快速发展的劳动力优势已经消失,企业用工难和用工贵的问题严重,企业压力非常之大;三是与工艺美术配套的金融服务业不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在企业质押物普遍缺乏的情况下,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企业流动性资金缺乏成为发展的障碍和制约行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还面临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几乎贷不到款;四是上海工艺美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水平持续增长,但主要是“老凤祥”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支撑着,工艺美术行业小微企业下行压力逐步加大,预测短期内将难以改变。机遇如下:

一、各级政府制定政策不断优化环境,推动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

2017年3月国家文化部、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市文化旅游局、市经信委等正在编写《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上海市经信委自2014年起,为落实国家工信部《关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先后制定了《上海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上海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7~2019年)》,黄浦区商务委发布了《黄浦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列出了重点推进的项目。所有这些,为本市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必将推动本市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二、内需将成为支撑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追求美好生活而奋斗。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追求健康快乐的精神生活成了工艺美术产品发展的机遇;随着中国GDP总量达到90万亿(人民币),内需市场成为支撑工艺美术发展的主导力量,尤其是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有着强劲的购买力,关键是供给的问题,即工艺美术产品供给的结构问题。

三、互联网助推工艺美术新商业模式发展

互联网时代为分析市场趋势提供了技术支撑。首先,要形成发展产业的合力,鼓励各区聚焦工艺美术特色;支持各区发挥产业的优势,编制有特色的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撑,聚焦区工艺美术重点产业,为上海建设国际化的一流中心城区服务。如:依托”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建设,扩大青浦区在境内外的影响;宝山区集聚“上海玻璃艺术博物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馆”等资源,提升上海工艺美术产业。

其次,聚焦工艺美术产业体系框架,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引领,提升产业能级。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领军人物和核心人才,基本形成上海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框架体系。上海工艺美术重点品种主要是贵金属首饰、珠宝首饰、玉佩饰品、红木艺术家具等,形成“老凤祥”等一批品牌,建设“上海工美艺术品交易中心”、“中式艺术家具设计中心”、“海派艺术家具设计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平台”、“中国竹装饰(上海)设计应用推广中心“等重大项目。这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其次,依托重大活动,促进产业境内外合作交流。发挥“泛长三角城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战略联盟“的作用,举办“产业发展战略联盟”特色工艺美术精品展等。第三,要抓紧研究工艺美术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个性化,这将是未来上海工艺美术企业和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的竞争力之所在。工业化时代,工艺美术品薄利多销,信息化环境下是薄利与厚利逐渐并存,人们开始追求工艺美术品的个性特征,销售量将发生变化。可以预测:消费层次将被拉开,逐渐演变成高、中、低并存且层次丰富的市场。面对变化,这就要求工艺美术企业、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在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产业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众所周知,工业时代是生产者导向的时代,是企业预测什么,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我国的工艺美术,在建国以后的计划经济年代,国营外贸公司要什么产品,企业就生产什么产品;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经过改革的洗礼,传统的工艺美术企业的体制出现分化,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按照自己的路径发展,尤其是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和上海等地区,实现了工艺美术跨越式发展,逐渐形成企业设计什么,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但是,互联网信息化年代到来,消费者成了主导,就是消费者拉动和发起的消费行为,引发工艺美术商场、厂家、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的生产供给,再引发后面的服务链和供应链,这将引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即由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带动整个产业链,将会产生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由此可见,未来的工艺美术商业可能是三位一体:柔性化智能制造一一制造方式,个性化的营销(包括:交易中心)——交易方式,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方式。支撑这种模式的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包括各种平台(上海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平台,上海工美艺术品交易中心,上海浦东工美艺术品鉴定中心)与此对应,工艺美术企业需要采取一种更好的、更合理的组织结构,来快速地、精准地迎接新时代、新消费的商业模式。

猜你喜欢

上海企业发展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欢乐上海迪士尼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