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刺绣工艺主题 及价值意义研究

2019-04-02盘婷

上海工艺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苏绣徽州刺绣

盘婷

徽绣是古徽州的传统手I艺,包含了大量徽州社会历史和民俗文化信息,深刻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特征。现针对徽绣的研究比较稀缺,相关文献记载也较少。本文以江西婺源民俗博物馆从民间搜集的徽绣绣品为观察视角,对徽绣的类型及主题特色进行分析,探讨徽州独特地域文化下所体现的民俗文化,以唤起大众对徽绣工艺的重视与收藏。

明清时期,江苏、湖广、四川等地刺绣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江南地区以苏绣最为闻名。也正因如此,传统针对江南刺绣的研究多集中于苏绣,而往往忽略了这一地区其他优秀的刺绣工艺的发展。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除苏绣之外,徽绣以其特殊的民俗性在中国刺绣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徽绣也以其工巧精湛的技艺曾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刺绣,《徽州文化全书》工艺篇中就有清晰的关于苏绣和广绣所绣人物画不及徽绣的例子。历史上徽绣曾焕发光彩,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徽州刺绣的文化源流

徽州,古称“歙州”或“新安”,自隋唐奠定了“一府六县”的基础,包括歙县、黔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大致位于现今安徽黄山、宣城和江西上饶部分地区。《徽州府志》载:“山水幽奇,有佳山水,地险狭土骍刚,百城襟带,乌道萦纤。”明代汤显祖亦有诗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农业发展不如平原地区便利,但却使得这一地区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明代万历年间( 1573-1620),徽商发展至鼎盛,带动了徽州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代谢肇涮曾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经济的繁盛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徽派考据学、新安画派、徽州版画、篆刻、玉雕等,乃至徽州契约文书、徽州古建筑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徽文化”、“徽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徽州工艺美术繁荣发展,徽绣便以其雅致的格调独立于中国刺绣流派中。

徽州刺绣,以下简称徽绣,属于江南地区民间刺绣系统,其溯源可至三国时期孙权的夫人赵姬。徽绣在明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刺绣诸法昭然大备而工巧者,犹以新安开其端”。同一时期,松江地区“顾绣”以擅长“绣画”而闻名,出现了如韩希孟、顾兰玉等刺绣能手。而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苏州也成为重要的丝织手工业中心,在刺绣艺术上形成了独自的艺术风格。徽绣虽不能与同一时期江南地区的苏绣相比,但却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同时,徽绣也积极吸收顾绣和苏绣刺绣技法,并与自身地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刺绣作品。

二、徽绣的类型及主题

徽绣是吸收民间大众的艺术趣味和精神需求而提炼出来的文化元素。和大多数民间刺绣一样,徽绣多应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服饰、帷帐、鞋面、帽子、香囊、荷包、扇套、挂壁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既具装饰性又便于携带的荷包。江西婺源民俗博物馆收藏大量绣制精美的褡裢袋和钱荷包,表现在此类小件物品上的徽绣极富文采。如其中一枚褡裢袋上半部分绣着“偶得佳句投之囊中”,下写“圆出于方,方生于矩”的字句(图1—1)。又如另一枚上部分书唐代司空图《诗品·自然》前四句:“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下部分写宋诗“镐京香酒霑,周宴汾水,秋风陋汉才”(图1-2)。除了单纯的用诗文字句作主题之外,图文结合的刺绣作品也非常多。所绣图案与诗文相统一,多以物寄兴,或绣春柳、亭台、帆舟、飞燕、鸿鹄,配诗句“花光不减上阳红”(图2-1)、“墨题金榜声名重”(图2—3)。抒发刺绣者对游子远行求学,愿其能科考顺利、得偿所愿的祝福。

单独绣图案的荷包,大多是如意形,所要表达的信息也大部分是对考取功名、科举中第的美好愿望。所绣图案有独占鳌头(图3-1)、鱼跃龙门、二甲传胪(图3-2)、蝶贺头甲、鹿猴图、喜鹊报喜、一帆风顺、一路“莲”科(图3—3)、一品清“莲”等主题。也有绣梅兰竹菊、乔松怪石、春日和风等雅致景象的“腰袱”。其中祈愿婚姻美满的鹭鸶戏莲、蝶恋花(图4—2)等题材和葫芦、石榴、扁豆等寓意多福多子的题材也频繁出现。还有诸如麻姑献寿(图4-1)、刘海戏金蟾、四蝶庆春、福寿双全、富贵“瓶”安、花开富贵、金玉百财(图4-3)等传统题材。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的民间题材当中,徽绣表达对仕途、锦绣前程向往的主题占很大比重。同时,徽绣擅用淡雅的色调搭配主题内容,紫色、蓝色和米色是常出现的搭配,也会运用小面积的橘红或胭脂红为作品增添一丝俏皮,宛如粉墙黛瓦外悄然伸展出的枝枒上的花朵,色彩清新淡雅。除了绣品所透露的一种“文质彬彬”的文化取向,无论是故事题材还是色彩的搭配,表现在小件物品上的徽绣绣法都充满雅趣,透露着一股天真稚拙的气息。

与褡裢袋绣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这一地区的扇套。绣品多以米色、灰紫色、浅褐色作底,色彩搭配十分雅致,用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十分擅长运用“高级灰”。如婺源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扇套(图5-1),其中一枚通体以灰紫色作底,上绣松鹤延年图,鹤用暗蓝色,松针叶用深紫,树干、山石以灰线绣。针法也以平针为主,简洁大方,却又不失风雅。构图上也颇有中国花乌画的意趣,曲折回环的画面构成和清新淡雅的配色,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在主题搭配上,徽绣扇套的主题多以诗词、印章、风景花乌、寓意故事画为主,比较特别的是出现了戏曲人物。

服饰上最能体现徽绣精湛技艺的便是各式各样的云肩。云肩最早出现于神仙人物画中,宋金时期开始流行于女性服饰装扮上,至明清,云肩普及到民间,多为女子出嫁婚庆时所专用服装装饰,极为华美。徽绣的云肩多为“四合如意”形,多以风景花卉、民俗故事、戏曲人物为主题,表达富贵吉祥、夫妻恩爱的寓意。与平常日用的钱袋不同,云肩多采用锁针绣、盘金绣、摘绫绣的手法,以凸出云肩的层次感和华丽感。

徽繡品类中还有特殊的一类,称绣画。明清绣画的发展也继续以宋绣的“佳者较画更胜”为标准。徽州绣画具有别样的笔墨韵味,画面构成唯美,多以写生风景、动植物为主题,绣法层层递进、渲染,丝丝入扣、生动逼真又切实可爱。其构景、布局俨然一副宋画的姿态。

猜你喜欢

苏绣徽州刺绣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十指春风,落针苏绣如画
浅谈我国苏绣工艺的特点与传承
传统苏绣艺术特色研究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