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钧瓷的工艺特点和美学价值

2019-04-02谢文利

上海工艺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窑变钧瓷釉色

谢文利

钧瓷因其神奇的窑变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五大瓷器”,之首,并以其独特的神韵,一直散发着诱人的馨香。石管人们承认与否,它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占据着它应有的地位,除了实用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本文从钧瓷的造型、釉色、纹饰等工艺特点和美学价值来探讨钧瓷的艺术魅力。

一、钧瓷的工艺特点

钧瓷艺术受其功能要求制约,通常以造型、釉色、纹饰三种因素来体现。造型是器物泥火意匠的形状,具有重要的艺术表现力;釉色是钧瓷创作中表现作品内涵和灵魂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工艺原料的转变,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装饰特色;而装饰是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手段,优秀的装饰不是附加物,但工艺的美,绝不取决于装饰的有无。

(一)造型特点

没有造型就没有产品的存在,钧瓷的造型作为其基本形式之一,是其展现釉色美的空间构架,也是其艺术特点的重要表现。在钧瓷的一千年发展历史中,出现过种类繁多的造型,但又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经典形态源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随着时代的演变,使其逐渐转为内敛的气质并且创造了许多皇家的陈列器皿,造型上具有极其强烈的民族艺术特点。器皿的棱角突出、整体流畅、线条明晰、装饰简单、典雅大方,造型端庄大气,显现出一种内敛的美,给人清新质朴的厚重美感。

(二)釉色特点

钧瓷之色,可期而不可控,钧瓷的一大成就就表现在其釉色方面,它的釉色是由天然窑变形成的。窑变现象可谓是变化莫测,鬼斧神工,即所谓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其窑变釉色历来令人津津乐道。钧瓷的色彩窑前都是素色的,但在烧制过后却能够呈现红紫蓝绿各异的颜色,并且色彩绚丽多变,厚重鲜艳,青似蓝天,白若美玉,紫比葡萄,红胜牡丹。钧瓷的烧成,一般采用泥胎素与上釉复烧两道工序,当复烧到一定温度时釉面开始融化,矿物质原料发生化学反应,使釉料中的氧化物相互融合,最终各种颜色混在一起,形成了万紫千红,光彩夺目的绝妙奇观。钧瓷的窑变打破了历史上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窑变正是钧瓷创新的结果,开创了瓷器釉色的新局面,这也是钧瓷的艺术魅力所在,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三)纹饰特点

钧瓷的纹饰也是它的特色之一,为了突出主题和渲染艺术效果,会使用各种修饰手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類是自然形成,钧瓷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因为釉层的厚度和烧成温度的原因,而出现多种不同的流纹,从而会进一步加强釉面的装饰效果,比较常见的是蚯蚓走泥纹、冰片纹、兔丝纹。第二类则是人工雕饰,这是一种新兴的装饰手法,创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人文观点,会在器物上留下各种纹饰,不施釉进行雕刻。

二、钧瓷的美学价值

钧瓷的美学价值取决于窑变的成功与否,同样尺寸的钧瓷,可能是价值连城,也可能价格低廉。“黄金有价钧无价”,它以一种深厚、温润、优雅、含蓄的审美特点出现,是一种间接的、浙渐感染起来的美感。

钧瓷是一种综合艺术,除了它釉彩上之意境美,开片时的音韵美之外,还具有欣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性的表现形式。钧瓷无论是摆在客厅的醒目位置还是放在卧室之侧,都能够渲染环境氛围,与居室相应生辉,浑然天成,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也是钧瓷美学价值的体现。

钧瓷无论是在造型艺术,还是釉色风格,无论是审美追求还是艺术成就都显现了深刻的文化沉淀。在当代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的影响下,钧瓷艺术的寓意性、表达性、装饰性也更加具有时代特征。钧瓷的美学价值体现的是由窑变而升华出来的创新求变,与时俱进的精神。钧瓷器发展到今天,在工艺和技艺方面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传承。

三、结语

钧瓷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缤纷灿烂的陶瓷艺术史上的珍贵奇葩。其内涵宏达、意蕴美妙、体系独特、型艺精巧,在世界陶瓷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钧瓷追求的是一种质朴静润,自然天成,趣味高雅的意境,它的形象体现着中华民族典雅质朴的气质风度和追求的美学境界。在未来,我们要超越工艺以及技艺,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钧瓷这一特定的陶瓷艺术形式,体现其审美的文化内涵及其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贺文奇,贺艺翔《传统生肖文化与现代钧瓷艺术》[M]河南美术出版社2015,12

[2]张大强试论钧瓷造型艺术的形式之美[J]许昌学院学报,2010,(6)

[3]王佳浅析钧瓷艺术[J]佳木斯教育学学报,2011,(2)

[4]刘凤霞期待视野中的艺术再认一一谈钧瓷艺术欣赏[J]美与时代(上),2012,(1)

猜你喜欢

窑变钧瓷釉色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