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年级语文期末综合评价

2019-03-31孙素娟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诗句姑娘诗人

○孙素娟

★请认真倾听短文朗读,完成下面问题。

1.诗人加了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是在哪句话前面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加了一句话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诗人仅仅加了四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

一、每个汉字都有着一定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我们要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

1.下面语句中有五处用错的汉字,请找出来并改正确。

地球,这个生命的摇蓝,是那样的美丽状观,和霭可亲。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是我们的一部分。每一位热血沸滕的后代子孙,都有把沙寞变成绿洲的决心。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2.请从下面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由这个字产生的联想。

莹 悦 羞 怨 媚 窜 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填上恰当的表示说的词语。

1.我正在观赏满池的荷花,忽然背后传来一声____________:“真漂亮啊!”

2.“我今天过生日,能和你调换一下值日吗?”我和同桌_________________。

3.请再写出几个描写人物说话的四字词语。

如:巧舌如簧

基本技能

三、请根据要求写句子。

1.请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 ) 曲终( )

字正( ) 有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再选择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 ) 饱经风霜的( )

饱经风霜的( )

( )的深处 ( )的深处

( )的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计算机发展迅猛,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计算机。因此有人说,你可以弄清楚过去五万年的历史,却不一定能知道未来五百年的事情。计算机的发展,别说五百年,五十年后会是什么样,也很难预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计算机会越来越“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有过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时候吗?请写一写当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请有条理地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漫游祖国各地,与诗同行,我们的旅途多姿多彩。来到友人的村庄,我们开心地吟诵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金沙江,我们高声吟诵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山东的泗水河畔,我们会轻吟朱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强要参加“爱国”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为他推荐两条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诗句或优美的语句描述下面事物。丁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能力

四、古诗阅读。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解】①辛大:诗人的同乡好友。②山光:傍山的日光。池月:池边的月色。③散发:披散着头发。④开轩:开窗。⑤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⑥恨:遗憾。⑦感此:有感于此。⑧中宵:整夜。⑨劳:苦于。⑩梦想:想念。

1.请把作者的资料补充完整。

他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和李白是好友,李白曾在黄鹤楼与他送别。他是_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做题。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夏天,请用横线画出诗中最能体现夏天特点的诗句。

(2)作者是一位擅长写景的诗人,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诗句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由景入情,诗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现代文阅读。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去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的劲,才把父亲扶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老人说:“大爷,您做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您还要坐!”“你呀,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所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臀”用部首查字法,要查的部首是____,请再写出两个和“臀”偏旁相同的字:___、___,这些字都和_______有关。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顾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有隐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题目提出三个问题,然后回答问题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娘在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她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 )—( )—( ),从姑娘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找出与文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画上横线。

7.请联系生活实际,用一个排比句写出你对善良的认识。

成全别人的善良是一种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婆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浑浊的泪水挂着她那副像海泡石的大鼻孔鼻尖上。

——节选自《童年》

1.这段文字表现出了阿廖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在苦难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外婆和“我”发生了哪些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写出两件最让你感动的事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童年》这部作品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观察下面的路线图,请你告诉问路人怎么到达目的地。

问路人:小朋友,请问到人民医院怎么走?“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读书明智,懂得了团结合作,懂得了保护环境,懂得了……请围绕中心意思,用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个道理,要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附:听力材料

加了一句话

一天中午,在巴黎的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个老妇人木然地站着。她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给您钱的人多吗?”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说:“我……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写了一句话“春天到了”。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您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那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经过这块木牌,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露出欣慰的神情。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四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

猜你喜欢

诗句姑娘诗人
秋姑娘的信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泥姑娘
你是不是故意的
诗人与花
巧用诗句育新人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