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化学分析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9-03-30潘淑臻宋焱李延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职业学校

潘淑臻 宋焱 李延磊

摘 要:职业学校过去传统的化学分析专业教学内容及方法与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相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应当积极推进化学分析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此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实践能力。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教学工作实践,对职业学校化学分析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 化学分析专业 一体化教学

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促使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人才有一定的实操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会在生产一线工作,因此对他们实操技能的要求会更高,化学分析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便主要针对职业学校化学分析专业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分析。

一、教学内容

尽管许多教师在化学分析专业教学中采取了“理论加实践”的同步教学方式,但还是存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情况,原因在于两者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时会忘掉理论知识。而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当中,会将实训室设定为教学场所,老师和学生能够一边教、一边学且一边做,此时理论和实践穿插展开,直观与抽象相互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操能力。

一方面通过总结制药厂、食品加工厂、化工厂等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另一方面对化学分析专业学生今后要踏足的岗位要求(如产品分析检验、产品质量监督、环保监测等等)进行分析,从中优选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确保在职业学校学习到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符[1]。具体来讲,以工作实际为导向,遵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结合理论与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减与整合,重点设计基本操作、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多个实训项目,凸显出化学分析专业课程的岗位针对性。在职业教育中需要明白,化学分析专业学生不能只是“动动嘴皮”,还应具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所以教学内容要融合更多應用化学分析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案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符,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二、教学方法

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分析可知,职校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扎实度不够;有着较为浓厚的实践操作兴趣,但是基本的实操技能表现有高有低;在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在展开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专业与学生的特点,以项目为载体,将各个知识点渗透到项目当中,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多样化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其主动学习。

1.任务驱动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的主要过程为:首先,由教师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师生围绕任务共同进行讨论,学生从中掌握完成该项任务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其次,学生亲自动手实操,教师在旁对学生出现错误予以纠正,确保操作规范;最后,由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我们以“配位滴定法”教学内容举例,教师可提出“水的硬度与钙、镁含量的测定分析”的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测定原理以及试剂、仪器、指示剂的选择方向,了解化学反应前后颜色作何变化以及具体的实际操作有哪些步骤,进而亲自动手。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更能深刻理解且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要做什么”,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自然有所提高[2]

2.尝错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设置障碍,让学生去尝试错误的解决方法,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并分析和解决错误,这样获得的知识便会更加深刻。教师在这一教学方法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对错误的合理设置去引导学生发现,最终将错误和问题都解决。我们以“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举例,在临近滴定终点时,很多学生会忽视掉对滴定速度的把控而导致超出终点,最终造成测量出现极大误差。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控好临近滴定终点的滴定速度,可在每次临近终点时添加1滴标准溶液且进行摇晃,观察颜色变化直到终点,通常在30秒之内不出现褪色便是终点[3]。学生在经过错误操作之后便会对正确操作印象深刻,后续犯错的概率便会降低。

3.探究性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属于一种更深层次的教学方法。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要为化学分析专业学生开放实验室,多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比如试样称量、碳酸钙含量测定等等,让学生自己去展开探究性实验去理解教材知识,同时在出现问题之后自主翻阅资料去找寻成因,从而收获新知。

三、考核方式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是相互分离的,而考核方式更多的是笔试的形式,考核内容也以理论知识居多。即便是有部分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步开展,但是往往在考核时也仅仅是在试卷中加入一定量的实践部分。而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为了凸显“在教中做,在做中学”的特点,考核方式需要对试卷考核与实践考核同等重视。其中试卷考核应当包含化学分析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等,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设计实验等方面的能力;而实践考核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实验创新、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一综合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考核方式中出现过于片面的情况,更能真实反映出职校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化学分析专业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属于更重视交流、实践与创新的教学模式,跳脱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局限,明显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职业教育中的化学分析专业教学中,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层面予以改革,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哲.高职分析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探究[J].广东蚕业,2018,52(10).

[2]陈桂娟.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视界,2018,(26).

[3]李秋,唐国钢.“化学分析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4,27(03).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职业学校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让管理更有效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浅谈中职汽车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