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探究

2019-03-30陶晓星王慧杨丹丹孙艳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陶晓星 王慧 杨丹丹 孙艳丽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高职院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提倡德育,在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德育的新载体,如何在这个新载体中继续发挥德育的力量,如何将高职院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一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途径

引言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生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足够的道德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创新创业作为一种创新思维的实践,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在其中有很多需要德育来填补的空隙。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有着共同的基础、相同的目标,它们只要在正确途径的引领下就能够相互融合。[1]

一、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1.国家倡导

创新创业如火如荼,社会各个行业都在努力进行创新,高职院校内也挂起来一阵创新创业的风。“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层面既重视创新创业,也重视德育教育。[2]

2.时代需要

在中国经济增速减慢,就业压力增大的社会环境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创新创业在这种环境下也变成了一个不错的未来出路,特别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既能够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又能够解决大学生本人的就业问题并提供就业岗位。政府和企业对于大学生创业都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全国各个学校、各个地区都在积极举办创新创业比赛,政府为这些比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各个投资企业也纷纷和大学生接触,利用专业的投资创业知识来引导大学生创业。可以说,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鼓励程度是非常高的。[3]

但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的要求并没有降低。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力和道德素养成了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优势。[4]

二、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1.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不同方面

中国的教育事业从古代开始就强调德才兼备,到了新时代,教育理念虽然逐步更新,但育人、育才的思想是始终不变的。德育强调的是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而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学校教授学生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让自己能够获得物质基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培养职业技术人员,所以高职院校中的课程往往更注重对学生们专业技能的培养。德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融合并不是一个创新之举,这是德育在新时代创新创业的背景下被重新重视起来的结果。

2.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互补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授内容是让学生们能够在经济社会中盈利,而德育则是让学生们能够在经济社会中守义。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矛盾,德育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约束和规范,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对德育的补充和发展。德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就是为了做到让学生们不要见利忘义。

3.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互利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把学校和社会这两个不同的环境连接在一起的教育,学校环境比较单纯,而社会环境却十分复杂。创新创业教育在两种环境共通的前提下进行教育会面临很多难题。在告知校园中社会經验极少的学生在面临社会实际的时候,思想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引导。只有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位了,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够顺利开展。

道德教育只是培养了学生们的精神文明,但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技之长。创新创业教育是德育的新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就有利于补充德育中没有办法顾及的学生们的实际生存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也就为道德教育的效果能够完全发挥提供了一种物质条件。

三、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1.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增加德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们解决如何写好创业计划书,如何进行股权切分、如何融资、如何路演等实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学生们在创业课堂中的德育缺失,很有可能导致创业的学生在面对经济诱惑时损人利己。所以,在创业课程中增加德育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关于商业道德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商业犯罪的法律知识。因为创业的学生们大部分都是有了想法就组成团队,团队中很少有专门学习法律的成员。所以,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的责任十分重大,他们应该在课堂中融入德育的内容,帮助学生们树立起合法创业、诚信创业的意识。[5]

2.在校企联合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端是学校,另一端就是企业。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文化对学生们进行德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少不了对前人的学习和借鉴,学校可以组织创业学生到创业成功的公司内部进行参观,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大学生创业基地里的创业公司,近距离体会创业的难点和德育的重要性。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内举办讲座,开展关于创业与道德的讲座,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创业和道德之间的关系。

3.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加强德育

创新创业的实践可以包括在学校内参加创新创业比赛,也包括在社会中成立公司。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主要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比赛。有比赛就会有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就会有一些学生不能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原则,所以比赛会出现抄袭、恶意竞争等现象。这也说明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德育的确是很重要的内容。当学生作为主体参加比赛时,比赛主办方就应该严守德育教育的标准,严厉打击比赛当中不诚信的行为,引导学生们走向正确的创业道路。比赛主办方还可以设置一些精神文明奖项,对道德素质较高的队伍予以鼓励。[6]

4.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创业,对于创业中到底要注意什么了解得并不多,他们很多都是有一个好的想法却还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他们对于创新创业中的规则也知之甚少。在学生们都普遍迷茫的情况下,创业指导老师就拥有了很强大的引导作用,而老师们应当抓住机会,引导学生们远离不道德的行为。特别是学生们在受到社会中的利益至上的思想的影响下,老师们更应当注意凝聚学生们的思想,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创业指导过程中。

所以创业指导老师一定要在学生们创业过程中加强创业中的道德教育,监督学生们的创业行为,并在学生们产生困惑和迷茫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

5.在专业教育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

并不是每一个在校的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大多数人不敢创业、懒得创业,他们对于创业知之甚少,甚至只是把创业看成一种危险的自我苦吃的行为。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了学生们毕业后走向单一,就业压急剧增大。要改变这种情况,学校需要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的内容,让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系统不是和专业教育平行的另一个系统,而是与专业教育共生共长的一个系统。

这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们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德育知识,更好地将创新创业与德育的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中。这也需要学生们树立起勇于接受新事物,迎接新挑战的思想。

结语

本文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可能性和途径进行论述。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德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德育也要紧随时代潮流,扩大自身影响范围,在创新创业领域发挥它的作用。创新创业的热潮虽然已经持续了几年,但创新创业教育还有更多可以发展的空间,高职院校内德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也不是能够迅速完成的,这还需要高职院校的师生们共同实践、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德朋.高职院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4):88-89.

[2]贺志强,任培华,娄建伟."创学合一、德能并举"德育教育与创业教育实践相融合初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8):53,74.

[3]冯书祥,张忠萌.高校德育教育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实现途径研究[J].文存阅刊,2019,(1):181.

[4]沈虹.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融合机制研究[J].教师,2018,(8):11-12.

[5]钟强,刘月秀.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80-82.

[6]陈民.共生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创业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72-73,75.

作者简介

陶晓星(1986—),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

王慧(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楊丹丹(1982—),女,河北唐山,满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思政教育。

孙艳丽(1979—),女,河北保定,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
以临沂孝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孝文化与现代法律融合的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