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五字诀”

2019-03-30李新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背诵课文课文内容自然段

李新娟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最新修订版]指出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而课文背诵是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背诵课文的训练指导,摸索出了背诵课文的“四字诀”:一、“读”即熟读课文,促进背诵;二、“示”即出示词语,引导背诵;三、“赏”即欣赏插图,唤起背诵;四、“扣”即紧扣中心句,展开背诵;五、“列”即列出提纲,启发背诵。

关键词:语言积累 背诵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最新修订版]指出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而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同时,背诵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背诵课文的训练指导,摸索出了背诵课文的“四字诀”,具体做法如下:

一、“读”即熟读课文,促进背诵

古人早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总结,这一方法虽然很古老,但却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旦理解了课文内容,背诵也就容易多了。同时,反复读课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一旦形成,背诵课文就水到渠成了。小学阶段大量的课文背诵都是用此方法实现的,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课文背诵,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只有多读至熟读,熟读至形成“顺口溜”,最终实现背诵。这种背诵有时可能是“死记硬背”,但这也未尝不可,这只是孩子们记忆的一个初级阶段。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就会实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了。

二、“示”即出示词语,引导背诵

在文章或者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就像走路时的指示牌,沿途根据这些指示牌就可以到达目的地,而背诵课文时抓住那些关键的词语,将它们一一串联起来,顺藤摸瓜,就可以顺利的背诵课文。这些关键词语,可以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如指导学生背诵艾青的《太阳的话》时,我就在黑板上出示“打开”“让我”这两个词,请学生看着这两个词,很顺利的引导学生背诵了第一节诗。再比如指导学生背诵巴金的《海上的日出》第三自然段时,出示了表示颜色变化的词语“红是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的东西”,看着这些词语的提示,学生也很容易地背下了此段。另外,背诵课文时还可以出示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方位的词语,表示季节的词语等,来引导学生背诵。

三、“赏”即欣赏插图,唤起背诵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幾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者几幅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对这一教学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课文插图,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回忆,让学生边欣赏插图边试着背诵,从而降低背诵的难度。例如,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配有插图的古诗文,那些插图画面优美,内容丰富,意境深邃。在背诵时让学生边品味欣赏那些画面,边回忆古诗文。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悟中,学生就不知不觉背诵了古诗文。

四、“扣”即紧扣中心句,展开背诵

一篇文章或一段话中的中心句,就是该篇文章或该段话的中心内容和核心,整篇文章或整段话也都是紧紧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因此,背诵课文时只要紧扣中心句,围绕中心句,就能轻而易举了背下课文。例如,在学生背诵老舍的《猫》的第一自然段时,我先指导学生找出该段的中心句是第1句“猫的性格实在古怪。”,然后再分析猫的“古怪”表现在“老实”“贪玩”“尽职”,第2、3、4句写猫的“老实”,第5句写了猫的“贪玩”,第6、7句写了猫的“尽职”,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背诵时就紧扣第一句,一句一句展开背诵。这样抽丝剥茧,逐层攻破,学生们很快的背下了这一自然段。

五、“列”即列出提纲,启发背诵

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背诵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或整篇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们可以先根据课文内容,列出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启发练习背诵。这样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条理化,而且一目了然。但是一定要注意,列提纲的时候,必须先清楚文章的结构,是总分,分总,还是总分总,或者是动与静的关系,还是远与近的关系等等。而且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课文,一定还要先理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懂课文的条理层次,然后再去背诵。这样背诵起来,轻松而且记忆时间还会很长,不会轻易忘记。

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背诵课文的方法不止以上五种,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有指导性,有针对性,要因人因时因地灵活运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不可生搬硬套。

猜你喜欢

背诵课文课文内容自然段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秋天
背诵课文有窍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高效背诵
美丽的秋天
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