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9-03-30赵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对策

赵丽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動作用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有效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不但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师需要明确小学数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数学上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对策

小学数学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数学学习过程中不需要学生有太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掌握充足的基础知识即可。但是近些年来,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是让教师深深受到困扰的问题,由于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难融入课堂,无法轻松快乐地进行学习。[1]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要太简单,但也不要太难,适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克服困难的快乐,又能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的定位。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秉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不要一概而论,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2]

二、提升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数学学习实际上并非一个单一的过程,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之间实现互帮互助,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话题,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学生可以自行合作,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其实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种合作沟通的方式,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他们能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在该问题上的见解,最终统一得到结果的自豪感是无法比拟的。[3]

合作教学的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数学教学营造了一个充满趣味的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沟通和了解,彼此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发挥集体主义精神,课堂的有效性自然明显提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学教学也应该重视信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可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发挥多媒体课件、微课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四、利用游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采取一系列的角色扮演游戏,使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需要为学生指定特定的情境,学生可在情境中自由进行发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模拟情境中,这是非常难得的生活化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到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又学会了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数学能力的发展。

例如,“认识元角分”的教学。元角分作为生活中基本的货币换算单位,小学生在跟随家长进行购物时经常会接触到。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中设计购物游戏,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分别扮演收银员与顾客,通过购物、收取钱币等行为,使小学生不断地进行元角分的转换,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同时充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能够将元角分的关系转化为小数。在游戏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感受到了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五、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相较于死板的理论讲述,故事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更大,通过故事情景完成数学教学,更加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故事情景的创设不仅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及喜好,能够构建有吸引力的故事情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情境的创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及求知欲,同时能够使小学生降低对数学学习的畏惧,使小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难度有所降低,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六、设置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深度融合,在现实生活中采集教学素材,同时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加强作业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实践的意识。

例如,“量与计量”的教学。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包含了时间单位、重量单位、长度单位、体积单位与面积单位等多重概念,同时涉及单位间的进率。若单纯通过理论讲述进行量与计量的教学是十分抽象的,而不同单位间的进率也有所差异,小学生在学习时十分容易混淆。而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通过生活实践能够实现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化。因此,在完成理论教学后,教师应安排实践性作业,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概念对应的事物,从而通过观察与实践加深学生对概念及进率的理解。

七、提高教师水平,为提升教学有效性保驾护航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必须提现其整体性,将课前、课堂及课后融合成一个整体,在整体上进行教学把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一切主要依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水平以及深厚的职业素养。因此,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学校应对一线数学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最前沿的教学观念、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使教师养成敢于突破,不断创新的习惯,从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结语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深奥的艺术。若想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对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方中元.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287.

[2]董淑慧.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165.

[3]马富宝.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26):44.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对策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