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的几点思考

2019-03-30张怀庆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张怀庆

摘 要:书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书法的传承与教育势在必行。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书法课程没有融入中小学课程结构、书法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缺乏适应各学段的品质优良的书法教材、书法教材与教法的研究趋于空白。这些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针对教学现状逐步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中小学书法教学质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漂亮字。

关键词:中小学 书法课程 教师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因受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影响,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键盘代替了传统的书写工具,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整体下滑。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学生书写规范、美观的凤毛麟角,大多数学生字迹平常,一部分学生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更有甚者,在汉字结构、执笔方法、书写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加强书法教育势在必行,但当前各校开设书法课程流于形式,不重实效,应引起重视和思考。

一、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的重要性

教育部已确定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旨在加强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希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文化品位,促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良好传承。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的识字和写字是书法教育的基础,通过田字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明白占格等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注意培养书写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有所提升;中学阶段学生书写已趋向行楷,再通过美术课中的书法欣赏课的讲解,审美教育与艺术内涵的品读,使学生领略中国古人的儒、释、道精神的思想反映,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的伟大,不仅认识到书法艺术线条美、韵律美,还体会到书家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变化,从而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二、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现状与分析

1.书法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结构间的矛盾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对书法课程开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一味地阐述各种理论知识,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思维较为僵化,缺乏创新。同时,在升学考试的作用下,教师的考核方式单一,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书法课在整个课程中未占有重要的分量,学生不能深入掌握书法的魅力,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中小学生的压力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课程中,学习热忱逐渐下降。

2.书法教师专业化素养的问题

现今学校书法教学的重任主要是语文教师承担,教师的书法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学校中缺乏优秀的书法教师,部分教师不能高质量地完成书法教学目标。一些教师并未受到过系统的训练,专业涵养低,没有掌握软笔书法的精髓,钢笔字书写的不够规范,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困难,势必影响书法教学效果,学生不能掌握书法学习的本质。

3.书法教材与教法的选取问题

当书法课程的学习缺乏标准化的教材后,考核手段也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下降,且部分书目的编写不具有科学性[1]。在整个书法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自主研发适合学生的书法教材。教材内容涵盖学生握笔、运笔等众多技能,文字书写要领,笔画笔势的表现方法,不同作家的书写风格等。

三、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的建议

1.落实书法教育课程开设工作

学校要认真落实书法课程开设,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促使教师的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学校要加强书法教学管理,做到有授课、有作业、有检查,不要把书法课教学停留在口头上。在信息化的影响下,虽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但是也应认识到教学板书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重视书法,喜爱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书法的氛围。此外,学校可举办书法评比大赛,表现优秀的学生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学生的闲暇时间被充分利用,融入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中。如在设计黑板报、手抄报的过程中,会合理的融入书法艺术,当学生取得积极的表现时,教师应进行鼓励,学生自信会显著增强。

2.做好书法教师培训培养工作

学校应该致力于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促使书法艺术获得良好的传播。学校可聘请专业化的教师,对学校书法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知晓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创设与学生的沟通桥梁,针对其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提出合理的建议。学校鼓励书法教师参加各类书法比赛或展览,并将取得的成绩计入教师工作绩效,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提升书法教师个人素养。

近年来,我县招聘的特岗教师中,有一部分非师范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在校期几乎没有接触过书法专业的学习,故在新教师入职前要加强书法教育培训,尤其是粉笔字的练习,以提高书写水平,才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发挥榜样示范的效果。

3.开展书法教学教研工作

在教材编写方面,可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建议,组织开展教学用书的编写。在编写时,应注意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理念,体现实用性,着重阐述实用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小學阶段,学生应着重掌握汉字的笔画、结构等内容,注重实用性;中学阶段,学生可加大毛笔字的练习,大幅度提高书写能力,并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对各种作品能够初步鉴赏。也可借鉴书法名家的作品指导,如西泠印社、北师大等编写的教材,根据学校实际,进行合理的筛选与运用,形成一套完善、实用的书法教材。

另外,学校也要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互联网+教育”等平台,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其他地区书法教学经验,逐步提升书法教学水平。

从最简单的实践形式上说,中国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其目的是让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水平,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古人云:“书之不美,行之不远”,意思是说再富有的文采,书写艺术性不够,人们对它的接受也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殷长斌.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J].学周刊,2017,13(5):28-29.

[2]杨庆兴.中小学“书法进课堂”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学与管理,2017,03(1):38-40.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