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高师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2019-03-30田苏慧敏李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田苏慧敏 李栋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学科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教学要求,如何遵循和落实新课标?如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运用学科的魅力吸引学生?如何将物理知识融入生活?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与能力?是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作为以后将要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高校物理师范生,应该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才能按照新课标的理念,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探究。有鉴于此,本文以高中生对物理课堂的需求为出发点,探究了高师物理师范生应具备的创新素养及综合能力,并就高师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物理师范生 创新能力

一、传统物理课堂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本,但是,众所周知,高考被视为命运的转折点,对于高中生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大量做题提高成绩,这就使目前大部分高中物理课堂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题海战”的学习方式,弱化了学生独立求知的能力。学生通過大量做题也只是了解了一些题目的求解方法,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还很模糊,导致理论与实践无法融合,学生内心始终有一个很疑惑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些物理知识?所学的这些物理知识可以用在哪里?题目的求解结果具有何种实际意义?……”这就导致与新课标中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初衷相背离。[1]

高中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只限于笔尖上的演算,对其实际应用理解不深,这将同样会为学生今后的高考志愿填报带来影响。据统计,大部分考生选择专业不是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是根据家长的选择或教师的指导填报志愿、选择专业,致使很多学生走进大学课堂,通过学习专业课程、了解专业发展和前景后,才意识到与自身的人生规划相差甚远,因此而引发后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严重,即使按时到课也无法做到认真听课和思考,课后沉溺于网络游戏,挂科门数不断增多等。可见,高中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以应试为最终目标,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的体系和应用,给学生搭建起由高中到大学系统学习的桥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2]

二、高师物理师范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师物理师范生是未来物理教师的骨干力量,物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物理教育的效果。目前,物理师范生在校不但要系统的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还要掌握一定的物理教学法,通过微格教学、说课比赛、五项全能基本功大赛、三笔字比赛、教具制作比赛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理解所学的物理学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锻炼教学基本功,发展综合能力;还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真实课堂,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升能力,为今后入职以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就使毕业生虽然能很快地适应课堂教学,但仍以满堂灌输的形式为主,无法提高学生积极性,无法将枯燥的知识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现,无法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学科的魅力。

三、物理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与素养

以与某中学合作为其高二学生开展的物理创新课堂为例,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就学生喜欢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哪些教学方式、学校进行的物理类研究性(探究性)课程主要使自己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喜欢的物理课外科技活动类型、自己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及所学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共有98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有65%对物理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认为物理课程的教学应采用讲授、多媒体教学、开放性、创新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6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物理教学内容上讲授知识丰富、创设情境、反映最新信息、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会让自己非常感兴趣,67%的学生是通过从老师的启发中产生创新的想法,89%的学生认为参加创新型实验训练,可以使自己提出问题更加敏锐与科学、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动手能力逐渐增强。[3]

据此,可以看出,开放、创新的物理课堂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并且乐于接受。在随后开展的一堂物理创新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更为积极,我校电气专业学生带着自己参加过机器人大赛的获奖作品与物理师范生共同完成一节物理创新课,由物理师范生完成课堂讲解、由电气专业学生完成机器人调试、演示。首先,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大家想一想机器人外形怎么样?自己平时在电影、动画中看到的机器人都有哪些特殊功能?实际生活中的机器人又是怎样的?你知道的机器人可以干什么?接下来,带着同学们的回答与好奇,介绍生活中各种用途不一、外形各异的机器人以供学生进一步了解,比如,用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业机器人,播种子、撒农药、灌水的农业机器人,探察、扫雷的军事机器人,康复、护理的医疗机器人,维护、搬运、清理的服务机器人等。然后,给学生介绍一种履带式防爆机器人:该机器人使用电力驱动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转向灵活,便于在狭窄的地方工作;操作人员可以在几百米到几公里以外通过无线电或光缆控制其活动;装有多台CCD摄像机用来对爆炸物进行观察;机器人上装有可自由旋转的机械手,锋利的夹钳可将爆炸物的引线剪断,灵活的手爪可把雷管拧下来,并把爆炸物举起运走;还装有猎枪,利用激光指示器瞄准目标后,可把爆炸物的定时装置及引爆装置击毁;另装有高压水枪,可以切割爆炸物。随后,请同学们积极地去寻找其中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同学们纷纷举手,积极性极高,就其中的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凹透镜成像、光沿直线传播、做功等知识点进行了分析与抢答,与物理师范生互动效果良好,课堂氛围活跃。[4]

课后,就学生对此类物理创新课堂的形式进行了调查,90%以上学生认为这样的课堂不但可以让自己完全融入其中,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过去了,而且对相应物理知识点的理解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发现了该课程的魅力所在,帮助学生解答了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的疑惑,甚至有的同学开始咨询相关的专业,表示自己今后很有兴趣学习相关专业知识。[5]

本节创新课堂,通过物理师范生良好的把控课堂的能力与电氣专业学生较强的动手与创新能力的配合,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实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独立求知、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但同时,也对物理教师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提出了富有挑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宽厚广博的相关知识,更需要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作为一名物理师范生,必修保持开放的心态,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良好的教学技能,还要富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6]

四、师范技能与创新能力并重的高师物理师范生培养方式探析

该如何培养高师物理师范生具备基础教育物理创新课堂所需的这些综合能力呢?本文认为,在高校,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和物理教学法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研究课题或各大比赛中去,这些比赛不要仅局限于与专业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竞赛、说课讲课比赛、教具设计比赛等,还可以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类比赛。以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共有三个专业,分别是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师范生可积极参与到其他两专业学生经常参加的各类大赛中去,比如:机器人设计挑战公开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但能够加深对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更能够逐步建立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汲取其所运用的新技能、新方法、新理念,适应时代发展,制作出更智能化、更具实用性的教具,以供教学使用。通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和学科间的交叉互助,可以为师范生今后开展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中学物理课堂打下夯实的基础。[7]

参考文献

[1]袁志明.创新教学方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8(13):50.

[2]陈阳.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J].江西教育,2018(12):23-24.

[3]孙海滨,刘婷婷.物理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培养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1):42-44.

[4]杨雄珍,钟敏.对新时期高师物理类师范生技能培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2):127-128.

[5]李建玲.新课程背景下高校物理专业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9.

[6]陈如赞.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定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3):22-23.

[7]胡海飞.对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2005(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