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学情分析研究

2019-03-30宋承云张琼敏石美凤厉华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大数据

宋承云 张琼敏 石美凤 厉华杰

摘 要:“学情分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大学生教育从“量”到“质”转型的背景下,逐渐成为教育界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情况难以掌握和分析困难的问题,从大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利用教室监控和成绩评分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客观的教师教学评价方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技能,从而提高我国大学生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 监控视频 学情分析 改善教学

引言

“学情分析”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春秋时代孔子开展“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为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情的研究范围变得十分宽泛,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学情”指学生身体、心理、智力、情感态度各方面发展;而狭义的“学情”指与学习某些知识和技能相关的学习情况。把握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情,教学才能有针对性,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1,2]。因此,狭义的“学情”更具有研究价值,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热点[3]

然而,“学情分析”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学情分析”内容难以量化,容易受個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其次,“学情分析”手段比较单一,往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生往往在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比较随意,导致教师得到的数据不够客观。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备课中没有“学情分析”的环节或者所做的“学情分析”往往敷衍了事,缺乏客观性[4]。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教师的“学情分析”质量较低。为此,本文以教师监控数据和成绩评分数据为基础,借助于当前火热的大数据技术,建立一种客观而准确的“学情分析”方法,减少教师“学情分析”的工作量,为改善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情分析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监控不仅仅被广泛用于交通、宾馆饭店等公共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小学教室。教室监控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监控数据可分析得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同时也有部分学者也指出,教室监控的滥用可能会“监控”阻碍学生的发展[5],不利于大学生的培养。本文中利用监视监控不对个体学生进行识别分析,仅从宏观层面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分析学生的行为,从而得到学生听课认真程度和学生出勤情况,综合分析可得到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学生成绩反映了课程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文献[6]指出,建立大学生的成绩“分析-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进行深度分析,有助于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随着工程认证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开展,教师可以拿到不同班级总体成绩以及各个知识点的评分数据。通过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就可以得到学生的总成绩和各个知识点得分的分布。进一步结合教室监控录像分析得到的课堂学习情况,关联分析得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给教师改进整体教学方式或者知识点的教学手段。

二、“学情分析”结果应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的“学情分析”结果可用于教务管理部门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与成绩关联分析后,反馈给教师以改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质量[7,8]。目前传统的课堂考勤方式是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这种方式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师不可能在每次上课的时候进行考勤。并且教师考勤在面临上课人数很多的时候,存在考勤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教室的监控视频的考勤方法,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检测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统计出学生上课人数,进而可以分析得到课堂的出勤率。由于监控视频清晰度通常较低,难以对个体进行考情。因此,本文所涉及的考勤仅仅是统计上课人数,基于这种宏观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教师的课堂纪律做出评价。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还需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如果教师上课很吸引学生,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就会较高。基于教室监控视频的学生上课行为分析可以对学生的上课状态进行分析,统计得到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活跃程度,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教师教学改进:

通过教室监控记录得到考勤结果和教师上课评价结果,不仅可以让高校相关管理部门掌握教师授课效果,还可以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但是课堂教学分析仅仅获得的是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而整个课程以及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难以从监控视频中分析得出。而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等)是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具体的衡量指标。对成绩总体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某个班级总体上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情况。结合不同班级课堂学习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得到课程掌握较好或者较差的原因。对于具体的知识点,可分析对应知识点讲授时段的课堂活跃程度。如果学生在知识点讲授的时候参与度较高,但是仍然得到了较差的分数,表明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手段需要改进。

结语

“学情分析”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导向性。本文通过监控视频和成绩评分研究课堂教学,可辅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高校相关部门以及教师的效率,并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可进一步结合其他的数据分析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如利用寝室出入记录分析大学生生活规律性;结合课程成绩和就业信息分析得到招聘单位的知识技术需求,以便于学校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隆升.“学情分析”的学理基础与实践探索[J].语文学习,2015(1).

[2]肖轶.由学情分析促进教学改进[J].基础教育论坛,2019,293(03):64-65.

[3]俞宏毓.近十多年来我国学情分析研究的发展与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19,382(03):62-66.

[4]马文杰,鲍建生.“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3(9):52-57.

[5]崔云杰.别让教室监控住学生的成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34-35.

[6]张萍,贺进,刘新宏.建立学生成绩“分析—反馈”机制,提高教学管理精细化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83-85.

[7]陈佑清,陶涛.“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1):45-52.

[8]郭丽君.走向为教学的评价:地方高校教学评价制度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6期):68-73.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大数据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三步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