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

2019-03-30艾桂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核心素养

艾桂云

摘 要: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来说,教师想要增强班级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讲一些和可持续发展观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把高中地理课本知识当作地理课堂的基础,然后通过革新讲课模式来完成教学工作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地理课堂有更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会有所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来适当的调整教学模式,保证学生是课堂的中心人物,使课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可持续发展 教学

一、在核心素养目标下让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目标具体化

高中教师在地理课堂上所讲的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容和教师在地理课堂上所涉及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知识点有很大的关联。其中高中地理知识当中涉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集中在人类和地理相互之间的影响方面,在讲到这些章节的知识的时候,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加入一些自己所思所想或者是在地理研究方面有所成就的一些人的言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对地理课堂感兴趣。另外,高中地理教师还必须重视对高中学生潜力的开发,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清晰的了解,这样学生也就会慢慢体味到地理课堂开展的意义,有利于端正他们对地理学习的态度。[1]

比如当学习到湘教版课本的必修一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地球的运动”的时候,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课前先对这一节知识点进行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找寻知识当中与可持续发展观有关系的内容。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地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怎样的意义,进而向学生提出爱护地球的建议,为了让学生对保护地球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也就可以让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更加具体的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经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并让学生与小组内的成员交流意见,这一步骤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做有利于我们和地球和谐共处,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观念。[2]

二、在核心素养目标下让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

相关教育工作者在讲解高中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理有更清晰的认知,可以适当地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比如把课本的一些比较专业化的句子在课堂上用比较浅显易懂的话表达出来,或者适当地加入一些生活实例,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接受课堂知识。教师要充分重视目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学生当作教学工作的中心,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进步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教师避免过去教学观念的影响,因为在过去,学生在课堂上一般都是比较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知识,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与同伴进行交流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在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有一个比较好的掌控之后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理教学,将会更有助于教师给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还以湘教版必修一当中的内容为例展开论述,当讲到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当中第四节的内容“水循环和洋流”时,高中地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水资源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使用?”这一问题来引起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我们平时怎样做可以有效节约保护水资源呢?”这一问题,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掌握了保护水资源的途径,地理课堂上的这些理论知识对学生起到的是一个启示的作用,学生在思想上得到认知之后才可能更好的落实到行动。

三、在核心素养目标下让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某一个科目感兴趣,那么他可以学好这个科目的可能性就越大。高中地理教师要想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还必须增添高中地理课堂内容,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加入更多新的课堂模式及增加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因为只有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了,教师所讲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才能够得到有效传播。[3]

我们依然以湘教版课本内容为例,当讲到必修三的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第二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展示和荒漠化有关的图片或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与之有关的视频,通过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来让学生意识到荒漠化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并且视频和图片还可以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样也有助于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认知就与教师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相一致,因此教师在丰富了课堂的同时也为自己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

结语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因此教学工作也正在不断革新以更好地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对于高中地理来说,目前教师要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由于地理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把生活情境加入地理知识当中给学生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上的一些专业化语言。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更好地适应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重视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得思想上的启发,让学生通过动手解决问题来增强其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綜合多种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吉茹.核心素养引领下导学设计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与实施——以“全球性大气环流”复习为例[J].地理教学,2018(20):11-13.

[2]代玲玲.高一地理课堂教学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以“中国地域文化”新课教学设计为例[J].地理教学,2018(20):20-26.

[3]尹良恒.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例[J].地理教学,2018(20):17-6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