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之我见

2019-03-30秦素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课例数字化学科

秦素云

摘 要:新版课程标准建立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本文通过一些典型课例,探索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期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课例教学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教育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1]。上课时,经常会把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贯彻其中,下面就典型的课例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

在上《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时,用《今日说法》节目《“女幼师”的局》让学生认识到:现在微信、QQ是大家普遍使用的聊天工具,不要随意加陌生人为好友,即使不小心加了也要心中有所防范,或者事后删除,提到钱的事情,一定要格外留意,判断这是否是个骗局,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要擦亮眼睛,善于识别信息的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二、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计算机科学个体化应用的思路与方法及在问题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考活动。

在《4.1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这一节中,为更好地呈现出“计算思维”学科素养,用“韩信点兵”案例来进行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著名的军事家,他在点兵时,只要士兵按一定的规律编队,他就能知道这次带有多少兵,有一次,韩信说:“如果每3个人编为一队,那最后剩下1个人;如果每5个人编为一队,那最后剩下2个人;如果每7个人编为一队,最后也剩下2个人。请你自己算一下,我有多少士兵?(假设士兵总数不超过100人)。”问题抛出后,同学们思考,然后说出答案,并且说出得出答案的理由,有的同学给不出答案,有的学生即使给出了答案,问给出答案的理由,说是猜的,因为碰巧37满足答案。在这个时候,把编制好的自动可运行程序呈现给学生,精美的画面上有一个漂亮的“点兵”按钮,点击一下,立马结果出来了,看着学生好奇的表情,带着学生探究竟的心理,适时地引导学生,我们解决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能靠猜,有了思路以后,如果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可以让计算机来帮助我们处理。紧接把算法呈现给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穷举法来解决,从1到100一个个尝试,从1开始,看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问题解决,如不满足;加上1,再看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问题解决,如不满足;再加上1,……,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那个数。一个个尝试和判断的过程对于人来说是很费时间,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小菜一碟,只要编制一个循环嵌套条件语句的简单程序,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时把程序展示给学生,这个程序不仅能解决这一个问题,而且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只要把编队的人数和剩下的人数在程序里稍做改动即可。

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现实生活的许多问题,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领域的思想方法来形成解决方法。纷繁复杂的问题在计算机那里算是小事,因为计算机有运算、处理速度快的优势,只要这个问题能计算机解决,我们就抽象特征,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判断,设计算法,然后编制程序解决问题,这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方面的学科素养[2]

三、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从而完成的学习。学生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就能够体会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从而适应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培养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将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并将其运用在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等方面。

学生用手机进行看电影、打游戏,微信、QQ聊天也能无师自通,而且潜意识里认为手机就是娱乐和交流的工具,所以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数字化工具除了娱乐功能,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所以在上课时我会时不时地把数字化学习的理念传达给学生,比如,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可以下载英语学习的软件,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可以下载作文学习软件,在上课时,也经常会用录制好的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上《4.2用智能工具處理信息》这节课时,更是直接用数字化工具手机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讲授模式识别工具“手写板”时,由于学校教学设施有限,没有手写板,我就让学生用智能手机来上来感受手写汉字,再通过投影,让上来演示和下面坐着的同学一同感受其智能性。在讲解话筒输入时,我打开手机浏览器,在搜索时,用话筒输入,让同学们体会话筒输入带来的高效,同时观察识别时的错误,感受语音识别的过程。在讲解自然语言理解时,让同学通过与手机里面“小爱同学”机器人聊天,体验机器人“小爱同学”的智能性。通过一个手机,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基本上都能讲解,手机能帮助我们工作和学习,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字化学习的魅力。

四、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学习《6.2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时,把熊猫烧香病毒危害及制作者获罪的情况用课件展示出来,这个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信息责任的重要性。

通过典型课例,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某一方面的强化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真正使我们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仅教学生学会一些操作,学会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工具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更要注重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这将有助于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

[2]杨晓光,陈文勇.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核心能力的评价[J].情报杂志,2001.

猜你喜欢

课例数字化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课例
“超学科”来啦
数字化制胜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