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三物理复习模式

2019-03-30金志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核心素养

金志伟

摘 要:“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作为学科课标制定的依据、教学的宗旨与目标存在,亦是学科高考的重点考察趋向。因此,高三阶段的物理复习则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围绕其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此四大维度,结合学科高考命题形式,进行对知识内容的整体性统筹规划。本文便就此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三物理复习模式话题做出了以上述理论基础为背景的分模块复习以深度内化物理观念、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与思维能力锻炼、以科学态度为原则的物理表达训练此三方面的阐述。以期为切实的高三物理复习提供具体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三物理 复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被分为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内的四个维度,但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始终以整体、一体性的形态出现,但每种素养占比高低不尽相等。在明确此的基础上,我们则可按照高三在一轮之后的二轮、三轮复习中应具备的整体关联性特征进行围绕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或深化的复习。具体则可分列三点:分模块复习以深度内化物理观念、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与思维能力锻炼、以科学态度为原则物理表达训练。[1]

一、分模块复习以深度内化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的第一大核心素养,即从物理学视角形成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础认识,也即形成包括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在内的经典物理观念,并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即此涉及学生对高中物理所学的全部内容的基础性、整体性掌握,对此的明晰不仅为之后的复习提供了条理化切入的角度,而且助于形成深刻的物理观念,即从物理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对于物理学习与物理素养的培育而言皆是基础性、亦为关键性的。[2]

例如:在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中,我便将全部的学科内容归结在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此四大模块之下,而后进行了对其各自内容的填充。如:在物质观中,在其“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电子组成的,而且微观物质的运动轨迹可以确定”的经典概念与“原子和电子可以进行再分割,微观物质的运动轨迹,不可以准确确定”的现代概念下,则可填充相应的诸如:分子动理论、磁场等内容。再如在运动观下,则可填充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等内容。如此,按照此逻辑的内容排列与复习则可真正让同学们在融会贯通的物理知识整合、牵系与问题解决训练中形成牢固清晰的物理观念,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3]

二、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与思维能力锻炼

除却整体性的物理观念之外,实验探究作为一种高考的重点命题形式,亦作为学科基础,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亦当成为高三复习阶段需得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实验探究”素养具体指: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等,即此包含定义“科学思维”素养的“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的要旨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学科备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着重以实验为基础,适当结合学科高考的命题形式,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与科学思维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例如:在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进行复习时,为锻炼同学们独立的包括问题提出、实验设计、结论论证等能力,我则只给其提供了天平、刻度尺、两个小车、一个光滑的水平板、两个小盘,具有明确数据标识的砝码若干此几种工具,而后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推理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在此,同学们调动的是包括理论知识如:、学科经验如“小车轮滑”、实验思维、分析推理等在内的全方位素养,亦是一个反向的对此进行充分锻炼和深化的过程。除却此针对单个的实验复习之外,整合性的实验探究与思维锻炼亦是必要的,即此更契合高考的学科内容整合化特点。如我会以历届高考物理试题或模拟题作为参考,让同学们对其中的实验类推理、分析等内容进行思索,以在逐步使其适应高考题型形态的同时,趁机锻炼其学科知识综合性的运用能力。

三、以科学态度为原则的物理表达训练

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与实验探究之后,便是物理学科的最后一维度的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其被具体阐释为: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地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等要素。除却其内含的“伦理”人文性要素外,对此素养的培育我们则可与高考的书面化物理表达相联系,即通过对其物理表达的严谨性、科学性、逻辑化的训练来提升其科学态度,认识物理学科需得不偏不倚的科学本质。

例如:还以上述“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探究复习为例,在经推理分析、实验原理与步骤等的初步构想之后,我则让同学们将此整个实验过程在书面上进行完整的阐述,即包括探究问题、条件假设、实验步骤、结论得出等要素在内的完整书写。同学们书写的过程不仅是梳理思维而使之条理化的过程,亦是其对物理科学性把控程度的显露与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当同学们在阐述如何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时,有的则会将由“不用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而只需测加速度与其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出的“测量在物体不同受力、不同质量的情况下加速度的比值”概括写为“测量不同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比值”。此中对“不同受力时,不同质量时”此“不同情况”说明语的忽略则说明了学生并不严谨的学科科学思维,对此类细节的强调与意义解析亦将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科学态度,同时促成其在高考中的优秀表现。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探索与高考的重点取向,则应成为师生学科教、学工作的主题。而落实到物理高三階段的复习上,则在意识到其四维核心素养一体性的基础上,以分模块复习以深度内化物理观念、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与思维能力锻炼、以科学态度为原则的物理表达训练作为切入口,以在切实培育、升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使其高考具有强大的实力底气。

参考文献

[1]牛晓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物理复习策略[J].甘肃教育,2018(11):119.

[2]王惠清.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三物理教学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44+246.

[3]李红,杨俊.刍议高三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创新[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05):28-31.

猜你喜欢

高三物理复习核心素养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的重要性与优化策略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