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9-03-30韦丽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关文化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分析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因素,并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满足学生后期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在小学文化课当中,数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这门学科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是当前教学的重点任务。

一、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1.学生存在抵触心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因素的影响,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并没有较强的学习热情。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用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学生在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时存在一定难度,再加上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效率难以提高。部分数学教师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认为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还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进行课后练习反复巩固,则会在课后布置大量家庭作业,学生通过日益积累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事实比非如此,学生尚未完全掌握相关知识点,面对大量的习题只会产生厌恶心理,甚至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1]

2.数学教学方法落后

在平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习惯性延续单一的教学方法,所采取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其中包含许多运算公式,假如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面对环环相扣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后期的学习与理解带来一定困难。在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当中涉及许多图形,学生需要掌握运算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师习惯性选择直尺、三角尺等简单的工具在黑板上画出所要学习的图案,学生再套用公式进行运算。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2]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丰富数学教学手段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在平日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采取时效性解决措施培養学生学习兴趣,而不再是单纯关注考试成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的重点,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满足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更新,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数学属于一门重点学科,与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必然关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2.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当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这门学科时,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教材作为基础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作为基础,适当向外进行拓展,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问题,运用课堂当中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教师根据所要讲解的内容,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要求组内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采取合作教学方式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应具备缜密的思维能力与严谨的学习态度。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但并不是将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把握课堂动态保证教学秩序以及课堂学习的节奏。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考虑班级的总人数以及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内成员的平均成绩、性格差异等因素也要涵盖其中,保证小组内既有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成绩欠佳的学生,实现组内竞争与组间合作的顺利进行。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只有学好理论知识,才能够为后期的实践奠定基础,将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亦是如此。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另外,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电脑制作课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社交平台为学生布置任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实际需求,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基础,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等能力,满足学生今后学习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张玉红,张丽颖,道盛琴,石秋香,程超,李建英.办公自动化.2015(21)

[2].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中国等十四国小学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J].郭衎,曹一鸣.中国电化教育.2012(07)

[3].基于APT教学模型的移动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影响研究——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为例[J].张屹,白清玉,李晓艳,朱映辉,范福兰,谢玲.中国电化教育.2016(01)

作者简介

韦丽萍(1990.4—),女,壮族,籍贯:广西河池市,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