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融入生活素材教学效果好

2019-03-30谢鹏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生活化数学知识

谢鹏飞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在学习与理解之后需要运用于生活,可见数学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如今的新课改理念推行下,教师也需要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通过打造生活化的课堂去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展开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素材融入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便包含学生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身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则需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素材,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在遇到生活问题时能够尝试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如此看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对具体的生活素材融入技巧展开探讨,希望还能够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一、合理融入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会接触到众多知识,所以实际上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以及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存在差异,所以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高有低。[1]基于此,教师便可在教学中合理融入生活素材,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言作用非常明显。由于数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生活素材的融入去激发学习兴趣,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讲解“圆柱体”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将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柱体向学生展示,比如可乐罐、保温杯等等,然后结合具体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实物去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从而降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最后,教师在讲解完课程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自己去设计饮料瓶的圆柱体包装,究竟选择细长的好,还是短粗的好呢?”通过问题去引导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融入生活素材

教材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与基础,要想通过融入生活素材去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则需要充分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此为根据去合理融入生活素材,进而保证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指明方向,避免出现学习资源与时间的浪费情况。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将生活素材融入其中,进而拉近课堂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去进行学习。

比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去进行新知讲述。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去播放小明在超市购物的场景,通过展示不同的玩具价钱与付款时需要用到的人民币,让学生共同分享出自己在生活中用钱的经历。如此一来,教师总结到:钱在生活中极为重要,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吗?在这一生活化情境下逐步引入对“人民币”的讲解,慢慢教会学生认识不同面额的纸币与硬币,能够明显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巧妙融入生活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其中许多知识与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行程问题、概率问题等等,并且许多数学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很多生活问题都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2]所以,教师需要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融入生活素材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辅助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讲解“认识角”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出示出长方形与圆形的一小部分,让学生去猜测分别是什么图形,而学生很容易便能够答出,教师便可问道“你们猜测这两个图形的依据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便能更好理解“角”的概念。然后教师可展示出生活中常见的带角的物体,如桌子、红领巾、门等等,让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角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有角的,学生的思维被打开,纷纷说出书本、黑板、窗户等答案。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以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去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四、灵活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工具属性,所以有着一定的实践作业,为了能够助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内化,教师则应当灵活利用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运用的实践机会,通过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重视。[3]具体来讲,教师可结合所教内容去合理设置生活化的应用题,从而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实践进行引导。

比如,在讲解“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将该知识点与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进行联系,在课堂中模拟出商场打折促销的情境,设计出如下问题:商场为了庆祝开业三周面,所有服装打七折出售,那么原价是130元的衣服,现在需要多少钱?比之前便宜了多少钱?小明花了200元买了一件衣服,请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呢?如此一来,通过灵活利用生活素材,在难度层层递进的应用题解答中,学生对百分数的含义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

結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融入语文生活素材,进而发挥出生活素材的教学辅助作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也能助力其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需要有技巧地融入生活素材展开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丙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化素材[J].华夏教师,2018(24):59.

[2]张水金.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21-122.

[3]谢长青,王艺卫,孙猛.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149-150.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