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

2019-03-30刘国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刘国强

摘 要: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课程当中的学习和应用应该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分析能力进行培养,教师所应该做到的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策略一是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课堂当中习得的能力以及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这一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足够的沟通,同时也需要教师随时积累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具体情况之后通过策略单元进行有效解决,在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中掌握对应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丰富多样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意识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对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视的,这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常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重在对于学生的数学概念实际应用能力进行拓展,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每个单元不同知识点当中都可以设置对应的应用题解题内容教给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在不断地训练中让学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逐步掌握自己提取问题条件,设定概念模式,解决对应的数学问题。

一、了解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识培养方法

对于数学课程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般需要借用公式概念以及策略性的分析方法来达到完整的方法应用,小学数学中同一问题往往能够寻求到不同的解决方式,而思考的过程就是从中寻求最佳解决办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对问题的理解方式的不同,这也是学生之间差异性的最大表现,部分问题对于设问内容的思考可以是多样性的,教师可以在发散性思维教育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但在条件给定的范围当中,应该保证学生能够正确解题,避免将学生思路引入误区的情况发生[1]

在关于意识培养的方面,教师应当通过简单问题让学生逐渐发现题中的数字关系或者数量关系,察觉和发现的过程如果能够形成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也是极具促进性的,在日常锻炼中,教师可以以选择题为例,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能够从题目给定的文字当中分析出对应的数字关系,这样在面对应用题的过程中,前提思路的条件获取工作就能够顺利完成,避免学生在寻求给定条件的过程中陷入迷茫状态。

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应用问题的解答,更多时候会通过分析思路的方法进行,一般在二至三年级阶段,学生从基础的数字认知进步到了能够通过数学概念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一系列的问题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对于问题条件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对于题目当中的数字关系的发现,所有给定的条件中学生要做到的不仅是分析出对应的数字数量关系,更要对于条件的有用性有一定的认知,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通过例题的形式进行解决,在通过路程速度计算所需时间的题目当中,存在的已知条件是目标点到出发点的远近以及行进的速度,进而最后的设问当中确定问题是计算所需时間,而这三者之间存在对应的数字关系,通过已知路程除以速度的方式,就能够算出完成这一行为所需要的时间,即便题目中存在附加条件,对于路程或者速度的计算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条件来完成,但归根结底解题思路的中心就在于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这一概念上,对于基础概念记忆扎实之后,学生在应该用过程中就能够逐渐习惯这一思考过程,达到顺畅应用的效果。

三、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性而非单纯注重结果

应用问题的解答需要的是完整的思考流程而非单纯重视结果,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应该多注意细节以及理解学生的思考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将数学学习的应用目标真正实现,保证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也培养起重视全局观念的思考方式。

例如在习题中根据具体情境得出条件推出结论的问题:小明有十根红色铅笔,小芳有五根蓝色铅笔,小明将自己铅笔中的五根给了小芳,小芳则交给小明三根自己的铅笔,在交换后两人所拥有的铅笔颜色数量各是多少?在这一问题中学生需要首先理解交换关系以及颜色差异对于解题思路的影响,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就会造成一定的思考障碍,需要通过理顺思路的形式完成问题解答,首先从一人入手更能够有效进行分析,小明的十根红色铅笔在给出五根之后从小芳处获得了三根铅笔,所以小明的铅笔数量是10-5+3,最终结果是小明拥有八根铅笔,其中有五根红色,三根蓝色,而对应于此可以通过两种思路求得小芳所拥有的铅笔数量,一种可以通过小明的铅笔数量和总量的对比进行计算,小芳在交换之后拥有小米给出的五根红色铅笔,同时自己留有两根蓝色铅笔,最终是小芳有七根铅笔。而另一种思考方式则可以从小芳的交换过程再度入手,得出算式5-3+5,最终得出七根的结论,两种思考方式都能够得出对应的答案,教师因此应该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将两种方法都进行展示,促进学生的解题思路拓展效果。

而这一重视问题过程和结论的全局观念,也是对于学生综合观点的一种良好培养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科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将这种能力应用到更多的地方[2]

结语

所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分析能力,是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同时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经验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情况,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计划制作成为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关注,同时能够针对性的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身所遇到的问题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田甜.浅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3):106-107.

[2]罗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8,No.096(12):53.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